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陜西三原:人居環境整治“不停歇” 煥發和美鄉村“新容顏”-世界新視野

時間:2023-03-11 10:15:48    來源:中國農網    

走進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魯橋鎮東里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干凈整潔的街道、一座座愜意舒適的農家小院,街道兩旁的手繪彩色墻體畫格外引人注目,花壇里鮮花綠草生機勃勃,老人孩童臉上洋溢著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一派田園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三原縣以“政府高位推動、五化科學處理、長效制度運營”為重要舉措,常態化開展整治“三堆六亂”村莊清潔行動,不斷完善人居環境長效運營管護機制,推動村容村貌華麗蛻變,讓農村“顏值”更高、“氣質”更佳、“品質”更優,農民群眾幸福指數提升,煥發和美鄉村“新容顏”。


(資料圖)

建章立制,人居環境整治“有態度”

初春的午后,在城關街道麥劉村,整潔寬敞的巷道四通八達,路旁的綠植清新怡人,磚瓦堆砌的矮墻造型別致,三三兩兩的村民圍坐在一起,嘮嗑曬太陽,享受著這愜意的農閑時光,儼然一幅和諧、美麗的新農村畫卷。

“村里面近幾年變得越來越好了,太陽能路燈安裝后,晚上回家很安全、很光亮。村上這幾年綠化也做得好,衛生打掃得又好,垃圾天天有人清理,住著更加的舒服舒心。”麥劉村村民李勝說。

近年來,為有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三原縣出臺了《集中開展農村“三堆六亂”專項整治攻堅行動工作方案》,重點對全縣10個鎮辦141個行政村房前屋后“三堆”和村莊街巷“六亂”進行全面整治,同時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全員參與”思路,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各鎮(街)、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三堆六亂”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10名縣級領導牽頭督導10個鎮(街),縣級部門一對一包抓141個行政村,各鎮(街)組建工作專班,班子成員包抓到組,匯聚起強大的整治合力。

“我們村利用‘五級’網格化管理機制,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網格之中,實行‘精細化’管理,為黨員劃分‘紅色責任田’,讓廣大黨員干部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在網格中做表率、當示范,目前網格員中黨員人數34人。”西陽鎮東寨村駐村第一書記剛強說。

三原縣巧用網格力量,立各村黨支部書記、“兩委”干部、村民小組組長、街巷長、中心戶長五級村責任網格和包村領導、包村組長、包村干部三級責任網格的“5+3網格”機制,以“巷長制”“戶長制”日常管理為主,將整治責任細化到街、到巷、到戶,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確保整治工作時時有人抓、戶戶有人管,實現了管理精細化、服務直接化。

為了最大程度激發廣大基層干部的動力,三原縣樹立起了“責任捆綁、同獎同罰”的鮮明導向,制定下發《考核獎懲辦法》,列支1000萬元專項用于農村“三堆六亂”整治工作,嚴格按照考核結果兌現獎補資金。并由各鎮(街)按照實際情況細化出臺相應獎罰激勵措施,充分調動村組參與整治工作的積極性。

疏堵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有力度”

“以前村里的生活垃圾無人清理,堆得到處都是,特別是到了夏季,產生的惡臭令人作嘔。”大程鎮等橋村耿英想起來之前村里的狀況還是感覺不舒適,“現在不一樣了,村民們都很自覺地將生活垃圾放入垃圾箱每天早上都有專門的垃圾轉運車來拉,之前村里難聞的氣味再也沒有了!”

為了破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難題,三原縣積極引入市場化運營公司,對村組的街巷道路及時清掃保潔,對群眾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定時清理拉運。通過對市場化保潔工作的監管考核、轉變資金撥付方式,促使縣、鎮、村和企業牢牢將保潔責任抓在手中,合理確定拉運方案,不斷細化完善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機制。

陵前鎮鄧家村是三原縣有名的種植蘋果和櫻桃的大村,每年產生大量的果木秸稈,為有效解決果木秸稈亂堆亂放問題,鄧家村以發展村集體經濟為依托,引進陜西誠敬生物質新能源公司投資200余萬元,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利用本村及周邊鄰村鄰鎮的廢棄樹枝、秸稈為原料,變廢為寶,生產生物質燃料。

“誠敬公司在我們村建成投產以來,每年大概能回收利用廢棄樹枝1萬余噸,產生大概10萬余元的效益,在村內不但見不到了隨意堆放的廢棄樹枝,讓我們村環境更加靚麗,還帶動了附近群眾的就業,增加了群眾收入,一舉多得!”鄧家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曾浪介紹說。

三原縣通過回收加工“燃料化”,對全年產生的5.3萬噸果樹枝,采取群眾集中收集、村組加工轉運、企業回收補助等方式,鼓勵縣內4家生物質初加工及燃料企業對田間地頭的果樹枝進行粉碎加工,實現“燃料化”利用。此外,還通過秸稈還田“肥料化”、綜合利用“飼料化”、能源替代“清潔化”等方式,堅持“疏堵結合”,按照“田間凈、地頭凈、溝渠凈、路邊凈”標準,一手清存量、一手控增量,鞏固禁燒成果,營造村容整潔、水清渠明的人居環境。

干群合力,人居環境整治“有熱度”

“各位村民請注意,大村王是我家,美麗靠大家,請各位村民自覺清理房前屋后雜草垃圾,并參與到村內道路兩旁環境整治中來。”新年伊始,渠岸鎮大村王村就通過村內大喇叭動員全體村民參與村內人居環境整治,對雜草枯枝、煙花爆竹廢棄物、亂堆亂放等重點問題進行清理。

“我們村最早響應縣上的安排,將自覺維護村莊美麗整潔納入到村規民約中,引導群眾自覺遵守,從根本上杜絕“三堆六亂”問題反彈,同時積極推行門前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三包”責任,與群眾簽訂衛生整治承諾書,落實各家各戶的責任義務。”大村王村駐村第一書記雒明莉說。

為廣泛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三原縣利用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大力宣傳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動員群眾積極行動,廣泛參與,引導群眾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文明意識,達成人人關注鄉村環境的共識,努力營造共同建設美麗家園的濃厚氛圍,形成“人人參與活動、家家不甘落后”的文明新風。

“可不要小瞧了這些垃圾,在我們村還能兌換生活用品呢”,新興鎮焦寅村閆小萍說。為了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村內環境提升的熱情,焦寅村在村內設立“垃圾銀行”,實行積分兌換制度,根據群眾垃圾分類、收集開展情況,給予群眾一定積分,其積分可在村內的農村垃圾積分兌換超市,兌換日常生活物品,通過“撿垃圾、存垃圾、兌獎品”,落實獎勵措施,有效提高群眾參與熱情。

“我們始終將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著力改善整村衛生條件,提升村容村貌,下大力氣建設和美鄉村,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三原縣副縣長周華慶表示,下一步全縣將持續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大盤子”,系統謀劃、全局考量,多渠道投入、多主體參與、多路徑實施,助推整治工作縱深開展、見到實效。

作者:白云飛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