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 > 正文

即時零售催生社區萬能店 “一店多能”助力業態升級

時間:2022-11-08 08:07:09    來源:荔枝新聞    

深夜,家里的貓尿床,貓砂沒了怎么辦?過年回家,小貓放到誰家寄養?

家住貴陽花果園社區的王曉,過去常被這些問題困擾。偶然外賣點過一次貓砂后,她發現社區里藏著一個寶藏寵物店,擁有120平的超大貓屋,可以解決上述所有問題。

小店鋪,大民生。隨著全國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節奏加快,城市社區商業持續繁榮,即時零售等新模式應運而生,促進了區域經濟“微循環”。

10月31日,住建部、民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鼓勵更多便利店、菜店、洗衣店等便民商業點進社區。

越來越多社區店“一店多能”升級業態,發現了煙火氣中的新商機。零售平臺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平臺上既“賣貨”,又提供便民生活服務的商戶數增加了127%。

這些線上線下“兩棲”,融合商品及服務零售的小店,被稱作“社區萬能店”。近日,記者采訪多家小店發現,這些新型實體店,加快了社區業態升級改造,成為本地消費新動能。

社區小店紛紛“觸網”,即時零售提高門店收入

王曉住在貴陽花果園社區,她消費的寵物店名為“真寵”,店主彭媛已經開店十年了。

公開資料顯示,花果園的總建筑面積達到1830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棚戶改造區。經過12年的改造,花果園從破敗不堪的城中村,變成了一個超過40萬人口的超級繁華社區。居住人口集中化、年輕化等因素,使得即時零售等新業態在這里快速發展。

真寵寵物店一眼望過去不大,走進去才發現里面有百余平米的“貓屋”。彭媛介紹,寵物店剛開業就上線了到店團購套餐,提供小貓寄養、洗澡等服務,“為了給貓咪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我們設置了多個獨立的貓舍,‘單貓單間’”。

去年開始,寵物店上線外賣業務,9月訂單超過4000筆。像王曉一樣,深夜點外賣貓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花果園寵物用品到家訂單增長83%。依靠即時零售吸引新顧客、拓寬銷售半徑,寵物用品銷售收入成為“真寵”的主要收入來源。

從線下提供服務,到線上銷售商品,武漢的“腿腿家寵物店”也盯上了即時零售。王安康原先在汽車行業上班,家里有好幾只寵物。2019年,他在光谷開了一家寵物店,同時入駐外賣平臺。2020年開始,線上訂單越來越多,他干脆一口氣開設四家新店。

“以前只有一家店,主要提供寵物洗澡服務。現在每個店都上線了外賣業務,覆蓋了周邊更多愛寵人士。” 王安康表示,現在店里超過八成收入來自商品零售,其中又有七成以上收入來自外賣。訂單里藏著消費趨勢,秋天貓窩賣得好,深夜是貓砂銷量的高峰。

寵物店線上增收的關鍵在于,相比去店里為寵物洗澡,消費者購買貓糧的頻次更高。相比之下,入駐外賣平臺的文具店則摸索出了新門道。

北京東直門,一家文具店已經開業十年。以前,店內主要銷售圖書教材和辦公用品。最近半年,店主王柳通過外賣平臺,不但賣出了更多商品,還推出了圖文打印和相片沖洗服務。由于價格便宜,這兩種“商品”分別排該店外賣熱銷榜前兩名。

記者在美團App上看到,王柳的小店售賣名為“黑白打印”的商品。消費者線上完成購買,就可以聯系店主傳文件,等待騎手送來打印好的成品。經常這樣消費的劉女士表示,這么點單比較實惠,“外賣每張紙是一元,再買點本子湊單,才跟閃送價格持平。”

兩種零售相互補充,“一店多能”助力業態升級

王柳在外賣平臺上掛出“打印”公告,其實是將平臺視作溝通的橋梁,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服務。借助LBS定位,居民發現了更多平價小店,并在門店購買商品或服務。即便不通過平臺完成交易,很多實體商家也會借此發布信息。

2000年,李想來到中關村創業,經營電腦維修、批發業務。后來,他在望京租下門店,銷售主板、顯卡等數碼產品。去年小店上線即時零售業務,現在一個月3500多個訂單,占整體收入七成左右,“耳機、數據線、轉接頭等小商品賣得更多。”

與此同時,他還在美團上掛出“電腦換系統”“手機換屏”等商品,配圖為維修價目表。李想介紹,店里有專人負責遠程教學,保證顧客買回東西成功安裝,“遠程教學都是免費的,消費者也會根據我們掛出來的價目表,決定要不要找人上門瞧一瞧。”

“剛創業時,維修是我們的主業,后來做電腦批發,現在是零售越來越多。”李想表示,年輕人電腦操作越來越熟練,也喜歡嘗試不同的科技產品。動動手指就能很快拿到配件,還能叫人上門教學的社區數碼店,很受“科技宅”歡迎。

腿腿家寵物店的王安康認為,消費者的需求多元而統一,往往是一個方面的不同層次。換句話說,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是互補的,“一般來店洗護的,消費次數多的,多數會給愛寵再買點商品;長時間來店消費商品的,多數也會來店里洗護。”

“很多主人擔心寵物的應激反應,我們借此上架寵物應激噴霧,外賣銷量不錯。” 真寵寵物店的彭媛表示,多渠道接觸消費者,可以更快預測爆品。有時商品銷量的變化,也會反過來指導服務零售,“有段時間沐浴露賣得很好,來店里洗護的就會少一些”。

隨著全國“便民生活圈”建設工作推進,城市社區商業日漸繁榮,即時零售、社區團購等新模式應運而生。“一店多能”逐漸成為社區店的發展方向。借助互聯網零售企業,多業態融合的“社區萬能店”,也在“煙火氣”中尋到了商機。

2019年,南京全職媽媽劉樂在小區租了一家店面,一邊當社區團購自提點,一邊賣點小東西。去年11月,為了方便老人取貨,小店從7樓挪到1樓,面積擴大到70平方。與此同時,超市也開通了外賣業務,成為次日達、即時達兼備的“兩棲”超市。

尼爾森此前發布報告稱,中國80%的非連鎖店具有社區屬性,將在未來五年迎來新一輪渠道機遇。業內人士表示,“一店多能”催生社區新業態,加速線下店業態升級。外賣小哥和社區萬能店,正在打通物流“微循環”的最后一百米,成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

標簽: 社區萬能店 貴陽花果園社區 社區小店 社區小店即時零售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城市社區商業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