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秸稈綜合利用是提升耕地質量、治理農業農村污染,實現農業“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長期從事農村能源與環保領域工作,此次兩會她帶來了《關于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支撐農業減排固碳的建議》。趙立欣介紹說,“十三五”以來,國家大力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試點、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等,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全國秸稈產生總量8.56億噸,可收集量7.22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87.6%,利用能力不斷提升。據預測,到2030年、2060年秸稈總量將分別達到9億噸和10億噸,可收集資源量將分別達到7.8億噸和8.8億噸。
趙立欣分析,基于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測算,2020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的溫室氣體凈減排貢獻為0.70億噸CO2e(二氧化碳當量,下同),其中秸稈利用的減排量為1.26億噸CO2e,未利用秸稈(包括焚燒和自然堆放)的排放量為0.56億噸CO2e。以保障糧食穩產增產、耕地土壤肥力和飼料需求前提下,預測到2030年全國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和能源化利用量將分別達到4.69億噸、1.27億噸和1.24億噸,2060年將分別達到5.09億噸、1.89億噸和1.67億噸;基于上述預測數據不斷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到2030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的溫室氣體減排貢獻潛力將達到1.72億噸CO2e,到2060年將達到2.73億噸CO2e,減排潛力巨大。
對照農業農村減排固碳任務,秸稈綜合利用仍有潛力可挖。為此,趙立欣提出建議:
一是加快建立監測評估體系,摸清底數。基于國際通用方法學,科學建立秸稈綜合利用減排固碳的監測指標、關鍵參數及核算方法,在重點區域布設秸稈還田、能源化利用等監測網點,開展溫室氣體排放和農田固碳能力長期監測與抽樣調查,形成常態化監測評估機制,實測明確各類排放因子,摸清底數算好賬,定期編制并發布監測報告,為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二是推進秸稈科學還田,提升耕地土壤有機質。據研究,我國農田土壤碳庫容量還遠遠達不到飽和,增加潛力巨大,秸稈還田可顯著促進提升土壤有機碳含量,據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秸稈還田土壤質量定點監測數據顯示,5年來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了0.3~0.5g/kg。建議在東北黑土、南方酸化土等重點地區,建立一批國家級秸稈還田固碳長期定位實驗站,開展不同秸稈、土壤類型、耕作制度、還田方式、秸稈還田量等因素對農田土壤有機碳的長期影響評價,分析土壤碳庫容量動態變化情況,構建秸稈科學還田決策系統,為我國農田土壤碳匯擴容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加快秸稈能源化利用,提高減排固碳貢獻。秸稈“五化”利用中,能源化利用的減排固碳潛力最大,基于2020年秸稈五化利用比例核算,8.5%的秸稈能源化利用量,溫室氣體減排貢獻達到30%,應該重點扶持和推動該技術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冬季取暖需求旺盛區域,建設一批秸稈能源化利用試點縣,探索縣域可示范、可推廣的低碳循環發展模式,進一步發揮好替煤減碳的作用。
四是加強科技創新,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建議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減排固碳理論創新與專題研究,評估不同秸稈利用技術減排降碳的成本效益,研發推廣低成本、低排放的清潔轉化技術,制定一批秸稈減排固碳利用技術和核算方法等標準規范,為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納入溫室氣體減排交易,提升低碳利用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穎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01 寶我今天要吃藥了,吃的什么藥?你最最最最重要。02 寶我今天買了個盒,買的什么盒?我們的天作之合。03 寶我今天看錯了點,看的什么點?每
2022-03-09 14:45
2022-02-22 19:04
2022-02-22 19:03
2022-02-22 19:03
2022-02-21 13:22
2022-02-21 13:22
2022-02-21 11:52
2022-02-21 11:52
2022-02-21 11:52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生旦凈末丑分別指什么生:現今通常指老生老生為中年以上的正面角色,性格正直剛毅,德行很高,嘴邊掛著胡須,從來不好好走路,總是一步三搖
2022-01-25 16:59
在現在的談戀愛方式中有一種戀愛叫做柏拉圖式的戀愛,這種戀愛關系有些抽象,具體是什么意思讓我們來看看!柏拉圖式戀愛是什么意思?柏拉圖式
2022-01-25 16:42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字由來,不知道其意義,別再說你吃過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始創于清朝咸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
2022-01-21 16:53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17 16:40
2022-01-17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