原標題:電影票房、劇集點擊率、圖書動銷量、熱搜與熱評……一個個數據都在佐證,中國科幻題材正乘風破浪駛向廣袤宇宙(引題)
專訪劉慈欣:我們有生之年肯定會看到許多技術領域產生重大突破(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潔 蘇墨
【資料圖】
“《流浪地球2》所展現的那種工業美感,確實是對我們現實中的大型高科技企業的一種激勵。我們正處于一個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每個技術領域都面臨著新的突破,我也希望我們國家的大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的大企業,能夠加強創新思維,將影片中科幻的想象變成現實。”
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劉慈欣為致力于將想象中的科技變成現實的大國制造、大國智造的企業與職工,送出了專屬寄語。
近一段時間來,大熒幕上,《流浪地球2》狂攬38億元票房,小屏幕上劇版《三體》掀起熱搜不斷。中國科幻題材文藝作品迎來了高光時刻。不一樣的團隊締造了兩座中國科幻IP改編的新里程碑,而它們都來自“劉慈欣宇宙”。
除了專屬寄語外,這位“地球頂級科幻作家”也給讀者和觀眾帶來了無論從文學到影視,還是從科幻到科技,諸多被熱搜的問題的答案。
路很長,但有一群人在奮力前行
1月29日,在自己的家鄉山西陽泉的電影院再次觀看《流浪地球2》后,劉慈欣發布了一條微博:“仍然很震撼,影片信息量巨大,每次都能發現新的細節,有新的感覺,耐人尋味。如果說第一部讓中國科幻電影開啟了壯麗的航程,那這一部就是它于世界舞臺上響亮的鳴笛。”
他表示,《流浪地球2》的創作者們很像他們自己電影中的那些角色,以巨大的勇氣和創新精神為發動機,把科幻電影這顆星球向未來推進。“我們都知道,中國科幻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萬幸有這樣的一群人在永不停歇地奮力前行。”
通過特效制作再現科幻原著所描寫的由想象力構筑的世界,這對特效制造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也對電影的工業化流程、工業化管理提出了同樣的要求。用傳統現實主義影片的拍攝方式、流程來做高成本的科幻片是很困難的。”劉慈欣說。
基于此,他對該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該片的特效、故事、科幻視野所站的高度以及演員表演等等,形成了對第一部的全面超越。在中國迄今為止的所有科幻片中,它都是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已經可以與世界最優秀的科幻大片相比較了。”
劉慈欣一再強調:“《流浪地球2》是制作團隊原創作品,已經和我的原著小說關系不大”,但“書粉”們則認為,這部片子也并非平地起高樓,除了科幻的內容外,電影繼承了原著對人類面臨毀滅式災害時的抉擇以及背后不同價值取向的探討。
影視劇如同一把鑰匙,通過視覺化呈現,把復雜的理論和故事變得更容易理解,降低了閱讀原著的門檻,也與文學形成了良性共振。《流浪地球》原著在電影《流浪地球2》上映后,京東的相關圖書搜索。搜索量同比增長最高達到59倍,購書用戶同比增長最高達到54倍。閱文集團旗下QQ閱讀平臺站內,劇版《三體》自播出后,“三體”關鍵字站內搜索量暴漲6倍。與此同時,科幻網文作品也迎來了更多讀者,其他作家的科幻網文作品點擊量也上漲近10倍。
電影票房、劇集點擊率、圖書動銷量、熱搜與熱評……一個個數據都在佐證,中國科幻題材正乘風破浪駛向廣袤宇宙。
關于科幻題材寫作:“我的觀點可能出乎你的預料”
面對眼下這輪科幻題材的火熱,有很多讀者、作者也在躍躍欲試,希望加入創作的隊伍。對此,劉慈欣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的觀點可能出乎你的意料。第一個建議就是業余地去寫,不要專業去寫科幻,市場太小了,養活不了自己。”在他看來,雖然近年來科幻題材在影視方面進展很快,呈現火爆狀態,但是科幻文學方面并沒有什么大的突破,仍然處于相對低迷的狀態。
數據也同樣支持大劉的這一說法。《中國科幻10年行業報告》顯示,2022年科幻小說中有近70%的銷量來自《三體》系列。同時,國產科幻電影的IP改編來源,也高度集中在劉慈欣一人。雖然也有同樣問鼎雨果獎的《北京折疊》(郝景芳著),被改編電影的《上海堡壘》(江南原著),但能持久地能給讀者、觀眾、制作團隊以信任感的國內科幻作家目前只有劉慈欣。
“科幻小說本身變化很快,很難給出普遍適用的原則。我只能說一個文學創作中最普遍的規律,就是努力發揮自己的優勢,不要試圖去克服自己的弱勢。”在劉慈欣看來,科幻小說的創作能力其實是在科幻之外的,它與作者的世界觀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幻文學本質上就是宏大敘事,即便是只有一兩個人物的科幻作品,它也是宏大敘事。因為科幻文學中的人物所遇到的危機、挑戰與現實主義文學中的不一樣。”
他進一步解釋道,現實主義文學中,人物遇到的往往是個人危機,無論是生存問題還是情感問題、信仰問題,但是科幻小說里面所有的人物遇到的挑戰危機都是全人類共同遇到的,絕不是他一個人面對的,只不過是小說的視角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
“所以說,寫科幻小說的作者,首先要有一個比較廣闊宏大的世界觀。如果只是沉湎于個人情感、個人的小圈子里,去描寫非常個人化的、瑣碎的情感,將很難創作出真正讓人愿意看的科幻小說。”
我們有生之年,肯定會看到許多技術領域產生重大突破
除了《流浪地球》和《三體》,《球狀閃電》《全頻帶阻塞干擾》《超新星紀元》《末日拯救》《微紀元》《贍養上帝》《帶上她的眼睛》等劉慈欣作品也已經列裝影視化的隊伍。但“單槍匹馬”的“劉慈欣宇宙”,在數量上很難滿足國人對中國科幻題材作品的日益狂熱的需求。
而在被熱捧中,劉慈欣卻冷靜地看到了其中的癥結所在:“改編熱潮也在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科幻影視的一個弱項——缺乏科幻編劇。”
他解釋道,歐美特別是美國的那些成功科幻影視作品,由文學IP改編只是一部分,大部分是原創的劇本。“也不應該所有的科幻影視都從文學作品去改編,文學作品的表現方式和影視作品的表現方式是不一樣的。”
而讓劉慈欣欣喜的是,《流浪地球2》在這方面有了突破。“第二部它就是一個原創的劇本,而且超越了第一部對IP的改編,我希望這個趨勢能夠延續下去。”
在劉慈欣筆下,有大量的筆墨是在描寫現實,這也讓部分讀者將他視為“面壁者”“預言家”。而從他自己的角度出發,如此寫作,其實更多是從國人對科幻的接受習慣上出發的。“主要是為了讓讀者的這種想象力有一個起飛的平臺”,中國讀者習慣于從現實一步一步地走到未來,或從地球上一步一步走到太空中,而不是一下被扔到一個陌生環境,甚至是很遙遠的未來以及宇宙很遙遠的空間位置。
“我真正看中的反而是那些離現實時空比較遠的想象世界。科幻作品里面描寫的東西離現實太近了,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就變得平淡無奇了。科幻是建立在一個科技的神奇感上,如果這個神奇感消失了,那個作品他就失去了相當一部分存在的基礎。”
專訪到這位“宇宙頂級科幻作家”,是在立春這一日,陽光溫暖明媚,空氣中帶著幾許春天的氣息。因太過激動和雀躍,記者忍不住將這一好消息發布到了朋友圈。回復瞬間刷屏,“替我們問問主(粉絲對劉慈欣的尊稱),我們這代人有生之年能看到書中那些科幻變成現實嗎?”——這是被問到最多的問題。
對此,劉慈欣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對技術的預測是很困難的,技術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并不是說我們在某個技術上投入了很多,下了很大的力氣,它就能發展起來、產生突破,而對這種規律目前人類認識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點我相信,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肯定會看到許多技術領域產生重大的突破。”
上一篇:新消息丨《情滿九道彎》演繹北京胡同情懷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電影票房、劇集點擊率、圖書動銷量、熱搜與熱評……一個個數據都在佐證,中國科幻題材正乘風破浪駛向廣袤宇宙(引題)專訪劉慈欣:我
2023-02-19 08:56
原標題:《情滿九道彎》演繹北京胡同情懷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京味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情滿九道彎》,2月17日起,在中央電
2023-02-19 07:50
原標題:《巨區林屋·軸》王蒙[元]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自號“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畫家
2023-02-19 05:45
【進擊吧,國產科幻2】原標題:科幻作家劉慈欣接受《工人日報》專訪——(引題)“有生之年,會看到許多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主題)工人日報
2023-02-19 05:42
【視線】原標題:《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發布(主題)游戲產品注重中華文化內涵(副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2022
2023-02-19 05:48
原標題:義烏:經濟奇跡背后的文化底蘊2月16日,在義烏城市規劃館中,導游向參觀者們介紹義烏從最初的小城發展到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歷程,并介紹
2023-02-19 05:34
【藝評】原標題:AI能寫情書,可它能表達“心”嗎?羅筱曉剛剛過去的情人節,最近在全網走紅的ChatGPT當了一次氣氛組成員——幫使用者寫情書。
2023-02-19 05:35
原標題:382件文物文獻首次匯聚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作者:王偉偉近日,“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展。
2023-02-18 13:40
原標題:拿掉“貴妃醉酒”恢復“翠盤舞”180人龐大陣容(引題)新版京劇《大唐貴妃》重現千古絕戀(主題)攝影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曉溪2月17日至
2023-02-18 13:33
原標題:曹操高陵可能有宋代守陵戶中國文化報駐河南記者張瑩瑩近日,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曹操高陵及陵園綜合
2023-02-18 13:42
原標題:老舍教老外說中文作家老舍一生不僅著作頗豐,還有著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學生涯,在英國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更是其域外經歷中尤為重要的一部
2023-02-18 07:36
原標題:“行走在水墨和青綠之間”旅美畫家藝術作品展在天津開展中新網天津2月17日電(王在御劉俊蒼)2月17日,“行走在水墨與青綠之間”洪波畫
2023-02-18 05:50
原標題:范偉新劇《立功·東北舊事》開播(引題)這部懸疑喜劇東北味特別足!(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又一部在東北取景的懸疑劇集開播。12
2023-02-17 16:50
原標題:《夏花》熱播:都市情感劇的新審美之“花”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高凱)“古早”與“先鋒”,“簡單”與“多層次”,“精微”與“
2023-02-17 16:41
原標題:山西大同發現唐墓58座出土各類隨葬器物300余件(套)中新網太原2月17日電(高雨晴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對外發布考古成果,考古人
2023-02-17 16:42
原標題:歌劇《刑場上的婚禮》2月16日,由廣州大劇院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出品的原創歌劇《刑場上的婚禮》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行。發布會現
2023-02-17 16:48
原標題:這部動畫短片集由11位導演打造了8個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故事(引題)剛收官就被“催更”的《中國奇譚》如何出爐(主題)解放日報
2023-02-17 15:52
原標題:長達一兩千字,詮釋角色和作品(引題)明星“小作文”花樣越來越多(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 ???最近,《去有風的
2023-02-17 15:41
原標題: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古琴文化沙龍中新網柏林2月16日電(記者馬秀秀))“古琴音樂之雅韻”文化沙龍活動15日晚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簡
2023-02-17 15:36
原標題:作為開端的《論語》與《論語》的開端孔子一生的政治生活,大抵可以說是失意棲遑的。不過,孔子失意之后的“退”,卻開啟了另一個更加
2023-02-17 15:48
原標題:古韻傳新聲(引題)柳子戲《老青天》在京上演(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日前,新創柳子戲《老青天》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連演兩
2023-02-17 15:50
原標題:體育勵志電影《中國乒乓》走進中國人民大學展映(引題)鄧超:有責任把國球故事拍好(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
2023-02-17 10:52
原標題:電影與現實的對話和連接(引題)——評汪榮《當代電影專題研究》(主題)在電影《一一》之中,導演楊德昌借由人物之口說道:“如果電
2023-02-17 10:53
原標題:《風再起時》珍珠滿地可惜少了根主線《風再起時》集中了梁朝偉、郭富城等一批優秀的演員,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市場的反饋卻不盡如人意
2023-02-17 10:56
原標題:西方兒童文學中的兔子許多動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兔子在很多文化中都是與繁榮、富足和繁育聯系在一起。在
2023-02-17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