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壓實責任 激發活力<br>——貴州省貴陽市“三支隊伍”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

時間:2022-03-25 19:14:21    來源:中國農網    

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夯基工程,聚力抓好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和第一書記“三支隊伍”建設,努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壓實鄉鎮黨委書記“第一責任”

“責任被壓實,目標被明確,我們鎮黨委就必須勇挑責任重擔,以堅決迅速有力的行動進行落實?!毙尬目h谷堡鎮黨委書記陳萬兵說,他們通過明確各班子成員職責分工,班子成員定點聯系1—2個黨支部,打造“筑固工程”黨建示范點5個,實現15個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達標率為100%。

鄉鎮黨委書記切實擔起責來,全鎮黨員干部共同努力,谷堡鎮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速,轄區內經營性收入達20萬元及以上村有4個,占比40%。其中,平灘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高達18033元,榮獲“全國特色產業億元村”。

為壓實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該市研究制定鄉鎮黨委書記抓村級黨組織建設責任制的有關意見,從做好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建設、建強村“兩委”班子、優化黨員隊伍、壯大集體經濟、夯實基礎保障6個方面入手,壓緊壓實鄉鎮黨委書記責任。強化考核問效,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納入黨委、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內容,納入到鄉級黨委書記黨建述職重要內容和黨建成效考核重要指標,明確鄉鎮黨委書記率先垂范帶頭包保集體經濟薄弱村,并將包保村的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通過壓實鄉鎮黨委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2021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村均總收入為190.5萬元,村均經營性收入為24.6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有102個。

激活村黨組織書記“頭雁效應”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一個村支部書記就是一面旗幟。廣大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致富不忘桑梓,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回村任職,扎根基層,成為村里發展致富的帶頭人。

“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金山村的發展是我最大的責任和義務?!鄙先蔚谝惶斓幕ㄏ獏^金筑街道金山村黨支部書記王思源向村民們鄭重承諾。

“別看他是新當選的書記,但做事果斷、很有能力,在產業發展上有思路,這個人選對了?!贝迕窭畲蟛澆唤^口。

金山村位于阿哈湖水庫上游,為二級水源保護地,受環保因素制約,產業一直發展不起來。王思源經過調研分析,決定以特色精品果業種植為突破口,主動提出讓村集體在自己創辦的農業科技公司占 10%的原始股,讓村集體經濟多增收 20 余萬元,這一舉動打消了群眾顧慮,讓群眾吃上了“定心丸”,紛紛申請加入到產業發展中。

據了解,為充分激活黨組織書記“頭雁效應”,該市以開展村“兩委”換屆工作為契機,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治窮”選能人、扭住“治亂”選硬人、著眼“振興”選賢人,采取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座談交流等方式,選拔996名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當選為村黨組織書記。并采取集中學習、現場觀摩和依托“筑紅云”開辦“支書學堂”等方式,對新履職村干部開展全覆蓋能力培訓,同步提高村辦公經費和村干部報酬,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提高到5.1萬元,村干報酬3500-5000元/月,全面提高村干部報酬,將村干部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充分激活村干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帶頭作用。

打造駐村第一書記“紅色引擎”

通往紅星村的公路潔白如玉,公路兩側種滿了綠油油的蔬菜,“紅星小屋”的留守兒童書聲朗朗……短短10個月,紅星村露出了嶄新容顏,因為這里來了一位“靠譜”書記——黃漢鋮。

黃漢鋮,于2021年5月被貴陽市財政局下派到修文縣紅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后他積極與村內每個黨員交心談心,與支委、老黨員談村情,一有空還與鄉親們擺“龍門陣”,面對面去了解大家的所想所盼,帶領村支“兩委”大力推進農村“五治”、“八亂”整治工作,組建志愿者服務隊,定期對紅星村的進村主干道、入組道路進行衛生打掃、垃圾清運,現在的村組道路干凈整潔,村莊整齊有序,庭院清爽利落,群眾面貌更加精神了。

村容村貌改善后,為讓村民荷包鼓起來,他結合到紅星村農業資源優勢,與村支“兩委”一起商量,用村里面的股份經濟合作社牽頭流轉35畝土地,投入22萬元,帶領群眾大力發展小黃姜種植產業。功夫不負苦心人,小黃姜畝產量可達4000斤,當年產生經濟效益30萬元,直接解決了40余名村民的臨時就業問題,老百姓對這位新書記豎起來大拇指評價道“靠譜”。

為鞏固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貴陽市堅持“有序銜接、平穩過渡,縣級統籌、精準選派,派強用好、嚴管厚愛,真抓實干、務求實效”的原則,組建280個駐村工作組,選派882名干部到81個原建檔立卡貧困村、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158個鄉村振興重點村、27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3個紅色試點村開展駐村幫扶。研究制定第一書記管理辦法,落實駐村生活補助、意外傷害保險健康體檢等待遇保障政策,嚴格督導指導幫扶工作,振興一線形成了較真碰硬、苦干實干、狠抓落實的干事氛圍。截至目前,全市駐村第一書記幫助組建合作社142個,引進企業86家;幫助完善村規民約235份,化解矛盾糾紛2132起;幫助辦理實事2759件,爭取項目487個,協調資金9195.2萬元。

作者:符愛波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久鋒

標簽: 集體經濟 第一書記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