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防御性戰略。
視頻號飛速增長,緊追抖音
騰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資料圖】
3月22日下午,騰訊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騰訊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1449.5億元,同比增長1%;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297.1億元,同比增長19%。
全年來看,騰訊2022年總營收5546億元,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1156億元,表現穩健。受漂亮的業績影響,騰訊的股價截至發稿時已上漲8%,為375港元。
如此看來,騰訊已經邁過了低谷,重新回到增長時代。
而在騰訊的幾項增長的主要業務中,表現最亮眼的莫過于視頻號。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視頻號的使用時長達到了去年同期的三倍,甚至已經超過了朋友圈的使用時長。
此前微信公開課也曾透露,2022年視頻號原創內容播放量同比提升350%;視頻號看播規模增長300%,時長增長156%。同時,2022年視頻號直播帶貨規模保持高速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超800%,平臺購買轉化率超過100%,直播間平均客單價超過200元,數據表現驚人。
回顧這一年,騰訊在視頻號這一塊確實有不少大動作。
內容方面,視頻號推出了創作者招募與激勵計劃,激發更多內容創作者信心與動力,數據顯示,視頻號原創內容播放量增長已經超過 350%,萬粉作者數量增長超過 308%,日均視頻上傳量增長 100%。此外還積極舉行直播活動引流,比如有1.9億用戶通過視頻號直播觀看了202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商業化方面,2022 年視頻號更新的30多項功能中,有20多項都與商業能力相關。比如視頻號主頁打通小程序商城強化了內容電商屬性,信息流廣告上線釋放公域能力滿足廣告主對流量強勁需求,商品分享、視頻號小任務等功能為內容創作者和MCN 機構提供了眾多變現機會。
這也難怪馬化騰在騰訊線上內部員工大會上表示,視頻號基本上是全公司的希望。
那么,氣勢如虹的視頻號,有希望撼動抖音這座面前的大山嗎?
視頻號的優勢與短板
相比于抖音,視頻號確實有一些獨特的自身優勢。
首先是用戶,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視頻號的用戶規模已經超過抖音了。根據第三方機構Quest Mobile發布的《2022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2022年6月,微信視頻號月活規模突破8億,抖音為6.8億。
背靠微信這個“國民級”APP,視頻號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流量,它的潛在用戶上限幾乎等同于網民上限,這是由微信入口帶來的低門檻優勢。就像很多人用拼多多、美團、貓眼并不是因為它們更好用,而是不用下載APP,打開微信就能用。
同時,微信作為一個社交APP,其不可替代性也是遠超娛樂APP的。或許有人會為了“戒網癮”卸載抖音,但幾乎沒有人會因為不喜歡視頻號而卸載微信。
然后是平臺生態。視頻號不是獨立存在的,其與個人賬戶、公眾號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無形中提高了自身的商業價值。
通過視頻號精確定位到個人,這對于任何一個營銷公司來說都是無法拒絕的。基于熟人的社交裂變模式可以提高轉化率,增強營銷效果。而公眾號作為一種互聯網基礎設施,也能為視頻號提供載體,使其成為品牌的第二個官網。
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在微信的穩定性之上,視頻號更有利于品牌維系老用戶、做口碑傳播。相比之下,抖音則更適合快速吸引新顧客,打造爆款。就B端而言,視頻號的潛力并不輸給抖音。
當然,與優勢相對,視頻號的短板也相當明顯,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內容。
就普遍觀感而言,微信視頻號過于“接地氣”,內容同質化嚴重,缺乏優質原創博主。這一方面是由于視頻號起步較晚,抖音的先發優勢過于明顯;另一方面則是更低的門檻帶來了更為下沉的用戶,整體基調一時難以改變。
另一項短板則是受制于微信的框架。抖音因為是一個獨立APP,往里面“塞”東西是很容易的事情,多一個帶貨、外賣功能并不影響一般用戶的使用。但視頻號本身只是微信的一部分,增加功能可能會使微信越來越臃腫。所以視頻號的擴張是有邊界的,即不能影響用戶的日常社交。
如果說內容的不足還可以用投入更多資源來改善,那么框架的受限除了獨立出來就別無他法了。但視頻號如果要做獨立的APP,又會失去微信帶來的優勢,更違背了其創立的初衷。
總而言之,視頻號在體量上離抖音已經相當近了,甚至超過抖音也是遲早的事。但在質量上視頻號離抖音還很遠,并且短時間內難以超越。
騰訊的防御性戰略
雖然視頻號一時半會超越不了抖音,但這并不是什么要緊的事,因為本來就沒這個必要。
從定位上看,抖音是一個充分市場競爭的產品,其生來就是為了賺錢和擴張而存的。可是視頻號是一個防御性產品,它并不需要肩負起騰訊營收的責任,它只要起到“分流”的作用就行了。
隨著抖音的競爭日益激烈,必然會有一部分創作者逃離“內卷”,投入新的平臺,同時也會有一部分用戶不適應抖音的玩法,被排除在抖音的目標用戶外。視頻號所要做的,就是接收這部分被“拋棄”的用戶。
用通俗的話說,騰訊其實就是在“撿漏”。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獨占一個市場,必然會有剩余的部分。就像拼多多在騰訊的助力下占據了阿里剩下的市場一樣,短視頻行業抖音“吃不完”的部分,便由視頻號自然而然地接下了。
所以,從“戰略防御”的角度看,視頻號的邏輯就很清晰了。它并不需要超越抖音,只需要保證抖音無法獨占整個市場就行了。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固守護城河,其他領域盡量制衡,防止“下一個騰訊”出現,這便是騰訊的商業智慧。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第十二屆恭王府海棠雅集舉行(引題)眾詩友慶祝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暮春時節,海棠花開,詩意蓬勃。4
2023-04-11 11:44
原標題:二〇二二上海伴手禮好評榜發布,馬橋鎮“鴨型壺酒器”名列文創百貨單元(引題)三盞青瓷杯市場定價318元,值不值?(主題)文匯報記者
2023-04-11 10:36
原標題:鄂豫五地有了群眾文化聯盟中國文化報駐湖北記者瞿祥濤湖北省襄陽市、十堰市、隨州市、神農架林區與河南省南陽市,同屬漢水流域和秦巴
2023-04-11 10:34
原標題:中國社科院發布《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引題)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趨勢增強(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周志軍4月10日,中國社
2023-04-11 10:43
原標題:“為你誦讀”讓更多詩歌進入公眾視野中國文化報訊(記者黨云峰)“為你誦讀”杯第六屆現代誦讀藝術盛典展演活動近日在北京啟動。中國
2023-04-11 10:57
原標題:陜西西安:(引題)讓遺產融入城市生活圈(主題)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秦毅文 圖如果一座城市缺乏對歷史遺跡、地域文化的記憶和梳理,
2023-04-11 10:44
原標題: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潮流事物——(引題)電子書未來何去何從(主題)光明日報記者陳雪本報通訊員鄧白露是時候告別電子書了嗎?這個十多
2023-04-11 09:41
原標題:小劇場演出不斷,夜經濟活力涌動,推動老城文化復興(引題)胡同深處繁星點點(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瑤夜幕四合,胡同劇場里燈光閃爍
2023-04-11 09:37
原標題:如何看待飛速變化的媒介(主題)——訪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胡泳教授(副題)光明日報記者陳雪光明日報通訊員鄧白露【專家訪談】?
2023-04-11 09:41
原標題: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雙奧之城再奏響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4月9日晚,由著名青年指揮家金剛執棒,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傾
2023-04-11 09:48
原標題:盲人長笛演奏家吳晶——(引題)用音樂,擁抱世界的繽紛(為夢想奔跑)(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陳世涵25萬人涌入直播間,屏氣凝神、靜靜
2023-04-11 08:49
原標題:江蘇泰州舉辦溱潼會船節人民日報南京4月10日電(記者何聰)近日,第十六屆中國濕地生態旅游節暨2023中國泰州姜堰溱潼會船節開幕。開幕
2023-04-11 08:49
原標題:走進北京自然博物館(引題)領略自然魅力品讀生命史詩(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朱金宜背靠天壇公園,面朝天
2023-04-11 08:53
原標題:流金溢彩中感受文明互鑒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4000多年前的青銅斧,生動可愛的動物形化妝容器,精美華麗的黃金首飾……走進清華大
2023-04-11 08:33
原標題:音樂劇《絲路之聲》開啟全國巡演人民日報北京4月10日電(曹雪盟、牛允一)日前,絲路主題原創音樂劇《絲路之聲》在北京上演,并正式開
2023-04-11 08:50
原標題:《早春奇遇》“哈哈”花腔“出圈”(引題)吳碧霞:歌唱演員要有一顆有趣的心(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實習生汪靈?“我是
2023-04-10 15:52
原標題:用民族歌劇講好中國故事(主題)——訪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副題)天津日報記者翟志鵬日前,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做客天津音樂學院,為該校
2023-04-10 15:51
原標題:電影《亭亭如蓋》在南昌首映4月15日全國上映中新網南昌4月10日電(盧夢夢)4月9日下午,電影《亭亭如蓋》在江西南昌青山湖區舉行首映
2023-04-10 15:38
原標題:紀念拉赫瑪尼諾夫誕辰150周年(引題)天交攜手名家呈現浪漫經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晚,天津交響樂團2023音樂季特別推出紀
2023-04-10 14:39
原標題: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這是4月6日在北京市昌平區拍攝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無人機照片)。4月8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大運河源
2023-04-10 14:50
原標題: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實證千年商港再現“海絲”繁華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盧蕩代睿綜合文匯報、錢江晚報3月28日,2022年度全國十
2023-04-10 14:50
原標題:邰麗華“觀音”下凡這些年很多年里,人們提起邰麗華的名字,就會想到2005年春節晚會上震驚華人世界的舞蹈《千手觀音》,這支經典舞蹈
2023-04-10 14:36
原標題:藍皮書顯示:網絡文學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重要內容源頭新華社上海4月8日電(記者余俊杰)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4月6日至8日在上海舉行
2023-04-10 14:48
原標題:北京中軸線:為《考工記》“理想都城”筑脊鑄魂文匯報駐京記者彭丹英國人類學家約翰·里德在《城市的故事》中說道,羅馬用石頭建造的
2023-04-10 13:42
原標題:共同傳承北京中軸文脈(主題)——2023北京中軸線文創大賽啟動(副題)近日,2023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大賽在孔廟和國子監博
2023-04-10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