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全球看熱訊:【電商快評】微念與李子柒和解 頭部主播和MCN的關系何去何從?

時間:2023-01-03 14:42:56    來源:網經社    

12月27日,據微念官微消息,微念與李子柒在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


(資料圖)

同時,持有所有“李子柒”商標的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子柒文化”)發生工商變更,微念方面持股比例由51%降至1%,且微念大股東劉同明退出高管行列。

在訴訟的一年中,李子柒經營的各類社交賬號全部停更。在B站、YouTube等主要平臺上,李子柒的最后一條更新視頻停留在去年7月。

2016年,微念與李子柒達成合作,以MCN公司的形式共同孵化“李子柒”IP,內容創作由李子柒團隊主導,商業運營則由微念主理。李子柒的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微念和李子柒分別持股51%和49%。

至此停更500多天之后,雙方之間的糾紛走向終局。但未來頭部主播與MCN之間的關系該如何處理,走向何處?(詳見網經社專題:微念與李子柒“糾纏”500多天終于和解雙方將繼續合作?http://www.100ec.cn/zt/lzqqswn)

觀點一:主播走紅跳槽頻現MCN機構設法與其捆綁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律師表示,頭部主播在走紅后,或因為MCN機構配套、孵化設施不完善,或因為主播變現能力增加,由依賴公司變成被公司依賴,心態變化試圖獲得更多的自主權,跳槽現象頻發。頭部主播的痛點就是主播紅了就要跳槽,導致現在很多機構經常與主播對簿公堂。為保證頭部主播的穩定性,部分MCN機構會采用股權激勵的方法將主播與自身捆綁起來。通過股權激勵,可以增強主播對公司的信任感,讓公司結構更加穩定,在降低紅人出走風險的同時,更加多元地規劃紅人后續發展,實現價值最大化。但是其中仍舊會發生很多問題,例如頭部主播法律意識不強、品牌經營理念老化、MCN機構私自轉移收益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目前MCN機構過度依賴頭部紅人,這也是當下眾多MCN機構的共同困擾。即使是行業頭部的MCN機構,這個困擾在當下也是始終存在的。

“另外,MCN機構在國內發展的環境相對于國外而言,還是比較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內的平臺多元化程度較高,多元平臺為內容生產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態,因此MCN的變現渠道反而是比較多的。這樣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即,適合多元化平臺的網紅成為眾多MCN的追捧對象,MCN機構對網紅過度依賴。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MCN的網紅孵化機制和產業化能力還是比較弱的,代銷、運營、談判能力,甚至自主化供應鏈能力都比較弱,導致其變現的流量基本上都是依靠網紅帶動。因此目前頭部主播與MCN機構之間的包含股權之爭在內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陳虎東解釋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頭部主播本身屬于強IP,有著很強的用戶感召力和忠誠度。而MCN機構在營銷運營方面是很重要的,如果雙方無法明確利益關系,就容易出現股權糾紛。

觀點二:頭部MCN機構在合規與規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旻律師指出,因疫情的刺激,主播行業及直播帶貨蓬勃發展,行業的變化速度,促使著各類主播和MCN公司不斷的創新的迭代。無論是電商平臺的發展模式還是自身流量獲取的打法,均可以看出,頭部的MCN機構開始逐漸向現代公司治理架構靠攏,逐漸開始合規化,MCN機構在企業的方向選擇上也更加多元,注重內容流量、培養主播的機構和流量品牌變現構建產業鏈的機構均在合規與規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觀點三:頭部主播與MCN機構應當明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

在談到頭部主播與MCN機構之間如何更好尋求發展時,李旻認為,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頭部主播與MCN機構之間應當在合作之初就明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根據目前實踐看來,在成為頭部主播之后,主播與MCN機構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關系,即經紀服務合同,而非勞動合同關系,頭部主播收益與直播活動或相應品牌變現的成果或收益(如觀看人數、銷售額)掛鉤。如果是品牌轉換,則更加傾向于股權合作的方式,因為品牌轉化必然涉及到商標、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其收益是多元且復雜的。而對于那些非頭部主播或小主播,需要流量扶持或內容扶持,則可以根據雙方在建立合作關系之初基于各自的目的及需求進行充分協商,并通過簽訂書面協議的方式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約定。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伙人黃偉律師表示,主播/MCN機構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明確直播形成視頻的著作權歸屬,授權品牌方使用主播姓名、肖像、直播視頻的時間段。并且,若合同系MCN機構所簽署,MCN機構需確保給予品牌方的授權期限未超過主播給予MCN機構的轉授權期間。

在陳虎東看來,MCN轉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方向,就是成為品牌孵化機構,或者走向國際化之路(例如李子柒的視頻,就被國外紛紛關注)。因此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內容生產能力、專業孵化能力等,都是其未來發展需要整合的方向,目前頭部主播和MCN之間出現一些矛盾,本身就說明了雙方各自都沒有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合作點,這也是當下內容市場的一個現實生態,雙方的深度融合后產生的產業化能力,仍亟待提高。

標簽: 電子商務 研究中心 越走越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