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傅江平)3月31日下午,“德品入深”深圳市·常德市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湖南省常德市舉行,40家深圳農業企業組團參會,與常德市100多家農業企業面對面交流洽談,推動深圳市場與常德資源精準匹配、多元對接。
本次對接會由常德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深圳市米袋子菜籃子聯合會、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常德市政府駐深圳聯絡處、常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聯合承辦,旨在進一步落實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常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合作共建深圳國際食品谷常德產業園的戰略協議,強化兩地常態化工作銜接溝通機制,加快構建深、常兩地“優勢互補、功能互促、區域互助、雙方共贏”的現代食品保障體系,助推更多、更優質的農產品走出常德、走進深圳、走向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常德市委書記曹志強,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常德市委常委、副市長陳章杰出席活動并致辭,常德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龔德漢主持大會,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莫熙玲,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畜牧處、農業處、辦公室、市標準院農業與質量研究所、市米菜聯等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相關資料圖)
活動現場,春谷園集團、金晉集團、圳品市場運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喜路集團、深圳潤沅餐飲、鑫榮懋果業、鮮譽集團等13家深圳企業與常德農業企業簽訂采購或產業合作協議,涉及糧食、柑橘、文旅合作、食用菌、陽光葡萄、蔬菜等12大品類,總金額達5億元。
深常農業和食品領域合作成效顯著
大會播放了常德農業宣傳片《種好中國糧 做好常德飯》,推介了“圳品”品牌,回顧了深圳常德兩地近年來農業和食品領域合作情況。
深圳作為一座常住人口近1800萬、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200萬的超大型城市,95%的食用農產品和85%的食品依靠外地輸入,市場需求和消費潛力巨大。常德具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土資源,農業資源優勢明顯,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和全國重要的糧、棉、油、豬、魚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并以其出產多、品質優而聞名全國,與深圳有很強的互補性。
2021年以來,在兩地市委市政府的共同推動下,深、常兩地在農業和食品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雙方圍繞建設深圳國際食品谷常德產業園,先后舉辦了農業項目招商簽約會、優質農產品和食品產銷對接會、常德農產品“圳品”培訓班等多場活動。30家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加入供深農產品基地體系,錦繡千村大米、潤農茶油、河洲甲魚、白云淡水魚、湘三福蔬菜、永春堂秀珍菇、諜峰茶葉等42個品種獲得“圳品”認證,成功打入北上廣深一線市場。
深圳農業企業代表鑫榮懋果業科技集團搶抓兩地農業合作機遇,于2022年6月與常德當地企業達成合作,注冊成立湖南千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22年當年即實現營業額近8000萬元。“鑫榮懋業務不僅采購優質水果還有全品類水果出售,是全國大型水果批發企業。此次參加對接會,希望能與常德更多的水果企業家、水果供銷社及水果專賣店、電商平臺等加強溝通學習,聯動更多的企業、果農共建特色水果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鑫榮懋果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代芙燕表示。
全方位多層次開啟農業合作共贏新篇章
對接會現場,常德市委常委、副市長陳章杰宣介了常德市農業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特色農業品牌和市場競爭優勢。他表示,常德市將把“德品入深”作為常德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的關鍵一環,作為推動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的重要舉措。立足雙方資源優勢,進一步密切溝通、深度對接,加強合作、增進友誼,努力實現互利互惠、攜手并進、共贏發展,加快推進“德品入深”“深企入常”,力爭在項目投資、產銷對接、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實現新合作。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提出,堅持品牌引領、市場為基、機制為要,持續推動深、常兩地在農業和食品等領域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深圳的都市優勢、產業優勢、資本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與常德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品牌優勢實現多重疊加,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場協作等方面實現合作共贏、互利雙贏,為全國鄉村振興和推動兩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常德市委書記曹志強指出,常德市是魚米之鄉、開放之地、創業之城,當前正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煙草、電子信息、農產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與高技術轉化應用文化旅游九大產業集群,真誠邀請深圳企業多來常德考察指導、交流合作、投資興業,把先進的發展理念、優質的產業項目、前沿的科創技術帶到常德,開創合作發展的嶄新篇章,讓深常兩地的友誼綻放新的光彩。
為推動對接會取得切實成效,活動主辦方還安排了現場巡展洽談環節,來自糧油、蔬果、酒業、茶葉等領域的33家常德企業集中亮相,展示代表性優質農產品和食品,與深圳農業企業負責人及代表進行深度洽談合作。
標簽:
上一篇:環球簡訊:重慶開州規范現制現售飲用水經營行為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邵陽花鼓戲《豆腐西施》首次晉京演出帶來火辣辣湘味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應妮)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邵
2023-04-03 08:39
原標題:奏響春天的旋律3月31日,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的演員在演奏。3月31日,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室內樂系列——“春天的旋律”管樂、弦樂
2023-04-03 08:55
原標題:東西問·人物|《鈴芽之旅》導演新海誠:觸不可及的天空與預判中的改變中新社北京4月1日電?中新社記者高凱兒時的新海誠生活在日本鄉
2023-04-03 08:40
原標題: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開幕將陸續上演22個精品舞臺劇目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2日電(茍繼鵬)4月1日晚,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開幕。開幕式演出劇
2023-04-03 08:47
原標題:兩晉到宋元明的歷史長卷——探秘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3月30日拍攝的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挖掘現場(無人機照片)。近日,2022年度
2023-04-03 08:51
原標題:一幅技術變革的千年全景圖郭曄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早已深入人心。有關人類技術史領域的讀物,也早已不鮮見了。譬如,大
2023-04-01 11:54
原標題:話劇《幕下的人》致敬鄉村放映員新華日報訊(記者陳潔)3月30日晚,由南京呼吸劇社創演的話劇《幕下的人》在南京藝術學院黑匣子劇場上
2023-04-01 11:48
原標題:解開一千八百年前鑄鐵成鋼之謎(考古進行時)莫林恒官田遺址的發掘,不僅解決了漢晉時期武陵山區鐵工業技術、作坊布局、產品類型等具
2023-04-01 09:38
原標題:《龍馬精神》首映禮成龍回憶武師生涯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3月31日,由楊子編劇、執導的電影《龍馬精神》在北京舉辦全球首映禮。《龍馬精
2023-04-01 09:38
原標題:短視頻里的“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網聚世界中國風情】近日,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美麗
2023-04-01 09:53
原標題:我國漆藝傳承興盛的秘訣(匠心獨運)余聞榮漆樹是植物,其樹液,就是我們傳統上所說的漆,或曰生漆,經加工提煉,即為熟漆,又稱“大
2023-04-01 09:54
原標題:黃土氣息撲面而來史詩風格蕩氣回腸(引題)?陜西人藝版《白鹿原》原汁原味(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姚文生)根據著名作家
2023-04-01 09:55
原標題:西藏版《特殊作業》:一部“綻放”在雪域高原的兒童劇記者:劉文博、黃耀漫一段歡快活潑的歌舞拉開了西藏版兒童劇《特殊作業》的帷幕
2023-04-01 08:51
原標題:熱搜第一!引眾怒,網紅道歉澎湃特約評論員任然3月30日, 為什么癌癥一發現就是晚期 突然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眾多網友討論。但真相
2023-04-01 08:39
原標題:《文心雕龍》何以成經典文學作品作者吳中勝從《文心雕龍》的歷代研究來看,人們通常是把它視為文章學理論著作,而不是視其為文章作品
2023-04-01 08:48
原標題:《忠犬八公》昨上映馮小剛演得沒壓力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電影《忠犬八公》于3月31日上映,這是馮小剛繼《老炮》之后再次出演男主角
2023-04-01 08:49
原標題:張國榮離世二十年,為何還有那么多人懷念他?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上官云)“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干。”這是《
2023-04-01 08:38
原標題:《歸路》今日大結局井柏然譚松韻十年愛情終圓滿由原作者墨寶非寶擔任編劇,井柏然、譚松韻(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首字母排序)領銜主演
2023-03-31 15:38
原標題:陜西人藝“茅獎三部曲”之一今明在津連演兩場(引題)?話劇《白鹿原》忠實紀念忠實(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今晚,陜西人藝“茅
2023-03-31 15:48
原標題:第25屆佐臨話劇藝術獎揭曉新民晚報訊(記者吳翔)第25屆佐臨話劇藝術獎頒獎典禮日前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陳山、錢芳、符沖、丁美
2023-03-31 15:42
原標題:匯聚趙孟頫、文徵明、唐寅等名家作品(引題)?北京畫院美術館奉上園林書畫大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春光明媚的時節,不少市民
2023-03-31 14:47
原標題:何止八怪:“揚州八怪”的前傳與后史王建南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跨年大展“何止八怪——揚州繪畫三百年”于3月底收官。展覽從全國五家重
2023-03-31 14:49
原標題:杭州人筆下的“趣西湖”安置肉身的可親山水林潔“西湖雨奇·晴好”王志良山水畫展近日在西泠印社美術館舉行。展覽題名顯然來自家喻戶
2023-03-31 14:33
原標題:讓經典獲得正本清源式的回歸與重塑◎郭小男《牡丹亭》是一部經幾百年數代人反復錘煉演繹的藝術作品。以昆曲為代表的中國戲曲劇種,對
2023-03-31 11:55
原標題:78歲香港歌手再“出道”(引題)?直播間成為港樂復興新舞臺(主題)文匯報記者衛中“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二十世紀80年代膾炙
2023-03-31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