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產業為 “筆” 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時間:2023-08-04 15:25:15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清雅荷花與大美豐樂融合生長、相互賦能。在1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破土而出、浴水而長,安徽省肥西縣豐樂鎮舉辦荷花節已有7屆。7年的常開常新,綻放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豐”茂之花。

產業先行,蓄好能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此時的豐樂,綠意蔥蘢、稻浪翻滾。行走在廣袤的鄉村,一片片稻田生機盎然,一條條鄉村公路筆直通暢,一座座產業大棚拔地而起,一個個美麗鄉村正在蝶變中熠熠生輝……


【資料圖】

目之所及,產業欣欣向榮,鄉村美美與共,治理井井有條,處處升騰著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氣象。

近年來,豐樂鎮堅持“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的發展思路,通過黨建引領破題產業發展的資源瓶頸,文旅搭臺有效融合現有產業,重點政策傾斜發展荷花、稻米、醬干、羽絨四大產業的發展思路,取得了豐碩的成績。目前僅蓮藕每年畝均產量就已達到3500-4000斤,農戶通過種植蓮藕畝均增收2500元。

聚焦率先垂范,豐樂鎮始終堅持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全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示范區、建設集鎮更新示范鎮、夯實黨建示范引領區的大道上行穩致遠。

紅色引領,開好題

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上,豐樂鎮及下轄各村在黨建引領之下深度思考、挖掘潛力、想點子出妙招,積極探索推行“黨組織+協會+企業+村集體經濟”的新型鄉村振興模式。結合實際情況,利用村級集體經濟的制度優勢成立了經濟合作社,從而破題荷花產業開新局,探索出了豐樂鎮發展荷花產業、盤活村集體經濟資產、村民互助合作開發等壯大集體經濟的多種“豐樂思維”。

為進一步整合資源、規范蓮荷產銷行為,豐樂鎮2014年成立了豐樂蓮藕協會,并借助實行“黨員聯系戶”責任制打下的良好基礎,把黨建力量轉化為推動荷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共同推動荷產業呈現爆炸式增長,實現了黨建引領、村民參與的社會化管理和現代企業化運作,荷花產業和集體經濟實現了“反哺”式發展。

融合發展,牽好線

把發展荷花產業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豐樂鎮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種植、加工、研發、文旅等全產業鏈多業態共生共榮,據數據統計顯示,豐樂荷花帶動周邊產業年收入大幅增長。

做足“荷”文章,豐樂鎮以荷花產業帶動旅游發展,不斷提高豐樂荷花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聚力打造8條旅游景觀道路,著力推進豐樂萬畝荷園積極創建國家級3A級景區,連續舉辦七屆荷花節等一系列舉措唱響產業融合發展大戲,助推豐樂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生態宜居頻出圈”。

創新模式,搭好臺

“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豐樂鎮積極打造蓮藕產業‘互聯網+生產基地+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的現代農業模式,依托蓮藕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招商引資、土地流轉、農戶入社、保底價收購、免費供種苗、送技術服務等方式,調動當地農民專業化、集約化生產的積極性,原先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經營的傳統農業模式轉變為土地流轉合作的集約化、規模化、效益化現代農業模式。”豐樂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創特色、拓市場,從生產到銷售,從零散到鏈式,從個體到組團,豐樂鎮在搭建生產銷售平臺、實施品牌帶動、夯實產業基礎上不斷下功夫,深度挖潛、提質增效,大力推進以荷產業為代表的特色產業向著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推動產業做大做強。

突出規劃,譜好篇

從荷花、稻米、羽絨等初級產業到蓮藕蓮子、荷葉茶、醬干、等深加工產業,再到文旅觀賞產業,豐樂鎮突出產業發展規劃,著力延伸產業版圖,聚焦精深加工,不斷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加速豐樂產業向縱深發展。

著力四大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稻米、蓮藕、醬干、羽絨等特色產業。成功創建豐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引導轄區企業向大米深加工轉型,打造精深產品品牌,推動全鎮域8萬畝稻米產業壯大發展;在全縣率先打造萬畝“小田變大田”示范區;全方位培育區域公用品牌“豐樂醬干”,依托豐樂輕工業產業園、豐樂豆制品產業園,推進醬干等農產品加工企業有序進園入廠,截至目前,豐樂鎮擁有豆制品產業2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每年交易量2700多噸。

產業興則經濟活,經濟活則農民富。放眼豐樂,美麗的田園風光渲染大地,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在這片活力熱土上,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加快特色產業規模化發展,促進農民收入大幅提升,豐樂正步履不停,未來可期。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丹丹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