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 > 正文

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消費者稱伴侶過度使用手機

時間:2018-01-11 08:36:04    來源:中新社    

《2017中國移動消費者調研》指出,隨著智能手機對日常生活的侵入,一些消費者開始長期掛在手機上。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近半數認為伴侶處于“過度”使用手機的狀態中。

資料圖:警示牌提醒民眾在過斑馬線的時候不能玩手機,注意交通安全。 陳超 攝

為描述手機用戶的使用情況,上述報告將每天查看手機次數超過50次的用戶定義為“重度用戶”,低于50次的用戶則被定義為“輕度用戶”。

分年齡段來看,18歲—24歲年齡段手機重度用戶的占比為29%,25歲-34歲年齡段手機重度用戶占比為30%。相較而言,35歲-44歲年齡段重度用戶占比為23%,45歲-50歲重度用戶占比僅為18%。

報告分析說,年輕人更易患“手機癌”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身處“智能手機搞定一切的時代”,作為移動技術原住民,更愿意使用手機進行娛樂、消費、交流等活動,此外,囊括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手機應用基本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全部需求,為消費者長期掛在手機上提供了可能。

在用戶對家庭成員是否過度使用手機的調查中,認為自己及伴侶過度使用手機的用戶占比較多,分別達51%和47%,而認為孩子與父母過度使用的用戶占比較低,分別為30%、15%。

報告分析說,孩子占比較低的原因在于學校與家長對其手機使用有較為嚴格的限制,有些學校甚至明確禁止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父母占比最低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機接受度相對較低,其對手機的主要使用行為仍然是接聽、撥打電話。

對于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的具體特征,報告表示,手機里社交類應用被使用的頻率最高。93%的接受調查的消費者表示每天都使用微信,77%的消費者表示每天都使用QQ,56%的消費者表示每天都使用微博。

報告分析說,社交應用主導手機應用的原因在于其已經不僅僅是與朋友聯系的工具,而是成為眾多功能的聚合體,消費者可以享受諸如支付,工作游戲,新聞推送等其他增值服務。

不過,盡管手機侵入民眾日常生活的程度在加深,但手機應用所面臨的競爭形式仍十分嚴峻。

報告指出,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62%的消費者安裝的應用數量在20個以內,必要性與手機內存空間不足成為消費者不安裝更多應用的重要因素。 (記者 周銳)

標簽: 伴侶 消費者 結果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