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還記得剛開始軍訓時,我們心里都充滿了緊張與忐忑。警校的軍訓一定很嚴酷吧,身體能吃得消嗎?還有軍訓的教官,他們將以什么方式對我們進行訓練?
還記得中學時的軍訓,教官們就是紀檢主任和體育老師的合體,除了他們強健的體魄便是嚴厲的管理。而此次軍訓的教官卻和中學時的大不相同,他們更像是我們的朋友。他們或是與我們年齡相仿,或是大我們幾歲,訓練之余不時和我們攀談,問我們的身體狀況,給我們講他們的軍旅故事。
在一次次的交流與磨合之中,我們不僅強健了體魄,還擁有了家的溫暖——炎炎的烈日下,我們坐在臺階上,聽他們講野外生存的故事,明白了他們黝黑的皮膚下,包裹著一顆甘為祖國和職責奉獻,又牽掛家庭的淳樸的赤膽忠心;知道了吃苦才是年輕人成長的硬道理,不懂得嚴格規范自己的青年,就很難快速的應對前途的艱辛,很難真正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汗水浸透了我們的衣襟,笑容也同時在教官和同學們的臉上綻放出來。我們相處得親如兄弟兄妹,我們充實而開心,我們如同一個整體,和教官一起成長、成熟著……
回眸這三個周,除了教官,還有隊長們的身體力行。
每一天都是隊長們親自叫我們起床,提醒甚至幫助我們整理內務。軍訓期間,隊長們也會投入到軍訓一線,隨時了解我們的軍訓效果和身體情況,與我們共歷苦辛。我們五中隊的劉隊長近期身體不適,腿部舊傷尚未痊愈,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天天堅持和我們站在一起,做指導提建議,盡心盡力地履行中隊長的職責。三個星期里,劉隊長在礪學樓和操場之間的路上不知走了多少個來回,在操場上的各個區隊之間,劉隊長也不知往復多少次。我們可以感同身受到他的腿隱隱作痛了多少回,但隊長的臉上總是掛著看到我們訓練取得成效時的微笑,他的步伐總是一如既往的堅定。他甚至不給我們機會說一聲:“隊長,您辛苦了。”我們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著他,用優異的訓練成果回報隊長的一片苦心。
精彩紛呈的入學教育講座是我們軍訓生活之余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僅緩解了我們軍訓時的疲勞,還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凈化了我們的身心。面對屏幕上英勇的警察,面對幽默多識的老師、隊長,我們感受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需要端正的態度,需要嚴格的規范自己的行為,需要特殊而堅毅的信仰與勇氣。在禮堂里,一個個警察的英勇事跡展現在我們眼前,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嘹亮的軍歌和優美剛毅的校歌時時回響在我們的耳旁,助長了我們前進的士氣,感染了我們的警魂。隊長幽默的話語讓我們更要下定決心努力進取,規范行為。
警院的星空無比璀璨,而我們就是要擔負起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明日之星。在教官們賦予了我們軍人的氣勢與體魄,隊長給予我們家的溫暖,院領導給予我們前行的指導和警院提供的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下,我們必會茁壯成長,隨時等待著祖國和人民的召喚,一二三四,大步向前!
軍訓已進行三周了,二十分鐘的軍姿,起床后的內務整理,教官嚴格的要求以及不失幽默的訓練方式,甚至晚間內容多彩的各種講座教育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時斷時續的傷痛面前,微笑著跟親切詢問的隊長和教官說一聲“習慣了”,成為了我們最為自豪的事情——因為那時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我們長大了,我們是真正的男子漢!”
還記得剛開始軍訓時,我們心里都充滿了緊張與忐忑。警校的軍訓一定很嚴酷吧,身體能吃得消嗎?還有軍訓的教官,他們將以什么方式對我們進行訓練?
還記得中學時的軍訓,教官們就是紀檢主任和體育老師的合體,除了他們強健的體魄便是嚴厲的管理。而此次軍訓的教官卻和中學時的大不相同,他們更像是我們的朋友。他們或是與我們年齡相仿,或是大我們幾歲,訓練之余不時和我們攀談,問我們的身體狀況,給我們講他們的軍旅故事。
在一次次的交流與磨合之中,我們不僅強健了體魄,還擁有了家的溫暖——炎炎的烈日下,我們坐在臺階上,聽他們講野外生存的故事,明白了他們黝黑的皮膚下,包裹著一顆甘為祖國和職責奉獻,又牽掛家庭的淳樸的赤膽忠心;知道了吃苦才是年輕人成長的硬道理,不懂得嚴格規范自己的青年,就很難快速的應對前途的艱辛,很難真正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汗水浸透了我們的衣襟,笑容也同時在教官和同學們的臉上綻放出來。我們相處得親如兄弟兄妹,我們充實而開心,我們如同一個整體,和教官一起成長、成熟著……
回眸這三個周,除了教官,還有隊長們的身體力行。
每一天都是隊長們親自叫我們起床,提醒甚至幫助我們整理內務。軍訓期間,隊長們也會投入到軍訓一線,隨時了解我們的軍訓效果和身體情況,與我們共歷苦辛。我們五中隊的劉隊長近期身體不適,腿部舊傷尚未痊愈,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天天堅持和我們站在一起,做指導提建議,盡心盡力地履行中隊長的職責。三個星期里,劉隊長在礪學樓和操場之間的路上不知走了多少個來回,在操場上的各個區隊之間,劉隊長也不知往復多少次。我們可以感同身受到他的腿隱隱作痛了多少回,但隊長的臉上總是掛著看到我們訓練取得成效時的微笑,他的步伐總是一如既往的堅定。他甚至不給我們機會說一聲:“隊長,您辛苦了。”我們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著他,用優異的訓練成果回報隊長的一片苦心。
精彩紛呈的入學教育講座是我們軍訓生活之余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僅緩解了我們軍訓時的疲勞,還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凈化了我們的身心。面對屏幕上英勇的警察,面對幽默多識的老師、隊長,我們感受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需要端正的態度,需要嚴格的規范自己的行為,需要特殊而堅毅的信仰與勇氣。在禮堂里,一個個警察的英勇事跡展現在我們眼前,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嘹亮的軍歌和優美剛毅的校歌時時回響在我們的耳旁,助長了我們前進的士氣,感染了我們的警魂。隊長幽默的話語讓我們更要下定決心努力進取,規范行為。
警院的星空無比璀璨,而我們就是要擔負起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明日之星。在教官們賦予了我們軍人的氣勢與體魄,隊長給予我們家的溫暖,院領導給予我們前行的指導和警院提供的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下,我們必會茁壯成長,隨時等待著祖國和人民的召喚,一二三四,大步向前!
警校生活是從軍訓開始的。進校報道的第一天就在第一時間內開始了殘酷的軍訓,一群來自各高中的半大小子,小屁孩,嬌小姐們開始了從一塊頑鐵被錘煉成精鋼的過程。兩個月的軍訓讓一群膽大抱天目空一切的小屁孩從精神和肉體上成為了一名預備警官。
估計學校在我們進校前就專門研究過我們這群人,80后,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任性妄為。為了讓我們這群頑鐵成為精鋼,學校請來了省武警一支隊(后來暴光率很高的武警特警部隊)的全勤中隊最優秀的士官來作為軍訓教官,并賦予了教官很大的權力,目的就一個:把這群小混蛋狠狠的“錘”,讓知道什么叫紀律,什么叫軍人。
苦難從進校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放下大包小包的行李(結果大部分被家長又帶了回去,學校不準帶),還沒分配寢室和學前教育,就被套上了一層迷彩馬甲,規規矩矩的杵在操場上站起了軍姿。教官臉黑的像閻王,嚴格的像機器人,在隊列里走來走去,拉拉這個的手,壓壓哪個的膝彎,沒有全身蹦緊的話屁股上就是一腳。手要用盡全力緊貼褲縫,腳要用力蹦緊,全身要用力蹦住,我感覺我就像一個壓緊的彈簧。9點半到12點半,三個小時的軍姿,120人的隊伍當場昏到30多號人。當結束,原地休息的命令發出,就只能趴在地上,動都動不了了,像條離岸的魚在垂死掙扎。這大概就是古人口中的“下馬威”吧。
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告別了自由散漫的生活,像機器人一樣開始了嚴格的作息制度。5點半起床,6點準時出操,7點吃飯,8點集合訓練,12點午飯,14點集合訓練,17點半解散,18點晚飯,19點集合訓練,21點解散,22點熄燈。
有時候真感嘆人的潛能的巨大和強大的環境適應力,無數次想跑路,確又無數次的堅持了下來,現在回想一下都覺得不可思議。每天早上6點開始2公里慢跑到一個月后加到5公里,每周一次15公里越野,每天上下午一個小時軍姿定型,無數千奇百怪的體能訓練科目。只能完成,必須完成,未來成為警察的夢想和對教官的恐懼像條看不見的鞭子驅使我們一次次的超越自身的極限,創造一個又一個自己的新記錄。
教官在我們眼里是個恐怖的存在,我們把其歸類為“披著人皮的霸王龍”,單手引體向上一口氣可以做20個,俯臥撐20xx個輕輕松松,一個鞭腿踢斷一棵小樹。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們區隊的教官姓畢,河南人。看我們的眼神總覺得充滿了殺氣,很殘忍那種,總讓我們不寒而栗,永遠黑著臉看著我們,我們在他口里永遠是“扶不起的阿斗”,嚴格的讓我們覺得他好象在發泄什么,頂嘴要被打,全隊被罰;用眼睛瞪他被錘,全隊體罰(鬼知道他怎么知道我們在背后用仇恨的眼神看他);一人遲到,全隊連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夜間緊急集合,幾個同學沒有穿襪子,結果被罰赤腳圍操場跑20圈,操場是炭花地,20圈下來幾個同學腳板全部鮮血淋漓,疼的直掉眼淚,剩下的人全部噤若寒蟬,以后睡覺再也不敢脫襪子了。還有一次晚上三五九練,突降暴雨,教官無動于衷稱除非天上下刀子否則就繼續訓練,鴨子步,推小車,蛙跳,匍匐前進,都不知道臉上到底是雨水還是淚水,只知道麻木機械的做著規定的科目。
殘酷的訓練使我們區隊從一開始就呈未滿員狀態,總有人生病受傷,高強度的訓練讓嬌生慣養了十幾年的我們身體再也無法承受,能從頭到尾堅持一個月的人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身上的肥肉消失了,從來沒有過的腹肌也有了四塊,沒有了散漫確多了堅毅,沒有了吊而鋃鐺確多了令行禁止。從開始的兩公里慢跑都跑的嘔吐,到十五公里越野可以邊跑邊吃橘子。舉手投足間也有了點教官彪捍的味道,教官突然有了微笑,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我們不再是令他厭惡的垃圾,我們有了成為軍人的資格。
兩個月的煉獄終于結束了,最后的閱兵儀式和會操,我們區隊在減員一半以上的情況下(傷病)奪得了軍訓優秀區隊稱號,軍訓優秀個人占了總數的一半。我們哭了,哭的是我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哭的是苦難終于結束了;哭的是不知不覺居然舍不得哪個“該死”的教官離開。軍訓結束當夜和教官醉的一塌糊涂,大家都抱頭痛哭,如同生離死別,別人是一笑泯恩仇,我們是一哭泯恩仇。教官要退役回老家了,這輩子可能再也會不來了,臉黑的像包公的教官哭的居然像個小孩子,然后我們再也沒有見過我們的教官了,只知道他姓畢,河南人。
軍訓,不是高中或大學里那種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的軍訓。警校的軍訓其殘酷并不比新兵軍訓差。兩個月下來我們明白了什么才叫做軍訓,什么叫做軍人,也讓我們從一塊頑鐵成為了精鋼。無論精神還是肉體,我們都做好了準備,我們成為了預備警官,以后我們再也無所畏懼。
警校生活是從軍訓開始的。進校報道的第一天就在第一時間內開始了殘酷的軍訓,一群來自各高中的半大小子,小屁孩,嬌小姐們開始了從一塊頑鐵被錘煉成精鋼的過程。兩個月的軍訓讓一群膽大抱天目空一切的小屁孩從精神和肉體上成為了一名預備警官。
估計學校在我們進校前就專門研究過我們這群人,80后,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任性妄為。為了讓我們這群頑鐵成為精鋼,學校請來了省武警一支隊(后來暴光率很高的武警特警部隊)的全勤中隊最優秀的士官來作為軍訓教官,并賦予了教官很大的權力,目的就一個:把這群小混蛋狠狠的“錘”,讓知道什么叫紀律,什么叫軍人。
苦難從進校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放下大包小包的行李(結果大部分被家長又帶了回去,學校不準帶),還沒分配寢室和學前教育,就被套上了一層迷彩馬甲,規規矩矩的杵在操場上站起了軍姿。教官臉黑的像閻王,嚴格的像機器人,在隊列里走來走去,拉拉這個的手,壓壓哪個的膝彎,沒有全身蹦緊的話屁股上就是一腳。手要用盡全力緊貼褲縫,腳要用力蹦緊,全身要用力蹦住,我感覺我就像一個壓緊的彈簧。9點半到12點半,三個小時的軍姿,120人的隊伍當場昏到30多號人。當結束,原地休息的命令發出,就只能趴在地上,動都動不了了,像條離岸的魚在垂死掙扎。這大概就是古人口中的“下馬威”吧。
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告別了自由散漫的生活,像機器人一樣開始了嚴格的作息制度。5點半起床,6點準時出操,7點吃飯,8點集合訓練,12點午飯,14點集合訓練,17點半解散,18點晚飯,19點集合訓練,21點解散,22點熄燈。
有時候真感嘆人的潛能的巨大和強大的環境適應力,無數次想跑路,確又無數次的堅持了下來,現在回想一下都覺得不可思議。每天早上6點開始2公里慢跑到一個月后加到5公里,每周一次15公里越野,每天上下午一個小時軍姿定型,無數千奇百怪的體能訓練科目。只能完成,必須完成,未來成為警察的夢想和對教官的恐懼像條看不見的鞭子驅使我們一次次的超越自身的極限,創造一個又一個自己的新記錄。
教官在我們眼里是個恐怖的存在,我們把其歸類為“披著人皮的霸王龍”,單手引體向上一口氣可以做20個,俯臥撐20xx個輕輕松松,一個鞭腿踢斷一棵小樹。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們區隊的教官姓畢,河南人。看我們的眼神總覺得充滿了殺氣,很殘忍那種,總讓我們不寒而栗,永遠黑著臉看著我們,我們在他口里永遠是“扶不起的阿斗”,嚴格的讓我們覺得他好象在發泄什么,頂嘴要被打,全隊被罰;用眼睛瞪他被錘,全隊體罰(鬼知道他怎么知道我們在背后用仇恨的眼神看他);一人遲到,全隊連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夜間緊急集合,幾個同學沒有穿襪子,結果被罰赤腳圍操場跑20圈,操場是炭花地,20圈下來幾個同學腳板全部鮮血淋漓,疼的直掉眼淚,剩下的人全部噤若寒蟬,以后睡覺再也不敢脫襪子了。還有一次晚上三五九練,突降暴雨,教官無動于衷稱除非天上下刀子否則就繼續訓練,鴨子步,推小車,蛙跳,匍匐前進,都不知道臉上到底是雨水還是淚水,只知道麻木機械的做著規定的科目。
殘酷的訓練使我們區隊從一開始就呈未滿員狀態,總有人生病受傷,高強度的訓練讓嬌生慣養了十幾年的我們身體再也無法承受,能從頭到尾堅持一個月的人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身上的肥肉消失了,從來沒有過的腹肌也有了四塊,沒有了散漫確多了堅毅,沒有了吊而鋃鐺確多了令行禁止。從開始的兩公里慢跑都跑的嘔吐,到十五公里越野可以邊跑邊吃橘子。舉手投足間也有了點教官彪捍的味道,教官突然有了微笑,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我們不再是令他厭惡的垃圾,我們有了成為軍人的資格。
兩個月的煉獄終于結束了,最后的閱兵儀式和會操,我們區隊在減員一半以上的情況下(傷病)奪得了軍訓優秀區隊稱號,軍訓優秀個人占了總數的一半。我們哭了,哭的是我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哭的是苦難終于結束了;哭的是不知不覺居然舍不得哪個“該死”的教官離開。軍訓結束當夜和教官醉的一塌糊涂,大家都抱頭痛哭,如同生離死別,別人是一笑泯恩仇,我們是一哭泯恩仇。教官要退役回老家了,這輩子可能再也會不來了,臉黑的像包公的教官哭的居然像個小孩子,然后我們再也沒有見過我們的教官了,只知道他姓畢,河南人。
軍訓,不是高中或大學里那種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的軍訓。警校的軍訓其殘酷并不比新兵軍訓差。兩個月下來我們明白了什么才叫做軍訓,什么叫做軍人,也讓我們從一塊頑鐵成為了精鋼。無論精神還是肉體,我們都做好了準備,我們成為了預備警官,以后我們再也無所畏懼。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金秋時節我與許多警校戰友一樣收獲了我們畢生追求的夢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入警后我們面臨的第一次考驗便是新警培訓。站在夢想的起點我不猶回憶起了剛踏入警校校園時的軍訓生活。
那時……
我坐在床上,寢室的兄弟們都到齊了,大家換了迷彩,我換了衣服去剃頭,警校剃頭比砍頭還快,那師傅出手麻利,刀光劍影以后秀發去無蹤。然后排隊交學費,我們一年級有位長毛男,老氣橫秋,成熟到了極點,排隊排到他的時候,收費的老師大手一橫:“讓學生自己來交,家長不許進去……”
回了宿舍樓,發現右面鏡子,一照像一美國大兵。高年級的同學穿著制服,本人習慣的叫了聲“叔叔”。那師兄毅正嚴辭的回答:“叫師兄!”
晚上睡覺,熄燈以后想下床找雙襪子,正翻箱倒柜之時,見一群人如魚貫而入,為首的一人拿著手電對著我的眼睛說:“你小子面子大,為了逮你,動用了警校各大警種……”,后來才知道,這幫人分別來自刑偵、治安、交警等專業,學名叫“校督查”。我就這樣被一網打盡。
從軍訓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成為了全校關注的焦點,每逢下課的時候,無數渴望的眼光從各個角落注視著我們。38度的高溫教官讓我們左手抱棕墊,右手抱鋪蓋跑操場。完了以后是站軍姿,是一種類似于“我們都是木偶人,不能說話不能動”的活動,誰要是動一下就能親身感受我們武警戰士標準的側踹。
蒼天開眼,某天下午居然提前半個小時收操,我一邊洗澡一邊慶幸教官看錯了時間。突然,響起了緊急集合的哨音,本人顧不上擦干身上的水直接穿衣服沖刺,到了操場,隊列中彌漫著一股洗發水的香味……又收操了。我什么也不敢干,坐在床上發呆,等待下一次緊急集合……一直等到晚上熄燈。終于可以安心睡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腳步聲把我驚醒,又是緊急集合哨聲。我沖出門口,見一仁兄下身裸體正在狂奔,正欲喊之,他已不見了身影。
夜……靜悄悄,空曠的操場上傳來大隊長的訓導:“你不干!多的是人要干!!”開始有女生小聲抽泣,漸漸,獨唱變為合唱,還有嘶嘶的伴奏……我們猶如一群戰俘,想念著家中的父母。
“哪個再哭!在哭多跑10圈!”
哭聲噶然而止,漫天星光下,我們大喊口號,口號里面夾雜著重慶大地的各種方言,我們群本在警校的操場,操場周圍的居民房,一家一家的亮起了燈……。
一個月以后,軍訓結束,很多人都哭了。我不覺得有什么好傷心地,但是看到大家都在抹眼淚,我也沒忍住……背個背包回家,想起教官當初的話:“你們好好學習打背包,以后就可以背著背包回家了。”
軍訓的那段日子雖然艱苦,但是軍訓期間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如今,面對即將開始的警察工作,我心中充滿期待。我會軍訓時艱苦奮斗的精神與母校烙于我心中的“忠、真、智、勇”帶到今后的工作中去,用自己的一生詮釋“警察”二字對于我們的意義。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紀錄片《這十年·幸福中國》的美學意涵構建“幸福中國”是百姓的熱切期待,也是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熱播的系列紀錄片《這十年·幸福
2022-12-22 07:43
原標題:在圖像中重讀經典名家聯袂打造《小王子(圖像小說)》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應妮)2023年是首版《小王子》出版80周年,接力出版
2022-12-21 21:43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支持傳習授徒,加快非遺產品走向市場,江西宜春袁州區——(引題)古老夏布,織就新錦繡(主題)人民日報記
2022-12-21 14:48
原標題:權威快報丨“漢語盤點2022”年度字詞揭曉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2”活動12月20日在京揭
2022-12-21 08:46
原標題:《阿凡達:水之道》創IMAX全球影史第二高開畫成績(主題)中國以僅占1%的銀幕數貢獻27%的票房(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IMAX昨日宣布
2022-12-21 07:34
“堅持“兩創”書寫史詩·新征程新輝煌”原標題:用更多文藝精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核心閱讀隨著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
2022-12-20 21:44
原標題:150件中阿藝術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新華社南昌12月19日電(記者黃浩然)19日至20日,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舉行。作為
2022-12-20 08:52
原標題:說《氓》《詩經·衛風·氓》是中國傳世第一首棄婦詩,向為詩學家所重。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詩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農民,詩歌的主要內
2022-12-20 07:35
原標題:《甲骨文摹本大系》發布:系目前收錄甲骨最多的大型甲骨著錄書澎湃新聞記者程婷澎湃新聞從清華大學獲悉,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出土文
2022-12-20 06:40
原標題: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光明日報記者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光明日報三亞12月18日電(記者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12月17
2022-12-19 21:34
原標題:重啟劇場大門奉上“高清戲劇放映計劃”第三期(引題)北京人藝重溫莫里哀人生謝幕之作(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記者從北京人藝
2022-12-19 20:48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強勢拉動北美票房回升中新社洛杉磯12月18日電(記者張朔)《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W
2022-12-19 18:49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12月17日晚,“博物館的力量——上博之光·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當晚,“博物
2022-12-19 11:52
原標題:接連推送新歌《馬上就會好的》《來讓我抱抱你吧》傳遞溫暖(引題)小柯再為網友寫“黃桃罐頭歌”(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韓軒昨天有個小
2022-12-19 11:49
原標題:《巨然雪圖·軸》(局部)作者巨然(五代)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巨然,生卒年不詳,江寧(江蘇南京)人,五代畫家。他是位僧人,早年在南
2022-12-18 13:47
【視線】原標題:職場節目:唯有真實才動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就讀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19歲姑娘王星星為了在一次省級職業技能大賽中獲
2022-12-18 07:56
【藝評】原標題:文字謀心音樂謀魂劉穎余上個世紀90年代,是一個奇妙的時代。有一陣子,我們都熱衷成為一個音樂發燒友,以幾百元的月薪,去購
2022-12-18 07:56
原標題:清清的小河周養俊送信送報,每天都要過幾趟河。送了河東送河西,送了河西又送河東;只因河水是繞山走的,人又都住在河兩岸的半山腰上
2022-12-18 06:34
原標題:鄉村老屋苑廣闊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土打墻,草苫頂,不能說是茅草屋,但肯定沒有青磚紅瓦的房子那么結實。農村老家有一個習俗,搬了
2022-12-18 06:54
原標題:一壺老白茶李風玲周末。深秋。下午。伏案疾書,忽然就覺得喉嚨干,于是起身泡茶。剛鋪下茶席,書房里的兒子走過來說:“媽,今天我來
2022-12-18 06:48
原標題:小雪有味劉芳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小雪,是二十四節氣里最有味的。小雪到,有美味。小時候,最盼著小雪,因為放學回家后,能享用“一鮮
2022-12-18 06:52
原標題:鮮美的豆腐乳李成在我家鄉,差不多家家都做豆腐乳。我們那里都是春節做“年豆腐”時,特意留出幾板豆腐,擱在陰涼處,稍稍被風吹干,
2022-12-18 06:46
【作品廣議】原標題:重新認識“熊樣”肖承森漫畫,是觀察和洞悉人性的藝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漫畫作者經常把各種動物請到自己的作品中,熊
2022-12-17 18:47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3期)高度重視?山東?于昌偉拷問?陜西?李天躍消失的音符?山東?張運河盼兒?江蘇?陳景凱脫了皮,命休矣?山西?
2022-12-17 16:52
原標題:助力中軸線申遺北京鐘鼓樓周邊歷史風貌逐步恢復北京的中軸線申遺文本將于2023年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申遺工作進入到了倒
2022-12-17 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