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積極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和康養資源融合發展, 向社區、家庭等領域延伸服務。圖為福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內,老人在康復治療師幫助下進行康復訓練。
【資料圖】
苑立偉攝(人民視覺)
圖②: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蓮邦安老頤養中心是一家公建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圖為中心內,老人正在下棋。
秦祖泉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國家統計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苯衲?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問題,促進醫養結合發展,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
有報告顯示,我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過1.9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如何完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如何讓老年人享受到優質的醫療照護服務?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采訪。
整合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連續性服務
“來,我看看您的情況?!痹诒本┦懈l碇茵B老院,隆福醫院康復醫學科醫生范月英正為金大爺檢查身體,并仔細查看了老人的抽血化驗單,“各項指標還行,濕疹有些反復發作,但沒有以前那么嚴重?!备鶕灲Y果,范月英為金大爺調整了藥物,又叮囑了幾句。
70多歲的金大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長期行動不便,去醫院檢查、拿藥非常困難。現在,不僅有范大夫定期上門巡診,平時他遇到小病,也可以通過北京市隆福醫院的綠色通道掛號拿藥。
自2011年起,北京市隆福醫院開始探索醫養結合服務,與毗鄰的養老院開展簽約合作,提供日常巡診、雙向轉診等一體化服務。范月英告訴記者:“很多老人患有多種慢性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很大,比如定期換胃管、定期抽血檢查,醫養結合有效解決了老人的難題。”
目前,全國多地正在積極開展試點,探索醫養結合新途徑。據了解,各地形成了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開展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等不同形式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例如,福建省三明市將醫養結合衛生服務站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同址規劃建設,為社區老年人開展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護理。
“要整合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連續性的醫養結合服務?!蹦祥_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認為,醫養結合中的“醫”,不僅僅是疾病診療服務,還包括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健康檢查、預防保健、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
今年6月,80多歲的邱大爺在北京雙橋恭和家園養老社區的家中不慎摔倒,按了緊急呼叫按鈕后,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立即到場診察,經診斷存在骨折,給予簡單固定防止二次損傷,并聯系120救護車轉診到上級醫院檢查。恭和家園負責人齊英林說,從初步診斷、轉診到術后給予老人康復治療和生活護理,醫療服務需要融合在養老照護中,服務的一體化和專業性缺一不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養老院配備了一鍵呼叫和生命體征監測系統?!耙坏├先说男穆实瘸霈F異常,呼叫系統會監測報警,護理人員就會及時趕到。”北京寸草春暉養老護理機構副總經理常宏玲說。
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6492家;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系的近7.9萬對;超過90%的養老機構能夠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醫療衛生服務。
增強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務
“最近老人胃口不好,飲食減了不少,胰島素還要接著打嗎?”收到吉奶奶家屬發來的信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吳芬芬立即回復:“要及時測血糖。如果胰島素不變、飲食下降的話,容易引起低血糖,這方面要多關注?!?/p>
吉奶奶今年76歲,患有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癥,與老伴一同住在家里?!凹棠倘绻行枰彝メt生團隊會給她組建家庭病床,定期上門開展醫療照護服務?!眳欠曳艺f。
“衛生服務中心所在的西湖區三墩鎮,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8萬,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有586人,尤其是部分長期臥床的失能老人,家屬在居家醫療照護方面經驗不足,導致發生褥瘡、肺部感染等問題較多。居民非常希望家門口能有一家老年醫療照護病房,解決他們的困難?!比丈鐓^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胡珺珺說。
2018年開始,三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專門的醫養照護區域,并與浙江醫院簽訂緊密型醫聯體合作協議。浙江醫院選派醫術精湛的醫療團隊進駐,與中心的病區醫療團隊一起打造全新的醫療照護模式。2021年,中心組建家庭病床160張,為居民提供了318次上門醫療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90%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7%的老人依靠社區養老,3%的老人入住機構養老,居家醫養結合需求旺盛?!兑庖姟访鞔_,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提出積極提供居家醫療服務和增強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兩項任務。
原新認為,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養結合病房為主,老人在其中進行療養,發揮了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的作用,體現了“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療養回社區、健康進家庭”的分級診療功能。
胡珺珺說,居家社區醫養結合的重點是建立“家庭+社區+志愿者+醫院”的運作機制,更好統籌資源,滿足老人需求。
“我國居家醫養結合需求旺盛,但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和養老服務資源供給不足,居家醫養結合供給仍然不足?!痹陆ㄗh,進一步整合社區范圍內分散的醫養資源,創新社區醫養結合模式。同時,要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質量內容,普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檔案。
促進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需要從人才培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發力
在多年的巡診中,范月英遇到過很多復雜病情,涉及老年人的心血管、腦部等。需要處理的突發情況也很多,包括與老人、家屬溝通病情等。
“沒有經驗的醫生去了養老院,遇到很多問題都無法解決。”北京市隆福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紅說,醫生需要學習老年醫學、緩和醫療、老年康復等專業知識,再加上臨床經驗的積累,才能承擔巡診任務。
對于養老機構來說,開展醫養結合服務,也面臨著很難招到和留住優秀人才的問題。常宏玲告訴記者,雖然養老院里開設了醫務室,但由于晉升通道狹窄等原因,很多醫生不愿意長期在醫務室工作。
人才儲備不足,是制約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的因素之一。原新建議,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專業人才。完善薪酬、職稱評定等激勵機制,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鼓勵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建立醫療衛生機構與醫養結合機構人員進修輪訓機制,促進人才有序流動。
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需要在“醫”和“養”兩個領域下功夫。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一些機構存在重養輕醫等情況,比如養老機構開展的醫療衛生服務專業性不強;醫養機構簽約合作多為一“醫”對多“養”,醫療供給不足。
原新認為,有效擴大醫養結合服務資源供給是關鍵。要優化醫養結合模式,構建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多層次醫養結合體系,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近年來,我國已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優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流程。比如,新辦醫養結合機構涉及衛生健康、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實行“一個窗口”辦理;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可以享受稅費優惠政策。有關部門從完善價格政策、加大保險支持、盤活土地資源、落實財稅優惠等方面,優化了相關支持配套政策。
專家建議,實現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需要多方面發力。要充分調動公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完善績效考核方法,鼓勵醫務人員提供優質醫養結合服務。同時,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醫養結合服務,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4日 18 版)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夜外賣》描繪城市的夜色畫卷(主題)總制片人張燁鏑:帶觀
2023-06-17 15:43
原標題:用腳和筆丈量世界(引題)?阿來《西高地行記》出版(主題)華
2023-06-17 13:45
原標題:“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繪圖“復活”國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標題:90多個“關鍵詞”還原蘇軾(引題)?蔣藍新作《蘇東坡辭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標題:圖博會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再創佳績(引題)?《閱讀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標題:良渚遺址“琮王”“鉞王”現身上博(主題)6月20日起亮相“實
2023-06-17 11:51
原標題:《魚廬記》:鄂地小人物的傳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標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科幻電影創作將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標題: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啟動創排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標題:2023年青年攝影獎申報啟動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標題:別樣《鳳求凰》百人合唱點擊量百億次作品(主題)中國古詩詞藝
2023-06-17 10:5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中國天津·202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演繹經典(引題
2023-06-17 10:32
原標題:電視劇《淬火丹心》唱響武鋼人的青春之歌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廣議】原標題:主動自覺,珍視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蘇慶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原標題:長沙:千載星城吐芳華天上一顆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6月16日晚開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開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