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重慶涪陵美心紅酒小鎮獲評2021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

時間:2022-11-30 17:13:09    來源:中國農網    

近日,在四川遂寧市大英縣舉行的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暨“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上,“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等六大榜單公布,重慶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景區上榜“2021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

據悉,活動中大英縣與11個天府旅游名縣,以及重慶市9個區縣,共同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區縣文旅創意產業聯盟,推進川渝文旅創意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成立后,將共建區域文旅產業發展共同體,統籌整合聯盟文旅優勢資源,推進區域旅游產業一體化謀劃、資源一體化共享、平臺一體化建設、服務一體化推進、品牌一體化打造,形成特色突出、分工協作、互補互促、布局優化的區域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2021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涪陵美心紅酒小鎮(下稱小鎮)為何能上榜?

小鎮位于重慶市涪陵區藺市街道,地處長江與梨香溪交匯處,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與千年古鎮藺市“君子鎮”一水相隔。它雖然叫“小鎮”,但卻并非行政意義上的建制鎮,而是以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為抓手的特色文旅小鎮。

近年來,小鎮積極探索“葡萄酒+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新模式,圍繞紅酒文化推廣和田園式度假發展趨勢,大力開發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依托景區內村落的山水田園自然風光,打造了集索道觀光、葡萄種植、田園采摘、林下養殖、紅酒莊園、鄉村集市、休閑康養等為一體的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在示范區內,引入萬畝釀酒葡萄及水果種植項目,推進宜機化整治,將丘陵山地開墾成了釀酒葡萄種植基地。不僅如此,景區還引進國際先進的葡萄酒生產技術和釀酒設備,將示范區打造成集種植、采摘、生產、釀造、參觀、研學、銷售于一體的葡萄酒生產基地。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山,成為今天葡萄飄香的果園,曾經的“空殼村”,如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200萬元。

2020年,小鎮“高速+”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旅示范區被列為重慶市“市級重大產業項目”。為改善地形制約,打通鄉村旅游“最后一公里”,美心集團投資逾2億元在景區內修建世界上首條索道環線交通。整個索道交通全線近10公里,由9條線串聯成環,目前已建成開通6條線,匯集了吊椅式、吊廂式、吊籃式、飛鷹滑翔式、飛行屋等多種不同類型的索道形式,將雞公山游樂園、葡萄種植園、梨園生態水庫、紅酒莊園、高速公路中轉站、梨香溪岸風景帶、觀云海瞭望平臺、登山步道公園、壩上田園風光等鄉村多元美景串聯起來,打造“一站一景”的文化長廊,讓游客享受空中游覽的樂趣,也為村民和農特產架起空中運輸的橋梁,實現“交通+農業+文化+旅游”的創新融合旅游體驗。

與此同時,小鎮大力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圍繞智能化經營管理,結合大數據、物聯網、人臉識別等新技術,讓旅游更加便捷,服務更加智慧。游客“刷臉”就能乘坐景區多條索道交通;只需攜帶一部手機,游客就能通過掃碼隨時獲取位置導航、AR全景視圖、游樂項目介紹等便捷信息。景區的智慧安防系統為景區人流、車流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支持;綜合廣播系統實現景區全覆蓋,分區分時廣播為游客提供精準服務。正在升級建設中的景區游客中心將依托“智慧旅游綜合管理平臺”變為“最強大腦”,游客中心則具備智慧游園、智慧驛站、智能廁所、智能化創新體驗產品、數字化紅酒文化展示廳、智能漢堡餐廳等功能,為游客提供更智能化的旅游服務。

作為平價旅游的倡導者,“物超所值、平價消費”的經營理念刻在了小鎮的文化基因中:1元的長饅頭、1元的胖包子、1元起的碗碗菜、2元的運河游船、3塊錢樂園、5元的自助早餐、10元的自助午餐/晚餐、15.8元的進口紅酒、28元一晚的民宿,讓游客花更少的錢享受到更多的物超所值旅行服務。無門票,免收停車費,同時還有超多無人值守項目及免費游樂設施,“不許騙人”“信任會帶來更多的信任”“吃虧是創新思維”等標語文化也是小鎮旅游文化輸出的重要一環。

統計顯示,小鎮人氣近幾年逆勢增長,2022年春節黃金周創下近30萬人次游客接待總量紀錄。即便是普通的雙休日,紅酒小鎮游客也能保持著數萬人次以上的規模。

在文旅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這個游客眼中“最樸實的景區小鎮”,正以“山水+田園+鄉村”為基底,以鄉村民俗風情及藺市古鎮的君子文化生活為補充,大力推動紅酒產業鏈本土化和品牌化發展,帶動農村旅游產業化提升,打造以中西文化融合、多元風情體驗為主的“農交文旅”融合的新地標型旅游目的地。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標簽: 創意產業 生態農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