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新疆溫宿縣吐木秀克鎮吐木秀克村:便民小巴扎 門前致富路

時間:2022-03-03 14:16:28    來源:中國農網    

“來來來,新鮮的烤羊肉!”“新款春裝,件件35元!”……

2月23日,新疆溫宿縣吐木秀克鎮吐木秀克村巴扎上人頭攢動,商家的叫賣聲不斷,各個商鋪的貨架上商品琳瑯滿目、美食攤上煙火氣十足,吸引了大量村民。

“以前我們要買日用品,還得去幾十公里外的縣城,現在村里有了巴扎,各類商品十分豐富,購買非常方便,這可多虧了工作隊!”村民買買提江·依明高興地說。

吐木秀克村位于天山托木爾峰腳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距離溫宿縣城35公里,產業結構單一,村民增收渠道窄。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礦局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村情實際,依托村莊毗鄰國家4A級旅游景區天山神木園的區位優勢,探索發展“巴扎經濟”,促進村民就近就地創業就業。

2019年7月,工作隊和村“兩委”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派出單位資金18.7萬元,對村里原有的巴扎進行升級改造。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新巴扎”,集餐飲、零售、批發等功能于一體,建立固定商鋪20余間,搭建臨時攤位50個,為村民創業就業打下了基礎。

“巴扎建好快一個月了,入駐的村民不太多,我們得好好想想辦法……”“我覺得還是鄉親們有顧慮,擔心不會經營……”村委會會議室里,工作隊員和村干部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如何激勵村民創業就業。

為打消村民顧慮,工作隊和村干部挨家挨戶宣傳發展“巴扎經濟”的好處,還邀請阿克蘇技師學院和溫宿縣技工學校的專業教師到村,根據村民創業就業意愿和個人特長,舉辦美食制作、家電維修、縫紉等實用技能培訓班,讓100余名村民掌握了創業就業技能。

“我以前就想在家門口開個裁縫店,工作隊和村干部得知我的想法后,不僅給我提供了創業參考意見,還讓我參加村里的實用技能培訓,現在裁縫店開起來了,每月都有穩定的收入,我很滿意。”村民古再麗努爾·買買提說。

隨著村民的陸續入駐,原本冷清的巴扎逐漸熱鬧起來,每逢巴扎日,特色美食攤、服裝店、日用品店等商鋪、攤位前一派熱鬧的景象,往來的村民、游客絡繹不絕……

剛游覽完天山神木園景區的游客張立說:“旅行結束后,順便來逛逛鄉村巴扎,和家人在巴扎上吃了烤肉和涼皮,別有一番滋味!”

按照“村級主導、村民參與、共同受益”的發展思路,巴扎由村委會進行管理,成功帶動首批30戶50余人在巴扎內創業就業。村集體通過收取場地租金的方式,當年便增收4萬余元。

2020年5月,工作隊與村“兩委”瞅準商機、乘勢而上,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10萬元,再次對巴扎進行改擴建,在巴扎內新建5間商鋪,增設20個臨時攤位,并統一裝飾商鋪墻面、鋪設地磚、制作新的商鋪牌匾。

“太感謝工作隊和村‘兩委’了,聽了他們的建議,我在巴扎上開了一個特色農產品攤,主要售賣‘長粒香’大米和薄皮核桃,平均每個月都能收入2500元左右。”村民毛拉買提·吐尼亞孜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60余戶90余人在巴扎實現穩定創業就業,人均年收入3.3萬元,小小巴扎為村莊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談及未來規劃,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陳世清說:“下一步,我們將乘著發展‘夜間經濟’的東風,推出‘巴扎夜市’,并在提升吐木秀克村巴扎知名度上發力,努力讓巴扎成為周邊鄉村、外來游客的休閑購物首選地,帶動更多村民在巴扎創業就業!”

作者:徐秀芳 農民日報· 中國農網記者 李道忠

標簽: 天山神木園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