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引領泛半導體電源國產替代,充電樁打造新增長極

時間:2023-07-02 12:23:41    來源:東吳證券    


(資料圖)

(以下內容從東吳證券《引領泛半導體電源國產替代,充電樁打造新增長極》研報附件原文摘錄)

英杰電氣(300820)
投資要點
業績高增的光伏電源龍頭,引領泛半導體電源國產替代
英杰電氣深耕工業電源領域二十余年,為國內泛半導體電源龍頭,2022年光伏、半導體業務分別占收入比重48%、15%。公司為股權結構集中的民營企業,截至2023年Q1末兩位實控人合計持股68%,經營決策高效。受益光伏上游擴產、半導體國產替代和充電樁業務拓展,公司業績高速增長,2022年實現營收12.8億元,同比增長94%,歸母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115%。截至2023年Q1末,公司存貨、合同負債分別為17、10億元,同比提升80%、20%,在手訂單32億元,訂單飽滿,業績增長可持續。
光伏電源:硅料、硅片份額穩定在七成以上,電池片打造新增長極
公司的光伏電源可應用于硅料、硅片、電池片三個環節。公司2005年進入晶硅設備電源市場,實現硅料、硅片環節電源的國產替代,與隆基、中環、晶盛等頭部客戶建立穩定聯系,市場地位穩固。2022年公司硅料/硅片電源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71%。根據我們測算,若2023年硅料、硅片擴產規模分別為104萬噸、208GW,對應電源市場規模分別為14/8億元,短中期將為公司貢獻穩定的收入增量。電池片電源國產替代剛起步,電池片技術迭代驅動設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我們預計2023-2025年電池片電源市場規模分別為22/22/26億元,當前國產化率低。公司的電源在TOPCON、HTJ兩種路線設備上均有測試,未來有望批量供應,光伏業務增長可持續。
半導體電源:當前國產化率不及5%,2025年中國大陸市場空間近百億
射頻電源主要應用于刻蝕和薄膜沉積設備等等離子體加工設備,是技術壁壘最高的半導體設備零部件之一。國內射頻電源主要被美系廠商AE、MKS壟斷,當前國產化率低于5%。在半導體領域,公司2017年為中微半導體的MOCVD設備配套特種電源,實現進口替代,2018年開始研究射頻電源,目前已有產品在客戶處驗證。我們測算2025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射頻電源市場規模約107億元人民幣,公司成長空間廣闊。
充電樁:2025年全球市場空間超千億,公司在手訂單飽滿
減碳政策、產業鏈升級等因素驅動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充電樁需求持續增長。我們測算2023-2025年全球充電樁市場規模545/771/1126億元,2022-2025年CAGR為53%。公司2016年切入充電樁賽道,市場認可度高。2022年公司充電樁業務實現收入0.86億元,同比增長126%,新簽訂單1.41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國內、海外新簽訂單分別占比59%、41%,國內外市場同步拓展。2023年6月,公司定增方案過審,擬定增2.5億元用于充電樁擴產和補流,充電樁項目總投資額3億元,達產后將新增40萬臺交流電樁和1.2萬臺直流電樁產能,預計產值8.3億元。2022年公司充電樁業務全球收入份額僅0.3%。隨定增破除產能瓶頸,收入有望持續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公司為國內工業電源龍頭,短期光伏硅料/硅片電源龍頭地位穩定,中期受益電池片/半導體電源國產替代和充電樁擴產,遠期有望向工業電源平臺轉型。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6.3/8.6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為37/28/21倍。首次覆蓋予以“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新品研發不及預期、下游客戶驗證進展不及預期

相關附件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