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碧寨村中一抹“紅” 產業發展話精彩

時間:2022-04-21 09:54:44    來源:中國農網    

4月,走進云南省龍陵縣碧寨鄉碧寨村,有一片300多畝的火龍果樹整齊劃一地映入眼簾,碧綠青翠的枝葉間掩映著猶如一團團紅色火球的火龍果,一些工人正在地里忙著采摘,并將裝滿筐的火龍果運往基地冷凍倉庫,一些工人則忙著分揀、打包火龍果,準備裝車發往外省各地銷售。

對基地周邊的村民來說,這片基地生長的不止是火龍果,還有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奔向小康的信心。

碧寨村是地處怒江峽谷西岸的一個小村莊,也是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保山復烤廠鄉村振興聯系點。這里山高林深,氣候炎熱,水肥較好,是典型的熱帶雨林。

近幾年來,碧寨村在保山復烤廠幫扶下,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因地制宜發展火龍果產業,在組織領導、提質增效、產銷對接、利益鏈接、生態治理以及對外宣傳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條荒山變“金山”的發展新道路。

在鞏固傳統產業基礎上,碧寨村 2019年引進昌諾蔬菜專業合作社,開發種植火龍果產業,打造了“一村一品”項目。目前,碧寨村農戶流轉土地300畝,涉及農戶37戶,形成了集火龍果種苗培育、種植、技術研發、貿易物流、休閑農業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集群。

“幾年前,很多村民靠賣幾只雞,賣幾個雞蛋為生,家里十分窮苦,住的是土坯房,經常漏水。吃的基本上是青菜蘿卜,有時連大米也要向鄰居借。”回首那段歲月,碧寨村黨總支書記段國昌內心仍然那么沉重……

合作社成立后,為碧寨村解決勞動力2100多人次,實現勞務收入達18.9萬元,帶動周邊部分農戶發展種植火龍果產業12戶,該專業合作社基地從2020年開始迎來成熟季節,合作社種植基地上火龍果香飄四溢,基地里火龍果成熟的時節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

有了收入,他們就能更好地守住這片鄉土。

“以前,許多村民每年只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基地建成后,許多農戶除靠土地租賃獲得收入外,還可以來基地打工,生活越來越好。”駐村工作隊長羅平波說。

昌諾蔬菜專業合作社構建“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經營體系,實現公司有發展、貧困戶有收入、村集體有收益,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依托火龍果產業,不少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而是留下來建設家鄉。

“我自2019年開始在基地干活,很珍惜這份工作,基地就像我的家一樣。”村民饒國才說。

饒國才曾是貧困戶,一家人住在破亂的小土屋內,靠領低保維持生活。如今,饒國才一身力氣有了用武之地,在果田里干活格外賣力,靠雙手養活家人。

果農周光城目前已成為基地的一名“多面手”,什么都會干、什么都能干。“我的新房已經建起來了,家里收拾得干凈整潔,我們全家一起同心奔小康。” 周光城描繪著美好的未來。

“我會繼續在這里好好干活,愛人在家里養雞,我們一起努力,讓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周光城最后這樣興奮地說,“之前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我脫了貧。如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想帶動更多村民發展火龍果種植,為鄉村振興出一份力。”

小小火龍果,村民增收致富“財富果”。如今,越來越多像饒國才、周光城這樣的村民愿意用勤奮創造未來,同心奔小康。

作者:黃永莊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郜晉亮

標簽: 專業合作社 熱火朝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