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河南伊川:匯聚“紅色力量”扮靚美麗鄉村

時間:2022-03-29 14:51:29    來源:中國農網    

近年來,河南省伊川縣堅持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通過筑牢支部堡壘、發揮黨員作用、走好群眾路線,不斷匯集“紅色力量”,加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堅持紅色引領,堅定“環境美”的決心

近年來,伊川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第一仗”,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和五年計劃,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和歷史責任,下定決心使全縣農村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提高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2022年1月29日,農歷新年前兩天,伊川縣委以電視直播的形式召開農業農村工作萬人大會,吹響了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集結號,發出了《告全縣父老鄉親書》,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在伊川大地全面打響。堅持“黨建+”、政府、社會、群眾多方聯動,建立起“鄉鎮黨委—村黨支部—黨小組(網格員)—黨員街長—黨員1+N”的“一線作戰”體系,黨委政府吹哨,黨員干部報到,群眾參與叫好,形成了黨組織領導下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改善人居環境新格局,跳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回潮—再整治的“怪圈”。

點燃紅色引擎,激發“排頭兵”的擔當

堅持“每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抓住村黨支部尤其是支部書記這一關鍵,強化正反雙向激勵,調動關鍵少數的“排頭兵”擔當,最大程度激發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集體漲薪+推優考試”,激勵村干部。調整村干部基本工資,增發業績考核報酬和獎勵性報酬,漲薪后,支部書記工作報酬與鄉科級副職報酬基本持平。在2022年首次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現場觀摩評出的10個“紅旗村”中,就有5個是名不見經傳的偏遠村,這也打破了評優評先“唯中心村、重點村是舉”的傳統認知。葛寨鎮沙園村地處南部山區,村莊條件并不具備優勢,村“兩委”帶領群眾“大干一場”,如今的沙園村村道干凈整潔、綠化錯落有致、溪水清澈見底,而支部書記楊國偉因“干得好”,被擇優推薦參加考試,已被錄取為鄉鎮事業編制人員。

“不中就撤+成建制派”,倒逼村干部不干不行。探索“成建制派、按屆期任、選優秀用”的方法,建立成建制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工作機制,一方面,結合中心工作,對村干部履職情況動態分析,對不勝任不盡職村干部堅決予以清退;另一方面,面向縣鄉機關發布“招賢令”,儲備一批縣鄉機關優秀干部隨時待命,對村干部缺職村,隨時補位上崗,目前在庫干部40余名。去年以來,按組織程序對9名不勝任村黨支部書記職務的予以清退、撤職,從中擇優選派9名黨員干部到村任黨支部書記。

激活紅色細胞,釋放“先鋒隊”的動能

堅持“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縣委組織部發出《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集中行動動員令》,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亮身份、踐承諾、做表率。

網格化管理織好“責任網”。綜合行政村體量、自然村數量、人口規模、黨員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把行政村劃分為若干網格,由“兩委”干部、小組長任網格長,其他黨員全部設崗定責,在做好自家工作的前提下,包街包戶完成網格內環境衛生整治。平等鄉平等村有一條300米長的主街,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網格長李戰偉帶領黨員網格員、“五老”人員、群眾代表,遇到問題和矛盾,現場商議辦法、現場舉手表決、現場解決問題138個,由環境臟亂差村變成了“六清”整治紅旗村。

黨員街長制當好“紅管家”。在呂店鎮,每個村的大街小巷都掛著一張醒目的責任牌,牌子上是街巷區域及街長的信息,這是呂店鎮從疫情防控中保留下來的經驗做法。實施“街長制”,在網格內依據自然街巷,讓黨員或村民代表當街長,實現人居環境管理無縫隙、全覆蓋,做到“街街有人看、戶戶有人管”。

黨員“1+N”站好“先鋒崗”。 無職黨員“一編三定”、黨員聯系戶“1+N”和黨員積分管理制,把黨支部負責人、黨小組組長、普通黨員覆蓋到了每家每戶、每條街道、每個角落。鳴皋鎮郭村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韋太申,感召帶動全村黨員,你幫8戶、我帶10戶,把郭村帶動成為人居環境“紅旗村”之一。

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我來干”的力量

把群眾滿意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唯一標準,讓群眾說了算,以群眾為主角,匯聚人人參與的磅礴力量。

推行黨員干部普遍聯系群眾“五固定”工作法(固定聯系人員、固定聯系時間、固定聯系地點、固定聯系方式、固定聯系考評),通過黨員干部“進百家門、辦千家事、解萬家憂”,講清整治標準,讓群眾安心舒心,增強群眾情感認同,真正從內心實現“要我干”為“我來干”。垃圾場成了文化大廣場,廢坑塘成了精致小游園,暗胡同成了康莊道,“龍須溝”成了生態河,臟亂差成了幸福村,昔日視覺污染和視覺貧困都變成了如今靚麗的“風景線”。白沙鎮范村運用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讓群眾自己“說事、議事、主事”,通過“四議兩公開”,對騰出的空地進行綜合整治和利用,集中建設停車場、口袋公園、黨建文化廣場。鳴皋鎮舊寨村黨支部書記王貴紅說:“思想通,一通百通,群眾有了規矩意識,再也不用為亂搭亂建‘卷土重來’傷腦筋了,接下來的供排水一體化推進就更快速了。”

在各級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在廣泛的宣傳動員下,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到環境整治中,廣大婦女成立巾幗宣傳隊貢獻“巾幗力量”、回鄉大學生等成立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五老”人員成立“智囊團”發揮“銀發力量”……呈現出一幅黨員干部齊上陣、人民群眾同勞動、鄉村面貌換新顏的美好畫卷。

作者:葛高遠 張伊路 張千軍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陳顯萍

標簽: 人居環境 黨員干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