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天天聚看點】威馬再發內部溝通信:部分人員復工復產,其余人員無薪休假

時間:2023-02-25 10:18:11    來源:財經涂鴉    

(原標題:威馬再發內部溝通信:部分人員復工復產,其余人員無薪休假)




(資料圖片)

公司稱盡最大可能保障復工復產人員的薪資待遇,將采取替代方案為員工重新繳納社保。





2月24日,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涂鴉》消息獲悉,威馬汽車對員工再次發布溝通信。信中,威馬承認公司遇到困難,將進一步梳理和優化組織架構,降本增效以謀求生存和發展。此次“溝通信”中提及,威馬各部門確定先行復工復產人員名單及實際業務安排,公司盡最大可能保障復工復產人員的薪資待遇。其余人員安排無薪休假,根據業務需要逐步復工復產。

鑒于公司目前社保繳納主體出現問題,員工社保斷繳的情況,威馬決定采取替代方案為員工重新繳納職工養老、醫療(含大病及生育)、工傷及失業保險。以上安排自2023年2月25日發薪日起實施,并隨該發薪日對應的考勤周期開始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溝通信的落款日期為2月24日,正是威馬2月份的發薪日,大部分員工均未收到工資,直接進入無薪休假的狀態。屬于復工復產人員名單、能拿到2月薪資的員工少之又少。

威馬上一封對內溝通信為《和衷共濟,共渡難關》,發布于3個月前、去年11月21日。首席執行官沈暉介紹了一系列降低運營成本的具體舉措,包括: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只發放50%的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的基本工資;調整公司發薪日,從次月8日發放上月工資調整為次月25日發放上月工資;2022年度不再發額外獎金(第13薪)、留任獎金(第14期)及年終獎,暫停發放購車補貼。

而威馬最近一次公開回應是在一周前的2月17日,對“威馬汽車財務部門擅自立項”、“企業靠黃牛刷單的千萬級項目”、“公司管理層為自己項目開綠燈”三項傳言做出了澄清。相關信息“對公司品牌、聲譽及企業管理層個人名譽造成嚴重影響”,公司已經發出律師函。而對于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新車交付等用戶關切的疑問,威馬并沒有提及。

沈暉轉發了該公開聲明,表示威馬確實遇到了困難,但是并沒有遇到網上所傳播的那樣的情況,呼吁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不僅如此,沈暉還表示會全力保障復工復產以及終端用戶的體驗。

盡管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在1月12日宣布對威馬汽車達成戰略并購,威馬還宣布獲得了三筆借貸,但這三筆借貸均未到賬,從而導致其資金鏈緊張情況加劇。并購的交易對價為20.23億美元(合158.71億港元),對威馬的估值約為25.1億美元(合196.9億港元)。三筆借貸分別是17.5億港元和5億元人民幣。

近日,沈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2億年薪是假,網傳裁降方案是假,融資400億也是假;“越賣越虧”是真,裁員降薪是真,資金危機也是真。其中,股權融資大概180億、債權融資大概50億,每賣一輛車虧損6萬至6.5萬。

長期的“準上市狀態”使得威馬“既沒吃飽,又要快跑”,既不能通過股權來融資,也拿不到銀行發的債,進入科創板上市通道后的一年半內,沒有融到一分錢。疫情三年,兩大工廠深受重創,上??偛亢统啥佳芯吭河直幌群箨P停。

究竟何時才能復工復產?沈暉表示,“賣得多虧得多”的問題的解決是復工復產的前提,接下來要進行內部組織大變革,第一個要變革的就是業務模式。具體如何變革、如何緩解現金流壓力,他并沒有進一步介紹。

值此艱難時刻,面對用戶的吐槽、合作商的“倒戈”、投資人的質疑,威馬不公布每個月的銷量、新車不上市、部分城市門店不開張、售后不作為。雪上加霜的威馬還能走多遠,成了大家對其關注的焦點。




標簽: 內部溝通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