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隱秘而偉大!首次發現“突門”,長城還藏著多少秘密?
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
【資料圖】
“古代偵察兵‘夜不收’進出長城的密道在哪兒?”
“長城上到底藏有多少暗門?”
歷時4年多時間,跨越我國10個省區,天津大學研究團隊對明長城全線超九成人工墻體進行分辨率接近厘米級的連續拍攝,甄別出130多處暗門實物遺存并首次構建其“家族圖譜”。長城的“秘密通道”得以走出史書記載,呈現在世人面前。
“長城不僅僅是大家觀念中的‘一道墻’。”研究團隊負責人、長城防御體系研究專家、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玉坤解釋說,暗門是一種矮小門洞,是根據地勢、軍事等需求開設在長城隱蔽段落,朝向關外的“秘密通道”。此前,我國對暗門僅有零星研究。
這些鮮為人知的“秘道”,曾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
“聽說過古代偵察兵‘夜不收’嗎?”研究團隊成員、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研究員李哲說,有一些寬度與高度僅容一人俯身而過的暗門就是供他們通行之用,不僅設置地點十分隱蔽,而且兵士返回后還需驗準暗號方能進入。
“暗門藏著長城的秘密,更藏著古人的智慧。”李哲說。
經過細致研究,李哲發現長城暗門的設置十分靈活。研究人員對130多處暗門實物遺存進行了圖片分析,并實地考察了其中一部分后,發現每一處暗門都與當地地形高度契合,且其構造根據需求各不相同。“每處暗門的構造都是獨一無二的。”李哲說。
此次研究還首次發現了“暗門家族”中最為隱秘的突門實物。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突門設施的記載,《墨子·備突》篇中對突門進行了專門的著述。此后,唐、宋、明、清學者均對突門有過記述,但現代相關研究論文卻寥寥無幾,一直沒有發現對應的實物證據。
李哲介紹,突門是暗門中最為秘密的出口,面向敵方的一面用磚砌偽裝,面向己方的一側實為空心。敵人從外部根本無法分辨突門位置,但當臨近的主關口受敵襲擊或出現其他緊急情況時,士兵可以如雞蛋破殼一樣從內部擊破突門,實施奇兵突襲。
“清晚期著名學者魏源曾用‘藏于九地之下為暗,動于九天之上為突’來描寫突門提供的軍事行動的突然性。”張玉坤說。
回顧突門發現的過程,李哲仍難掩激動。
2019年,團隊首次拍攝到了疑似突門遺跡,外觀像是長城上的一個“破洞”。當年年末,李哲與團隊成員趕往河北省秦皇島市進行實地考察。“當我們確認首次發現了突門實物后,大伙激動地圍著它團團轉。”李哲說。
尋找突門已久的李哲說,他仿佛看到明代士兵在最緊急的時候,擊破薄墻沖殺出去的身影。
此次暗門“家族圖譜”的發現,得益于天津大學團隊2018年年底啟動的“長城全線實景三維圖像”采集工程。該團隊對明長城全線通過無人機超低空飛行厘米級、無盲區拍攝,獲取了200余萬張長城圖像,成為寶貴的研究資料。
李哲回憶,最早有研究暗門“家族”的想法,始于同事一次意外的發現。“當時有團隊成員在國外訪學,無意中看到一幅清朝乾隆年間繪制的地圖,上面的長城清晰可見,而且還標有暗門等軍事設施,她馬上把這個信息發給了我。在長城實景三維數據采集過程中,果然找到了多個暗門。”李哲說。
從那時起,團隊開始接續進行暗門研究。張玉坤介紹,截至目前,結合古代輿圖已確認共計不少于220處暗門,并匯總130多處實體,發現了明代官方史料中“夫祖制,邊墻下多留暗門”的明確記載,從而以實物和文獻雙證據明確了關、口之下存在暗門這第三層級通關設施。
“暗門這一歷史遺存,從另一個角度體現出長城的開放性。”張玉坤說,暗門更多的是兩側交流的通道,證明長城并不是完全封閉的,而是在有秩序地“開放”。如明代官方記載,政府允許游牧部落通過暗門往返于青海和河套地區放牧,一些較大的可容兩匹馬雙向對過的暗門證明了這一點。此外,部分暗門還用于通商往來。
“我們對長城的認知還遠遠不夠,對暗門的研究也還沒有畫上句號。”李哲說,基于迄今積累的龐大數據庫,研究團隊還將利用數字技術等進一步還原長城“真容”,為當代人呈現一個完整、立體的長城。
上一篇:全球今亮點!第六屆華語戲劇盛典榜單揭曉《主角》成大贏家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隱秘而偉大!首次發現“突門”,長城還藏著多少秘密?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白佳麗“古代偵察兵‘夜不收’進出長城的密道在哪
2023-01-05 14:55
原標題:第六屆華語戲劇盛典榜單揭曉《主角》成大贏家中新網廣州1月5日電(記者程景偉)第六屆華語戲劇盛典主辦方4日晚通報稱,當日,來自內地(
2023-01-05 14:40
原標題:全國累計發布古籍數字資源達13萬部中國青年報北京1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今天,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天津
2023-01-05 14:35
原標題:北京登頂城市票房榜冠軍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燈塔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砥礪前行,向陽而生——2022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顯示
2023-01-05 14:51
原標題:電影《偉大的勝利》定檔國慶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偉大的勝利》(暫定名)計劃今年國慶檔上映。中影集團黨委書記
2023-01-05 13:49
原標題:印度電影《女生規則》1月6日上映影片已于1月2日超前點映,將于1月6日震“捍”上映。電影《女生規則》同步釋出的“向規則說‘不’”版
2023-01-05 13:36
原標題:2022年度電影市場:頭部效應明顯題材多元豐富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為300 67億元,中國國產電影票房為255 11億
2023-01-05 13:44
原標題:2023年電影市場開門紅(主題)《流浪地球2》《無名》等六部影片入場春節檔(副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帆1月4日,由蘇倫導演、
2023-01-05 13:39
原標題:新年最暖直播收官!超3600萬人在視頻號直播間迎接2023第一縷陽光打卡全球地標、共賞絕美日出,感受視覺盛宴、聆聽暖心故事……剛剛過
2023-01-05 11:37
原標題:電影《想見你》:無法獨立存在的衍生作品無論從哪方面看,都不能否認電影版《想見你》在創作上的誠意和努力:當伍佰的《LastDance》響
2023-01-05 11:45
原標題:春節檔有喜劇看了!電影《交換人生》大年初一上映由蘇倫導演、編劇,雷佳音、張小斐、張宥浩領銜主演,沙溢、劉敏濤特別出演,丁嘉麗
2023-01-05 11:44
原標題:劉亦菲李現《去有風的地方》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田園治愈劇《去有風的地方》3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芒果TV雙平臺播出。《去有
2023-01-05 11:54
原標題:2022年中國電視劇:提質減量效果明顯,多類型題材百花齊放2022年是中國電視劇提質減量效果顯著的一年,隨著題材、敘事等方面的創新,
2023-01-05 11:43
原標題:墨西哥著名畫家迭戈·里維拉作品在舊金山展出1月3日,觀眾在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欣賞墨西哥著名畫家迭戈·里維拉的作品。當日,
2023-01-05 10:52
原標題:2023天津衛視相聲春晚開啟錄制(引題)德云新段子陪您“笑”度新春(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2023天津衛視相聲春晚”昨天在天
2023-01-05 10:38
原標題:?小寒:曉日初長,盼雪迎春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嚴賦憬、高敬“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1月5日,我們將迎來小寒節氣。
2023-01-05 10:34
原標題:小寒丨心中有暖,歲月不寒1月5日23時05分迎小寒節氣。歲月慕雪,時光不寒,轉眼間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來了。天氣雖冷,但心要柔暖,去
2023-01-05 10:56
原標題:浙江德清:送戲下鄉文化惠民1月4日,在德清縣雷甸鎮解放村,演員為村民們表演戲曲節目。新年伊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組織開展“送戲
2023-01-05 10:40
原標題:中式奇幻短片集《中國奇譚》元旦上線,網絡評分高達9 6(引題)上美影歸來,驚艷了中國動畫的新年(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2023年元旦當
2023-01-05 09:47
原標題:謝稚柳、陳佩秋學術藝術大展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賴睿)由上海中國畫院主辦的“壯心高華——謝稚柳、陳佩秋學術藝術大展”正
2023-01-05 09:52
原標題:【尋味中華】冰糖葫蘆:酸甜冰涼嗦出“年味兒”中新社長春1月5日電作者:譚偉旗山楂洗凈、去核、穿串,放進熬好的糖稀中“滾”幾圈,
2023-01-05 09:46
原標題:璀璨藝術天空下申城“大美術館計劃”闊步前行文匯報記者范昕從海派到國際,從文獻到動漫,新年伊始,申城近百家美術館舉辦的藝術展覽
2023-01-05 09:40
原標題:詩意微動畫丨小寒小寒,是冬天的第五個節氣。元代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
2023-01-05 08:54
原標題:今日,小寒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孫震今日23時04分,我們迎來2023年的第一個節氣小寒。從氣象記錄觀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時節
2023-01-05 08:34
原標題:涵養城市的書香氣質(新語)陳世涵一間城市書房,不僅是對公共文化空間的有益補充,也是觀察一座城市精神氣象的精妙切口一盞燈,亮在
2023-01-05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