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在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里飾演關羽的演員陸樹銘去世,這一消息引發了許多人的悼念:關二爺走了!人們對陸樹銘的追思,既是對他完美演繹關羽的認可,也是對關羽人格魅力與忠義精神的追慕與遙望。穿越1800多年的風雨,關羽仍然活在人們心中。
從一介“亡命之徒”,到一代名將,再到封神拜圣成為“關帝老爺”,關羽是文化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觀。行走中華大地,乃至海外他鄉,關帝廟遍布四方,關公信仰根植人心。從廟堂到江湖,從都市到鄉間,關羽所代表的忠義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正史中關羽的事跡,主要見于《三國志·關羽傳》,但記載甚略,僅953字,加上裴松之注引也不過千余字。在史傳中,關羽以武勇聞名,時人多稱贊其“勇冠三軍”“萬人敵”“熊虎之將”。至唐朝,關羽的形象仍未超出猛將的范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宋初年,關羽曾因“仇國所擒”的經歷,一度被宋太祖從武廟中撤出。關羽地位的提升是在宋徽宗年間,宋徽宗出于弘揚忠義精神、維護統治秩序的需要,陸續加封關羽為“忠惠公”“昭烈武安王”“義勇武安王”。由于宋徽宗崇信道教,他還封關羽為“崇寧至道真君”,讓關羽躋身道教仙班。及至南宋,因為朝廷偏安江南,蜀漢正統論成為主流,身為蜀漢武將的關羽更受到格外厚待,宋孝宗時關羽已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正式敕封關羽為伽藍,宮中做佛事也要抬出關羽像。與此同時,元雜劇中也出現大量贊美關羽的劇目,如關漢卿所作《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成為后來《三國演義》中“單刀會”的母題。
明清兩朝,關羽在官方與民間的合力推動之下走上神壇,帝王們希望借助對關羽的崇拜宣揚臣子對君王的忠心,而民眾們則寄希望于關羽這樣的神勇之人降世,驅邪避兇,護佑一方安寧。明太祖朱元璋將關羽列入國家祀典,每歲歲暮及四孟遣官祭祀。嘉靖時,關羽已由“關王”升格為“關帝”,萬歷又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
從此,關羽神像開始身著帝王袞冕,享受皇家祭祀,其地位與“圣人”孔子已經不相上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讓“尊劉抑曹”的觀念深入人心,關羽的形象在民間得到了極大的升華。
滿清入關后,為增強對漢人的籠絡和統治,對關羽的尊崇有增無減,清朝先后有八代皇帝對關羽層層加封,最后封號竟長達26個字。與此同時,晉商的崛起又讓關羽在民間的形象進一步嬗變,在山西老鄉的推動下,關公與財神畫上了等號,眾多商人一擲千金為關羽修廟。
據學者統計,清朝中期,全國約有關帝廟30余萬座,僅北京就有116座,關帝廟的數量超過孔廟,居各種廟宇之首。隨著明清以來中國人向海外遷徙僑居,關帝廟與關羽崇拜被帶到了世界各地,關帝廟遍布美國、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已成為海外華人華僑寄托故土情結的重要場所。
在如今的中華大地上,包括關帝廟在內的關羽文化遺跡仍十分豐富,可以串聯起關羽的一生足跡。
關羽的家鄉是河東解縣,即今山西運城,位于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西關的解州關帝廟也成為關帝廟的“祖庭”。它始建于隋朝,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擴建,此后歷代均有修葺。清康熙年間,康熙帝西巡至解州,撥帑金一千兩重建,形成現存的建筑和規模。解州關帝廟結構宏偉,仿宮殿“前朝后寢”和中軸對稱的格局,崇寧殿為關帝廟主殿,內塑關羽坐像,著帝王袞冕。此外,運城市常平鄉還有被稱為關羽“家廟”的常平關帝廟,除祭拜關羽父子,還依民間傳說塑有關羽始祖關龍逄及關羽曾祖、祖父、父親等塑像。
史載,關羽早年從河東亡命奔涿郡,與張飛追隨劉備,三人恩若兄弟,民間傳說遂衍生出“桃園結義”的故事流傳于世。涿郡即今河北涿州,涿州松林店鎮樓桑廟村的三義宮,為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親賜璽書所敕建,以紀念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義之舉,殿內供奉有君臣三人及蜀漢臣子之塑像。“樓桑春社”曾為涿州古八景之一。
建安五年(200年),下邳為曹操所破,劉備奔袁紹,關羽一度暫歸曹操,并為曹操斬袁紹大將顏良,拜漢壽亭侯。之后,關羽不忘舊主,盡封曹操所賜,奔劉備而去。此事成就關羽義薄云天的美名,并被后世小說演繹為“千里走單騎”的故事。
在河南許昌城西有一座灞陵橋,即小說中關羽辭曹之地,存有明將左良玉所立“漢關帝挑袍處”碑。實際上,灞陵橋本在長安,民間話本在編寫關羽辭曹的故事時,誤將出發地設為長安。及至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將出發地改回了許昌,卻保留了灞陵橋關公辭曹的情節。于是,灞橋相送這一唐代以來的文學送別意象,在關羽及許昌身上又有了新的承襲與延續。
關羽復歸劉備后,與劉備奔荊州劉表,駐新野7年之久。今河南省新野縣中心有一株枝干遒勁、冠蓋若傘的桑樹,與其他桑樹不同的是,它的四周緊緊包裹著一圈兩米多高的城墻,這座只有10余平方米的“漢桑城”被稱為“世界最小的城”。民間相傳,關羽在新野駐軍時,一日不慎,其坐騎赤兔馬將百姓的桑樹啃光。關羽為補償,親手栽種了一株桑樹,又讓士兵砌了一圈城墻將它圍起來,這便是“漢桑城”的由來。
由于關羽在荊州駐軍多年,在河南、湖北、湖南等漢末荊州故地,此類與關羽事跡相關的遺跡尤多,雖然它們大多未必合乎史實,但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都可視為三國文化、關公信仰在民間傳播的實證者。
單以關羽的武器為例,民間傳說中關羽擅使青龍偃月刀(據史載,關羽在作戰中使用的應為矛、槊一類的穿刺型兵器),這一帶就流傳有不少與關羽的刀相關的傳說。如湖北荊門市轄區掇刀區就因關羽屯兵練軍、刀掇巨石而得名,湖北武漢東湖有一名曰“卓刀泉”的水井,亦源自關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的傳說。
撈刀河是湖南長沙市內的第二大河流、湘江支流。撈的什么刀?自然還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傳說關羽攻打長沙之時,不慎將刀落入湘水,周倉逆水而上,將寶刀撈了上來,遂有此河之名。
順便說一下周倉,在《三國演義》里,他為關羽扛大刀,鞍前馬后,忠心耿耿,這是一個為豐富關羽形象而虛構的角色,在歷史中并不存在。而在湖北當陽東南,竟也存有一座周倉墓,有墓冢、墓碑和塑像。人們對周倉的紀念,實際上也是關羽忠義精神的一種延續。
歷史上第一個以關羽命名的地名,是湖南省益陽市的關羽瀨。《三國志》載,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與劉備爭荊南三郡,雙方對峙于益陽,隔資水而望。關羽擇選銳士五千人,欲投上流十余里淺瀨渡河,孫權大將甘寧自率兵千余人連夜前往設防。關羽由是不敢渡河,結營于北岸,此地遂名關羽瀨。《三國志·吳書》在敘述陸抗的都督轄區時,有“自關羽至白帝”的描述,可見在東吳末年,“關羽”已成為益陽的代稱。關羽瀨的位置,據考證在今益陽市六中以西資水中青龍洲一帶。“關瀨驚湍”還是資江十景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為孫權所獲,旋即遇害。《吳歷》云,孫權將關羽首級送于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葬之。若如是,則關羽死后身首異處,分葬兩地。如今洛陽關林與當陽關陵,相傳即關羽的兩處墓葬。按古代禮儀制度,帝王墓稱“陵”,圣人墓方得稱“林”。關羽墓稱“關林”,可見其地位已超越帝王,躋于圣人之列,與曲阜孔林平級。
史書對關羽的相貌并沒有具體表述,僅能夠從諸葛亮在書信中稱關羽為“髯”,可知關羽應留有美須長髯。現存最早的關羽畫像是西夏時期的木刻版畫《義勇武安王位圖》,圖中關羽丹鳳眼、臥蠶眉、美須髯,與如今流傳的關羽形象無異。
“義勇武安王”為宋徽宗加封關羽的尊號。可知早在北宋末年,關羽這一經典造型就已形成。該畫像出土于內蒙古黑水城遺址,20世紀初為俄國人科茲洛夫盜掠而去,現藏于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幅《關羽擒將圖》是知名度較高的一幅關羽畫像,為明宣宗時畫家商喜所繪。畫中所繪為關羽水淹七軍之后審問龐德的場景,畫中關羽身著綠袍鎖甲,抱膝斜坐于石臺之上,長髯飄逸,神態威嚴。現今流傳的關羽造像或畫像,大抵與之相似。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
標簽: 三國演義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夜外賣》描繪城市的夜色畫卷(主題)總制片人張燁鏑:帶觀
2023-06-17 15:43
原標題:用腳和筆丈量世界(引題)?阿來《西高地行記》出版(主題)華
2023-06-17 13:45
原標題:“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繪圖“復活”國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標題:90多個“關鍵詞”還原蘇軾(引題)?蔣藍新作《蘇東坡辭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標題:圖博會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再創佳績(引題)?《閱讀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標題:良渚遺址“琮王”“鉞王”現身上博(主題)6月20日起亮相“實
2023-06-17 11:51
原標題:《魚廬記》:鄂地小人物的傳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標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科幻電影創作將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標題: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啟動創排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標題:2023年青年攝影獎申報啟動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標題:別樣《鳳求凰》百人合唱點擊量百億次作品(主題)中國古詩詞藝
2023-06-17 10:5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中國天津·202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演繹經典(引題
2023-06-17 10:32
原標題:電視劇《淬火丹心》唱響武鋼人的青春之歌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廣議】原標題:主動自覺,珍視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蘇慶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原標題:長沙:千載星城吐芳華天上一顆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6月16日晚開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開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