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江西: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

時間:2023-08-16 11:32:57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江西主場活動在資溪縣開幕,活動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展現了江西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成果。江西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引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綠色發展指數連續多年居中部地區首位。


(相關資料圖)

發布會現場。

“一塊好地”的保護

素有“江南糧倉”美譽的江西是中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以占全國2.13%的耕地生產了3.21%的糧食,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10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這樣的高產能源于江西對耕地的“強保護”。據江西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江西全省實際劃定耕地保有量4004.5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3545.46萬畝,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建設占用耕地“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要求,實行耕地“進出平衡”制度。2022年實有耕地4069.13萬畝,實現耕地凈增加2.28萬畝,扭轉了2019年以來耕地數量逐年減少的被動局面。今年,部署開展耕地保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整治成效得到中央主題教育第八指導組的充分肯定。

“一江清水”的守護

“跳了!快看,有大片江豚!”今年7月一個清晨,地處贛江的南昌市揚子洲一處江灣,F不少南昌市民看見江豚暢游戲水,江豚“攜家帶口”再次見證了江豚“與江共生”。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今年發布監測結果顯示,2022年江西省水生生物多樣性水平總體穩定,資源量總體呈恢復態勢,生境狀況總體良好;其中監測到長江江豚638頭次。

江西江豚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全國唯一部省共建江豚保護基地落戶江西,這是江西全力推動水環境改善的有力證明。

為了保護一江清水,江西將自然保護地、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等重要生態空間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切實維護“一江雙心,五河三屏”的生態安全格局。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深化“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全面建立區域流域相結合、全要素監管的五級河湖長制。長江干流江西段連續5年、贛江干流連續2年達到Ⅱ類水質。隨著江西連續29年開展環保贛江行活動,“江豚微笑”“萬鳥齊翔”成為美麗江西生動名片。

“一座青山”的呵護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綠色遺產,這是江西青山寶貴的綠色財富。”8月15日,江西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副局長謝紹平介紹,為了保護現有12萬余株古樹名木,江西公安機關偵破破壞古樹名木刑事案件14起。

這是江西鐵腕保護“一座青山”的生動縮影。

正是強力護山,作為全國首個實現設區市“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的省份,江西連續10年超額完成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全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居全國第二位,展現出一幅幅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的生態畫卷。

青山變“金山”。目前,江西全省建有油茶林1560萬畝,竹林1765萬畝,林下經濟總規模3762萬畝。2022年,全省林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居全國第一方陣。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振中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