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興帶動百業旺
河南武陟縣通過質量強縣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
□ 本報記者 孫中杰
(資料圖)
從河南省鄭州市西郊沿鄭云高速跨過黃河大橋,在與鄭焦晉高速交接處,一座產城融合的生態新城正在黃河北岸強勢崛起。這里就是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
近年來,武陟縣先后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等30余項國家級和140余項省級榮譽。談及武陟縣發生的巨大變化,該縣副縣長邢明告訴記者:“以著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質武陟’為目標,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努力爭創全省質量強縣示范縣,是武陟縣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一站式”服務平臺扎牢根基
武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成立由縣主要領導任組長、30多個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質量強縣戰略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完善質量政策體系,先后出臺45個質量發展文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產業質量、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該縣以“全鏈服務、下沉人才、共建平臺、協同創新”為主線,持續推進校企合作。目前,已有200余家企業與140余所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促成富萊格超硬材料、國藥容生、真節能環保等16家企業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大連理工、天津科技大學等簽約并開展項目合作,推動華為公司與黃河交通學院共建鯤鵬產業學院。
針對掛車行業需要去外地驗車等問題,該縣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對接,通過努力,全國首家清潔能源汽車檢驗中心——河南凱瑞車輛檢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落戶武陟縣,填補了河南省內無國家級一類汽車檢測機構的空白。目前,武陟縣共有省級檢驗檢測中心1家——河南省速凍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取得省級檢驗檢測資質認定證書機構14家,涵蓋機動車、智能網聯車整車檢驗、產品質量檢測、疾病預防檢測、環境檢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動車安檢等多個領域,為助推武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武陟縣以打造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為契機,與河南省產品質量檢驗技術研究院簽訂《提質強企戰略合作協議》,制定發布《武陟縣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工作方案》等文件,在縣行政服務中心、產業集聚區設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要素資源,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水平。2022年,累計解決企業執照辦理、商標注冊、質量提升、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方面問題128條。
聚焦主導產業做大做強。近年來,該縣累計實施“三大改造”項目230個,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綠色工廠1個,省級綠色工廠4個、智能工廠兩個,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60個,構建了以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造紙及紙制品為主導,現代農業和第三產業并重的產業格局。
品牌質量帶動百業興
在質量提升工作中,武陟縣一方面著力加強品牌培育,通過建立各項激勵機制提高爭創意識,加強品牌建設;另一方面聚焦特種設備安全、產品質量、知識產權保護、工程質量監管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執法行動,確保監管有力、監管到位。
到目前為止,該縣共有3家企業獲得焦作市長質量獎,9家企業獲得武陟縣長質量獎。2019~2022年連續4年被評為焦作市質量工作考核A級縣。2021年9月18日,該縣代表河南省,在全國質量認證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做經驗交流。
2022年以來,通過行之有效的監管舉措,武陟縣共排查消除各類安全隱患132條,辦理各類專項整治案件70余起,“武陟大米”入選國家地埋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重點項目名錄庫,是焦作市唯一入選產品。目前,武陟縣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98.2%,農產品監測合格率100%,建筑工程驗收竣工合格率100%,武陟縣人民醫院門診綜合樓及地下停車場工程項目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獎”;組織開展全國“質量月”暨誠信教育活動,服務質量滿意度達到95%以上。
武陟縣持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嘉應觀鄉成功創建省級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黃河龍澤園成功創建省級休閑觀光園區。該縣深入推進“多證合一”“一次辦妥”“證照分離”改革;在焦作市率先購置智能審批機,設立該市首家“武來辦”縣級便民助企服務平臺;實行“四減一優”審批機制,實現食品行業全程電子證照聯辦。目前,武陟縣經營主體總數5萬余戶,居焦作市首位。
由武陟縣創建的河南省首家縣級“以產興城、產城融合”城市建設新模式正在探索實施。在就業方面,該縣全面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從業人員持證人數達到7.76萬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在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方面,該縣聚焦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辦好四大民生實事,建成投用育才學校新校區和遠創校區,新增學位3780個,5所公辦幼兒園項目全面竣工;積極健全三級養老服務體系,率先完成“五個一”建設;5所鄉鎮衛生院項目全部完工,加快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形成分級診療、合理診治和有序就醫新秩序;大力實施“幸福安居”工程,162戶困難獨居老人實現從“憂居”到“優居”。在城市建設方面,該縣城市建成區擴大到25平方公里,新增國土綠化面積2200公頃,創建省級特色森林小鎮5個、森林鄉村示范村30個。
談及今后的打算,邢明告訴記者:“武陟縣將進一步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重大歷史機遇,積極對接鄭州都市圈規劃,緊盯工業強縣目標不動搖、引智聚才行動不停步、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不懈怠、提升城市品質不降低、農業農村現代化不猶豫、服務效能提升不放松6個方面,深入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實現‘中國黃河文化之鄉’武陟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質量報》
標簽:
上一篇:江西省新余市“改革+服務+監管”優化營商環境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開啟全國巡演大幕中新網北京
2023-08-22 15:55
原標題:親子閱讀、非遺體驗、展覽演出……(引題)暑期懷柔各類閱讀空
2023-08-22 14:58
原標題:沿著大運河看中國|為千年運河文化譜寫工業發展篇章為了保護傳
2023-08-22 14:03
原標題:沿著大運河看中國|江蘇常州:讓工業遺產活在當下中國青年報客
2023-08-22 14:00
原標題:《閱古樓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新書發布中新網北京8月21日
2023-08-22 14:01
原標題:中外文保工作者發布“宣言”吁石窟寺保護國際交流合作中新社重
2023-08-22 14:03
原標題:游長江登武當進古城(引題)兩岸青年探秘荊楚歷史文化(主題)
2023-08-22 14:06
原標題:“詩歌高鐵”促進“高鐵+”文化傳播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娜通
2023-08-22 11:59
原標題:歌手演唱會僅舉辦首場,就有完整版視頻被上傳網絡(引題)觀眾
2023-08-22 09:58
原標題:首屆中國(唐河)李季詩歌獎頒獎成功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3-08-22 10:06
原標題:紀錄片《食在云南》上線開啟輕量有“梗”的鐵路美食之旅中新網
2023-08-22 09:58
原標題:在這個“國際夏令營”傾聽青春之聲,共享多元文化“請把我的歌
2023-08-22 08:59
原標題:“獎項會讓純文學‘破圈’,走向大眾”(主題)──訪第十一屆
2023-08-22 09:00
講述原標題:《灶王傳奇》呈現小人物世界觀(引題)民間文學寶庫取之不
2023-08-22 09:00
眾議原標題:暑期檔票房為何創紀錄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8
2023-08-22 09:04
原標題:九嶷山下孩子們的鄉村藝術節8月19日,孩子們在晚餐后蕩秋千玩
2023-08-22 08:00
原標題:七夕小知識:為何流行吃“巧果”?中新網北京8月22日電(記者上
2023-08-22 08:00
原標題:電影《念念相忘》天津路演進校園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由劉雨
2023-08-22 08:04
原標題:周華健時隔七年來京再開唱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因演唱《刀劍
2023-08-22 08:05
原標題:口碑每況愈下網絡評分呈斷崖式下跌(引題)《好聲音》為何難覓
2023-08-22 05:59
原標題:鄭州鄭東新區白沙鎮:小書屋發揮大作用全民閱讀引領新風尚人民
2023-08-22 06:01
原標題:嘉峪關長城,蘊含了古今的這些智慧河西走廊現存漢長城1400多公
2023-08-21 23:01
原標題:科技助力考古,勾勒生動歷史細節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如今,
2023-08-21 14:59
原標題:河北隆堯:(引題)柏人城遺址開始第四次考古發掘(主題)光明
2023-08-21 15:03
原標題:一戲繪千載飄飄傳四海圖為侗族“行歌坐月”習俗展示現場。科技
2023-08-21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