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甘肅“繡郎”穿針引線繡“敦煌”:千年刺繡技藝探傳承新徑
(資料圖)
中新社蘭州11月13日電?
夜幕降臨,42歲的甘肅天水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武山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劉云帆,端坐繡架前,輕捻絲線,中指配合拇指輕彈繡花針,指法嫻熟,動作輕盈,如是反復,在繡品上勾勒出了敦煌壁畫中經典圖案——水月觀音。
受祖母熏陶,劉云帆從小癡迷刺繡,也經常接觸刺繡知識。上初中時,他從往返絲綢之路做生意的親戚口中得知,飛天、駱駝、絲路風光是不少手藝人的作品題材。從那時起,他多次往返敦煌,鉆研起了千年前的敦煌刺繡,積累了不少敦煌刺繡的理念和故事。
近年來,劉云帆為多國外交官展示過隴繡非遺技藝,不少作品與富含敦煌刺繡元素的絲綢之路有關。其中,以絲路為原型的原創雙面繡《玉帛之路》,獲中國工藝美術界最高級別大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敦煌菩薩》被中國國家典籍博物館收藏,《敦煌遺韻》被中國臺灣大漢學院收藏。
敦煌刺繡歷經南北朝的發展,在唐代達到頂峰。在針法上,弱化了繁雜的鎖針繡,轉而運用劈針繡、平針繡和加金繡;在題材上,增加了佛像、佛經、壁畫等佛教題材。從藏經洞出土的唐代刺繡數量最多,技法多樣,也最精彩。
敦煌莫高窟出土最重要的刺繡作品之一,是現藏于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刺繡《涼州瑞像圖》。不同于敦煌壁畫與彩塑長盛不衰的國際知名度,敦煌刺繡近年才逐漸走進人們視野,研究者少,研究成果也較為有限。
“敦煌刺繡技法有自己的‘法度’,不似民間刺繡那般跳躍和靈活。”劉云帆稱,敦煌刺繡中很多繡品是佛教題材,圖案、配色需沉穩、厚重、莊嚴,而劈針繡使原本光滑的絲線變成“啞光”質地,所繡佛像端莊大氣。
地處三大高原交匯地的甘肅,兼具游牧文化、農耕文化、絲路文化,文化交融與碰撞也體現在繡品上。在劉云帆看來,相較于其他需雙手配合的復雜針法,劈針繡單手就可完成,便于游牧民族移動時靈活完成刺繡,同時,該針法所繡繡品耐磨,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符合當時人們繡佛像的條件。
系統性挖掘整理古代敦煌刺繡,是劉云帆這兩年最緊要的工作之一。他1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這項工作目前已進入新階段,涵蓋敦煌刺繡技法、配色、紋樣、內涵等內容的專題,不久后將以博物館展覽或出版物的形式面世。
“敦煌刺繡中獨特的針法和圖案,是古代敦煌婦女獨有的智慧結晶,能反映出文化的獨特性。”劉云帆表示,繡品可以反映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地理條件、民俗風情、內心愿望,對研究古時的敦煌、豐富敦煌文化結構層次,以及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有重要意義。
連日來,“敦煌壁畫版校服”在坊間大火,這令劉云帆備受鼓舞,希望加快用現代化單品“復活”敦煌刺繡的進程。
他表示,將提取敦煌刺繡中的圖案和針法,融合敦煌壁畫、絲路風光,以及重要石窟景點等于刺繡作品中,拓展古代刺繡的豐富度,并將其廣泛運用到當今生活裝飾品中,以期讓古老敦煌刺繡走進更多年輕人的世界,讓這項技藝得到活態傳承。(作者 閆姣)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甘肅“繡郎”穿針引線繡“敦煌”:千年刺繡技藝探傳承新徑中新社蘭州11月13日電?夜幕降臨,42歲的甘肅天水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武山刺
2022-11-14 05:46
原標題:短視頻侵權難題如何解?法學專家從三方面支招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張素)未經許可剪輯影視劇的“剪刀手”“搬運工”頻頻出現,
2022-11-13 22:29
原標題:新主流電影崛起助推中國電影品質提升2022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日前在廈門揭幕。影片《長津湖》獲得最佳故事片
2022-11-13 18:29
原標題:展示書房文化的精神內涵故宮博物院“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展覽線上展廳中的唐代白釉兔系罐(前)與白明陶瓷作品《線釋水
2022-11-13 15:28
原標題:廈門借力“金雞百花”打造影視產業新高地金雞唱曉,影動鷺島。11月10日,廈門迎來2022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自2019年落戶廈門以來,
2022-11-13 15:27
原標題:“血濃于水:香港歷史建筑中的家國情”展覽舉辦中工網訊日前,“血濃于水:香港歷史建筑中的家國情”展覽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辦。本次
2022-11-13 08:48
【藝評】原標題:愿星星點燈,點亮成長之路趙琛青春期不平靜。近日,一則“初中生裝滿偶像周邊離家出走”的新聞引發關注。據報道,初二的小敏
2022-11-13 06:45
原標題:美好人生在路上洪鴻長期伏案工作,腰椎、頸椎經常疼痛,一位從事保健醫師工作的朋友得知我的狀況后,建議說:“你何不做個‘走班族’,
2022-11-13 05:39
原標題:霜楓情寄遠許華凌愛在深秋,又見楓紅。遠望中,景區入口處那一襲紅裙是你嗎?漸近中,那棧道長廊依欄俯身遠眺、長發飄飛的是你嗎?環
2022-11-13 05:33
原標題:都亭山的樹覃太祥故鄉都亭山的山嶺似城墻傲立,林海茫茫,滴翠千里,十里杜鵑長廊更是美如畫卷。都亭山最神奇的是水杉樹,它穿越千萬
2022-11-13 05:39
原標題:關嶺紅巖碑王金玉紅巖碑,現名“紅崖天書”,位于關嶺城東賽甲山半山腰,距黃果樹大瀑布約6千米,與關嶺壩陵橋遙相輝應。紅巖碑是黔中
2022-11-13 05:48
原標題:畫手遭遇“原創證據”維權尷尬(主題)律師:可通過相關作品的底稿、原件等文件來證明(副題)北京青年報實習記者龍帥宏?記者宋霞一
2022-11-12 22:47
原標題:用漢字開啟中華文化寶藏——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北開幕??新華社臺北10月15日電(記者齊湘輝黃揚)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15
2022-11-12 15:40
原標題:“速食”式短視頻追劇能長久嗎【網聚青春的聲音】隨著短視頻在視聽領域的強勢崛起,長期被視為視聽娛樂方式代表的傳統影視作品地位受
2022-11-12 15:36
原標題:直擊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閩派影視”崛起中新網廈門11月12日電(記者林春茵)1907年,廈門中華茶園成為福建地區最早放映電影的場所
2022-11-12 15:47
原標題:殷墟出土的商代馬車殷墟出土的商代馬車,是中國最早的馬車。精心打制的馬車,可用于日常出行、田獵、禮儀、戰爭等,代表了中國3000年
2022-11-12 15:38
原標題:告別野蠻生長讓劇本娛樂行業好玩又有益近年來,以密室逃脫、劇本殺為代表的沉浸式娛樂活動受到年輕人追捧。據央視財經報道,2019年全
2022-11-12 15:41
原標題:廈門借力“金雞百花”打造中國影視產業新高地新華社廈門11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康淼、洪雁、付敏金雞唱曉,影動鷺島。11月10日,廈門迎
2022-11-12 09:48
原標題:火箭院舉辦職工書畫攝影作品展慶祝建院65周年中工網訊今年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建院65周年。11月11日,火箭院舉行職工書畫攝影作
2022-11-12 09:35
原標題:聾啞人舞者登臺演“盲人音樂家”(主題)以冬殘奧會開、閉幕式表演者王琦為原型的《夢的守望》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韓軒舞臺上,
2022-11-12 08:25
原標題:《掃黑行動》今日全國上映致敬一線掃黑工作者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電影《掃黑行動》于11月11日全國上映。作為一部掃黑題材的電
2022-11-12 05:48
原標題:直擊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戲曲影像化方興未艾中新社廈門11月11日電(記者林春茵)“對海外閩籍鄉親來說,我們閩南語唱的高甲戲就是鄉音
2022-11-12 05:37
原標題:扣人心弦的家族傳奇,艾美獎提名紀錄片續作《狐獴:王朝的崛起》開播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在一望無際的卡拉哈里沙漠上,生活著
2022-11-11 16:30
原標題:四大電商平臺近五百家網上書店參與,圖書銷售超兩千五百萬元(引題)累計觀看量近九百萬人次!“云端新閱讀”打開上海書展新入口(主
2022-11-11 15:44
原標題:歷史傳奇劇《天下長河》舉辦線上看片會,總導演張挺講述創作初衷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11月10日,歷史傳奇劇《天下長河》舉辦線上
2022-11-11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