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2022年?供銷社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調研報告優秀

時間:2022-11-14 20:57:04    來源:可圈可點組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報告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報告。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自2019年以來,海興縣供銷社認真貫徹落實省社關于實施“兩大重點工程”的工作部署,將基層組織體制改革工作列為重點,按照市社統一部署,精心謀劃,認真組織,創新思路,強化舉措,按照“政府主導、農民主體、供銷社主辦”的工作方針,計劃在全縣7個鄉鎮創建7個新型基層供銷社,已全部建成掛牌。

一、提高認識,理順思路,爭取當地政府支持

為快速啟動基層社組織體制改革工作,在系統上下形成抓新型基層社建設工作的濃厚氛圍,2020年8月14號我們組織全縣各鄉鎮及有關人員到肅寧縣供銷社就農村經合組織全覆蓋工作進行了學習取經。8月21日,海興縣政府召開了全縣深化基層供銷社組織體制改革工作會,結合海興的實際情況就推開此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升縣社在農村經合組織發展工作中的主導能力。抓好基層組織體制改革工作,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工作中我們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匯報新型基層社建設的工作內容和進度,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加強聯系,取得支持和配合,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為創建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縣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的海興縣基層供銷合作社組織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社,辦公室主任由縣社領導擔任。二是提供了政策保障??h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基層供銷合作社組織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支持、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提供了資金保障。我們積極向縣政府爭取資金扶持??h政府為供銷社基層組織體制改革工作撥付了啟動資金9萬元。我們做到全縣7個基層社統一掛牌,統一規章制度,統一辦公平臺的模式,為新型基層社掛牌啟動打下了基礎。

二、因地制宜,創新思路,堅持多途徑推進

按照把基層社真正辦成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目標,我們堅持“創新發展,多途徑推進”的原則,廣開思路,積極創新,多模式、多類型、多途徑開展基層社建設工作。一是對已是基層社空白的張會亭鄉采取了重新組建模式組建了新的張會亭供銷社。我們采取“開放辦社”的方法,“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積極向社會能人或有影響、有實力、有輻射帶動能力的社會經濟組織授權掛牌,并按基層社標準規范,使其遵守供銷社章程,承擔基層社四項職能,服從縣級社的具體指導和管理,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張會亭供銷社我們就是采取這種方式,依托當地設施蔬菜、漁網加工、水產養殖三大特色產業,組建了張會亭鄉新型供銷合作社。掛牌組建了恒綠設施蔬菜專業合作社、藍陰漁網加工合作社、瑞澄科技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二是注資改造模式。采取縣社直接注資改造的方式,恢復基層供銷社功能,按照合作制原則和合資共建的思路,使之成為新型基層供銷社。在此次新型基層社創建工作中,縣社針對辛集供銷社經營實力、服務能力較強、是海興縣內農資經營企業中的龍頭企業的情況,制定了通過吸納社會力量、農民經營大戶入股入社,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在原企業基礎上改造成新型基層社惠農農資銷售中心??h社注入資金95萬,對原企業的倉儲經營設施、連鎖店進行軟硬件統一改造,吸納了當地18個種植大戶和對農資經營有興趣的經營能手,吸納社會資金220萬元參與經營。并發展連鎖經營戶達63家。

堅持質量,規范管理,力求高標準建設

在建設新型基層供銷社過程中,我們嚴把質量關,堅持高標準要求,高質量建設,堅持功能齊全;堅持農民為主體。一是實施規范管理和運行。在組建新型供銷合作社上嚴格按省供銷合作社要求,制定章程,民主選舉組織機構,嚴格規章制度,規范運作,健康發展。對三個專業合作社理順關系,完善職能及組織機構,強化業務管理,發揮最大效能。新建的兩個專業合作社,高點起步,加大投入,夯實基礎,健康發展,努力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通過進一步的規范管理運作,專業社的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今年截至10月底,恒綠設施蔬菜專業社已為入社菜農銷售各種優質無公害蔬菜880噸,銷售額達520萬元,分別比入社前同期增長12%和23%。入社農戶嘗到了短頭,不斷有新的蔬菜專業戶要求加入專業社。二是抓好科技服務和產品推介。新型基層社在新組建的恒綠設施蔬菜專業合作社組建之初,就選擇了穩固的技術依托,并簽訂了合作協議,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跟進服務,使農戶生產的綠色無公害蔬菜全部實現了訂單生產,與京津等地實現了農超對接。同時有針對性的舉辦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為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和農民的穩步增收提供了保障。瑞澄科技水產養殖專業社成立后,成功與農業部東海水產研究所實現技術對接,從養殖技術、魚苗、蝦苗病害防治以及實現標準化養殖方面給養殖戶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助。為提高我縣蔬菜種植戶的蔬菜種植技術,9月19日,我們在張會亭鄉舉辦了以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為主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班,此次培訓活動邀請了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專家“傳經送寶”,吸引了張會亭鄉上百名菜農參加。技術人員通過理論授課、提問交流、田間互動等方式,為菜農講解蔬菜病蟲害防治以及合理使用農藥等知識,還針對菜農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為菜農解決蔬菜種植難題,指導菜農合理使用農藥,有效防治病蟲害。得到群眾的一致贊評。提高了當地菜農的生產技術水平。我們計劃于近期再培訓一次,并對農民進行考核發證,在全縣起到帶動作用。此項活動得到縣委、縣政府和市社的大力支持。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做法和措施,使我縣供銷社基層組織體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增強了基層社的活力。通過重建、改造和提升,使基層社擴大了組織規模,增強了活力,煥發了生機,職能得到恢復,社會地位得到明顯提升。二是密切了與農民的聯系?;鶎由缤ㄟ^吸納農民入社,健全組織功能、服務功能、經營功能,與農民緊緊聯系在一起,在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實惠。三是增強了基層社發展后勁。通過組織體制改革,采取吸納資金、資產置換等手段,實現新型基層社發展模式多樣化,不僅使資產得到增值,還使基層社的經濟實力得以壯大,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盈利能力和為農服務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當然,在基層社建設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問題。一是專業社工商部門注冊難??赡苁枪ど滩块T對有關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如在辦理某些養殖類型的專業社時,工商部門要求出具動物檢疫證,但專業社不是養殖廠,是無法辦理動檢證的,因此,很多專業合作社難以在工商部門注冊。二是爭取政策性扶持資金難。一些項目在申報政策性資金時需很多的材料,手續繁雜,其中任何一項稍微有點不符合要求就使整個申報工作難以完成。

下一步的工作我們計劃重點有三項:一是抓好農資日用消費品及農副產品連鎖經營網絡。以鵬程商貿公司為龍頭,全年在縣內鄉鎮及農村新發展日用消費品連鎖超市和便民店40家,逐步恢復了供銷社在農村市場的占有率。并爭取上級資金逐步分批次對全縣農資營銷配送網絡服務網點進行改造升級,完善服務設施和提升經營服務水平,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農資商品供應服務。二是加快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在原試點建設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我縣新民居建設的需要,在蘇東村、馬廠村、王常豐村、辛集鎮趙堤頭村進行了綜合社區服務中心前期建設工作。制定了相關規劃、計劃逐步完善提高其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實現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帶動農村消費的目標。三是推進專業合作社、協會建設,增強為農綜合服務功能。圍繞縣內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圍繞農民需求,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協會等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開展市場信息、產品交易、技術服務、技能培訓、維權代言等各類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

標簽: 專業合作社 體制改革 供銷合作社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