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陜西西安:(引題)
讓遺產融入城市生活圈(主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 秦毅 文/圖
如果一座城市缺乏對歷史遺跡、地域文化的記憶和梳理,就會變得沒有靈魂。白駒過隙,大浪淘沙,時間讓歷史遺跡變得越來越珍貴,同時也讓它們的肌體變得衰老,承載力變得有限。毫無疑問,日益繁華的都市需要人們“贍養”它們,讓遺址神采奕奕地“活”在時代進程中,越來越有魅力。對此,陜西西安在統籌遺產保護、城市建設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讓歷史文化之美與百姓生活之美,和合共生,美美與共。
▲西安舉辦“讓文物活起來”二0二三西安達人文博定向賽
對游客來說,西安城墻毫無疑問是必須在凹凸不平的城磚上觸摸的歷史,是必須拾級而上遠眺城市發展的時代浩瀚。多年來,在城市建設不斷提速的步伐中,西安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覺性,呵護文物、尊重歷史,搭建起歷史與現代對話的時空隧道,在文物保護與現代城市建設矛盾中實現突圍。
2014年,西安城墻南門區域全新開放,承載著“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弘揚文化、提升城市、惠及百姓”的目標,完成了文保展示、交通改造、生態提升、文化復興、城市發展5個方面的蛻變。2018年,西安市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成功晉級國家5A級旅游景區;西安護城河成功入選第十八批國家水利風景區。2020年10月1日,經過西安城墻人17年接續努力,提升改造后的護城河及環城公園全線貫通。2022年10月,西安城墻“數字化助力西安城墻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入選2022年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實踐十佳案例,成為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的標桿。從軍事防御設施到國寶級文物,再到城市公共空間,具有600余年歷史的西安古城墻歷久彌新,以更加年輕開放的姿態迎接世人的矚目。
除西安城墻外,還有大雁塔北廣場、南廣場,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曲江池遺址公園,唐慈恩寺遺址公園……西安曲江新區一次次以現代的表達方式,讓歷史走進現實,也讓曾經的城鄉接合部蝶變為古韻與時尚交融的城市驕傲。面對全國諸多城市遇到的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共性難題,曲江新區創新探索出一條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現代化和諧共生的路子,將遺址保護融入城市生活圈。
陜西省唐大明宮遺址文化保護基金會工作人員介紹,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依托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大明宮遺址博物館、考古探索中心三大博物館與遺址保護區,結合大明宮大遺址保護與城市中央公園特點,先后與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西安市碑林區大學南路小學、長安區第三小學、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小學等簽訂了館校共建協議,積極開展策劃館校共建活動;同時還與上海、深圳的多所小學開展了“云端”課堂,通過直播讓同學們走進大明宮、走進博物館、學習大明宮的相關知識。
“我們著力探索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新路徑,以傳承和保護城市文脈為切入點,積極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讓歷史文化遺產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蔽靼睬聟^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除加快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推進杜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持續提升大明宮、西安城墻等文物保護利用水平,讓大遺址成為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外,還要全面整合歷史遺跡、文化旅游資源,做好西安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與碑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展示工作,延續城市記憶,呈現完整文化脈絡,兌現城市文化價值。同時,曲江新區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拉近市民與文化服務的距離。
“接下來,我們將圍繞文化遺產、文化旅游、文博資源,策劃推出特色鮮明的文博產品,更好地展示西安的獨特城市魅力。”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中國社科院發布《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引題)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趨勢增強(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周志軍4月10日,中國社
2023-04-11 10:43
原標題:“為你誦讀”讓更多詩歌進入公眾視野中國文化報訊(記者黨云峰)“為你誦讀”杯第六屆現代誦讀藝術盛典展演活動近日在北京啟動。中國
2023-04-11 10:57
原標題:陜西西安:(引題)讓遺產融入城市生活圈(主題)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秦毅文 圖如果一座城市缺乏對歷史遺跡、地域文化的記憶和梳理,
2023-04-11 10:44
原標題: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潮流事物——(引題)電子書未來何去何從(主題)光明日報記者陳雪本報通訊員鄧白露是時候告別電子書了嗎?這個十多
2023-04-11 09:41
原標題:小劇場演出不斷,夜經濟活力涌動,推動老城文化復興(引題)胡同深處繁星點點(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瑤夜幕四合,胡同劇場里燈光閃爍
2023-04-11 09:37
原標題:如何看待飛速變化的媒介(主題)——訪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胡泳教授(副題)光明日報記者陳雪光明日報通訊員鄧白露【專家訪談】?
2023-04-11 09:41
原標題: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雙奧之城再奏響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4月9日晚,由著名青年指揮家金剛執棒,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傾
2023-04-11 09:48
原標題:盲人長笛演奏家吳晶——(引題)用音樂,擁抱世界的繽紛(為夢想奔跑)(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陳世涵25萬人涌入直播間,屏氣凝神、靜靜
2023-04-11 08:49
原標題:江蘇泰州舉辦溱潼會船節人民日報南京4月10日電(記者何聰)近日,第十六屆中國濕地生態旅游節暨2023中國泰州姜堰溱潼會船節開幕。開幕
2023-04-11 08:49
原標題:走進北京自然博物館(引題)領略自然魅力品讀生命史詩(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朱金宜背靠天壇公園,面朝天
2023-04-11 08:53
原標題:流金溢彩中感受文明互鑒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4000多年前的青銅斧,生動可愛的動物形化妝容器,精美華麗的黃金首飾……走進清華大
2023-04-11 08:33
原標題:音樂劇《絲路之聲》開啟全國巡演人民日報北京4月10日電(曹雪盟、牛允一)日前,絲路主題原創音樂劇《絲路之聲》在北京上演,并正式開
2023-04-11 08:50
原標題:《早春奇遇》“哈哈”花腔“出圈”(引題)吳碧霞:歌唱演員要有一顆有趣的心(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實習生汪靈?“我是
2023-04-10 15:52
原標題:用民族歌劇講好中國故事(主題)——訪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副題)天津日報記者翟志鵬日前,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做客天津音樂學院,為該校
2023-04-10 15:51
原標題:電影《亭亭如蓋》在南昌首映4月15日全國上映中新網南昌4月10日電(盧夢夢)4月9日下午,電影《亭亭如蓋》在江西南昌青山湖區舉行首映
2023-04-10 15:38
原標題:紀念拉赫瑪尼諾夫誕辰150周年(引題)天交攜手名家呈現浪漫經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晚,天津交響樂團2023音樂季特別推出紀
2023-04-10 14:39
原標題: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這是4月6日在北京市昌平區拍攝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無人機照片)。4月8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大運河源
2023-04-10 14:50
原標題: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實證千年商港再現“海絲”繁華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盧蕩代睿綜合文匯報、錢江晚報3月28日,2022年度全國十
2023-04-10 14:50
原標題:邰麗華“觀音”下凡這些年很多年里,人們提起邰麗華的名字,就會想到2005年春節晚會上震驚華人世界的舞蹈《千手觀音》,這支經典舞蹈
2023-04-10 14:36
原標題:藍皮書顯示:網絡文學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重要內容源頭新華社上海4月8日電(記者余俊杰)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4月6日至8日在上海舉行
2023-04-10 14:48
原標題:北京中軸線:為《考工記》“理想都城”筑脊鑄魂文匯報駐京記者彭丹英國人類學家約翰·里德在《城市的故事》中說道,羅馬用石頭建造的
2023-04-10 13:42
原標題:共同傳承北京中軸文脈(主題)——2023北京中軸線文創大賽啟動(副題)近日,2023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大賽在孔廟和國子監博
2023-04-10 13:55
原標題:青年京劇團《秦香蓮》傳承經典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晚,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在中華劇院演出該團保留劇目《秦香蓮》,為
2023-04-10 13:48
原標題:睡不著的文人們睡不著時,你會做什么?有一年冬天,大雪,我在故鄉,傍晚時與人喝酒,酒局結束后躺在舊居的床上。那是間平房,窗戶鑲
2023-04-10 13:35
原標題:閱讀經典品味古籍之美4月8日,觀眾在“繼往開來國韻書香——古籍保護與傳承特展”中觀看未修復的破損古籍。當日,“繼往開來國韻書香
2023-04-10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