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搶手”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有女青年春節一天見5個相親對象
31歲的安徽省潛山縣人陳林在南京一家大型物流公司打工,春節放假回農村老家。僅到正月初三,家里就給他安排了兩次相親。初七,他又去鄰近縣跟一個親戚介紹的女孩見面。
山東臨沂市河東區的婦女李琴常常為周邊村里人張羅親事,通常一年也促不成幾樁,但過年期間,她每天至少幫人安排兩次相親,“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
李琴介紹說,女孩子變得越來越“搶手”。“今年春節,村里有個在蘇州打工的劉曉,條件不錯,僅僅初三這天,25歲的她就見了5個相親男青年。”
記者調查發現,女青年變得“搶手”的背后,是不少地方的農村適齡男青年結婚難。在安徽省潛山縣一個2000多人的村莊,村干部告訴記者,30歲以上的未婚男性還有50多人。
這個問題在貧困地區更為突出。在湖北南部一個2000人的貧困山村,大齡結婚困難村民共有190多人。這個村的老丁有兩個兒子,在外打工,都沒有結婚。“現在小兒子都40多歲了,以前還可以當上門女婿,現在更難找到對象了。”老丁說。
有的農村地區,甚至出現利用男青年結婚難實施詐騙的案件。安徽省潛山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去年打掉一個婚姻詐騙團伙。該團伙利用一些農村大齡單身男青年急于結婚的心理實施詐騙。“假裝相親,見面后女方均表示看中了男方。再安排同伙扮演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閨蜜、媒人等角色,一起去男方家做客、定親,提出讓男方給紅包,騙取錢財。”
結婚難的背后:彩禮重、男多女少、生活流動
記者調查發現,農村男青年結婚難背后存在諸多原因:
——一些地方彩禮重。在山東、安徽等地農村,仍盛行“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的彩禮。所謂“一動”是10萬元以上的小轎車一輛,“不動”是在市區有一套房子;所謂“紫”“紅”“綠”則是指人民幣的顏色,1萬張5元、1000張100元和若干張50元,算下來超過15萬元。
“現在村里姑娘選對象,彩禮起步價一般都得上10萬元,有的還要求家里有車、城里有房,普通農民家庭很難負擔。”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茆山村村民馬彪說。
在深圳一家飯店打工的山東濟寧金鄉縣男青年李偉,今年已經34歲。前年,他春節回家與一個同鎮的女孩相親,雙方感覺不錯。但女方家里要求拿出“九萬九”即99000元的彩禮錢。“家里剛剛花20多萬元蓋了二層樓,父親生病又花去不少錢,肯定拿不出,就沒成。”李偉說。
——過去重男輕女的“后遺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1,男性比女性多3266萬人。記者采訪的安徽潛山、山東金鄉等地村莊,適齡男青年的數量都超過適齡女青年。
金鄉一位村干部說,當地過去生兒子傳宗接代的觀念很深厚。現在,尤其是80后這一代,男青年比女青年人數多出不少。
——外出務工的流動生活導致找對象難和婚姻不穩定。李偉說,這些年輾轉深圳、珠海等多地打工沒有固定下來。“在深圳肯定買不起房子,很難在當地結婚。找對象只能回家找,但見面時間短,一年在外也接觸不多,所以至今仍單著。”
而即便結了婚、生了娃,如果娶的是外地媳婦兒,也依舊“不保險”。湖北南部農村34歲村民周旺結婚12年,生有3個孩子。4年前,妻子跑回湖南娘家再沒回來。周旺所在村的村支書說,一些村民在外打工組建家庭,屢次發生配偶出走回老家的事情。全村有45名單身男性都出現了配偶出走的情況,占全村光棍比例超過兩成。
漫畫:難邁的坎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破除彩禮過重陋習,關注人口流動帶來的新課題
為破除一些農村地區鋪張結婚,彩禮過重等問題,一些地方開始對彩禮劃“紅線”。比如四川金陽、山東巨野、河南清豐等多地都劃定了“彩禮指導標準”,限制“高價彩禮”,減輕農村彩禮負擔重的問題。
有專家提出,破解當前部分地區農村男性結婚難題,應發揮婦聯、共青團等社會團體作用,掌握大齡未婚青年信息,通過婚姻介紹所、網絡信息平臺等載體,在鎮鄉、村組間舉辦交友聯誼,增加大齡青年彼此交流機會。
今年2月初,由共青團湖南湘西州委聯合花垣縣委宣傳部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相親會活動,在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村內開啟。近百名單身男女嘉賓來到現場,積極參加“比武招親”“集體相親”等系列活動。
此外,專家表示,當前隨著人口流動速度加快,傳統宗族熟人社會被打破后,城市對農村適齡女性的“虹吸”效果越來越突出。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主任賀雪峰教授在大別山區、渝北山區等地調查發現,傳統通婚圈被打破后,大量進入婚戀年齡的女性外出求學、務工,居住環境與生活質量大幅提升。外出打工形成跨省婚姻極不穩定的情況日益普遍。
賀雪峰等專家表示,農村青年婚戀問題的背后還是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提高農民收入,協調地區發展的均衡至關重要。此外,在城鎮化過程中,逐步改善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公共服務,為其在城鎮建立婚姻家庭創造條件。(記者張志龍、李勁峰、陳尚營)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夜外賣》描繪城市的夜色畫卷(主題)總制片人張燁鏑:帶觀
2023-06-17 15:43
原標題:用腳和筆丈量世界(引題)?阿來《西高地行記》出版(主題)華
2023-06-17 13:45
原標題:“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繪圖“復活”國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標題:90多個“關鍵詞”還原蘇軾(引題)?蔣藍新作《蘇東坡辭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標題:圖博會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再創佳績(引題)?《閱讀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標題:良渚遺址“琮王”“鉞王”現身上博(主題)6月20日起亮相“實
2023-06-17 11:51
原標題:《魚廬記》:鄂地小人物的傳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標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科幻電影創作將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標題: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啟動創排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標題:2023年青年攝影獎申報啟動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標題:別樣《鳳求凰》百人合唱點擊量百億次作品(主題)中國古詩詞藝
2023-06-17 10:5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中國天津·202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演繹經典(引題
2023-06-17 10:32
原標題:電視劇《淬火丹心》唱響武鋼人的青春之歌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廣議】原標題:主動自覺,珍視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蘇慶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原標題:長沙:千載星城吐芳華天上一顆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6月16日晚開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開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