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22年中國電視劇:提質減量效果明顯,多類型題材百花齊放
(資料圖片)
2022年是中國電視劇提質減量效果顯著的一年,隨著題材、敘事等方面的創新,各類型電視劇全面開花、百花齊放,不論是現實主義題材,還是古偶仙俠、懸疑刑偵……誕生了許多口碑熱度不俗且內容精良的優質劇目。相較于2021年劇集市場的起起伏伏,2022年的中國電視劇市場進入了穩中向好的新發展階段。
現實主義題材:敘事視角下沉,小人物大時代,感受“人間”煙火氣
2022年是現實主義題材繼續深耕細作的一年,《人世間》《風吹半夏》《幸福到萬家》《警察榮譽》《底線》《大考》等作品的密集推出,讓現實主義劇持續的邁向精品化。這一年現實主義題材劇集都不約而同的將敘事視角下沉,以微觀切口展現社會歷史的變遷,從“小人物”的角度縱觀人間冷暖。
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以一個東北普通工人家庭的命運沉浮為主線,描繪了中國社會近50年的發展變遷。故事以周秉昆為代表的平凡小人物為主基調,真實展現了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再現了普通人在時代變革的浪潮中找尋自己的身份認知,以及對群體、家庭、社會、生活的縱深思考。電視劇一經播出就憑借生動的時代群像引發劇情代入感,觀眾對劇中角色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更是引起“全民追劇”的盛況,并不斷被各大衛視重播,被觀眾稱為當代中國的“平民史詩”。
國產偶像劇:仙俠佳作頻出,古偶現偶熱度表現勢均力敵
國產偶像劇在2022年可謂是收獲頗豐,《余生,請多指教》《與君初相識》《一閃一閃亮星星》《良辰好景知幾何》上半年率先開播,憑借演員陣容和劇情內容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夢華錄》《蒼蘭訣》《星漢燦爛》等多部作品在暑期檔接連上演,《夢華錄》引發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議與追尋,《蒼蘭訣》一首“訣愛”帶來了一個令人難忘的限定夏日。而在年末尾聲,《點燃我,溫暖你》《卿卿日常》《我的反派男友》《月歌行》等優質作品的逆勢走高,帶動市場的整體聲量提升與口碑上漲,為2022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夢華錄》以元雜劇大家關漢卿的劇本《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為基礎進行改編,該劇講述了顧盼兒、孫三娘、宋引章,三個身份低微的女子在各自經歷婚戀挫敗后,攜手將小茶坊一步步經營成大酒樓的故事。《夢華錄》秉持著對觀眾審美的尊重,劇集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為觀眾帶來驚喜,故事中巧妙地融入茶百戲、蹴鞠等市井風情,以服飾、器具、食物等細節還原了富有煙火氣息的宋人生活圖景,由此引發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議,以及對歷史文化的考證。
懸疑刑偵:類型創新有效嘗試,內容敘事升級
相較于2021年懸疑劇刑偵劇的頹勢,2022年有明顯回暖。從數量上來講,懸疑劇刑偵劇遠不及偶像劇、現實題材劇,但從交出的成績來看,《開端》《獵罪圖鑒》《唐朝詭事錄》《冰雨火》《江照黎明》《膽小鬼》《重生之門》《對決》等作品符合時代主流旋律,努力發掘當下觀眾口味,在類型上對懸疑劇刑偵劇開始了新的摸索與嘗試,在內容創作上也進行更多的創新與探索。
由正午陽光出品的國產懸疑劇《開端》成為2022年第一個現象級作品,講述了意外陷入“時間循環”的男女主角,在努力脫困的過程中,發現了循環的規律,因此開始了一段阻止爆炸、尋找真相的故事。該劇將重點投向劇中的普通人,通過刻畫男女主、乘客以及人民警察的復雜人物群像,把人性的普世價值貫穿始終,同時環環相扣的劇情與扣人心弦的懸念設置引發全網熱議,成為懸疑劇類型創新的一次有效嘗試。
除了長視頻,2022年同樣也是微短劇爆發的一年。在傳統電視劇忙著提升收視率與討論度的同時,微短劇逐漸占據平臺高地,成為劇集市場新風口。根據《短劇產業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從2022年1-9月間,短劇備案量達到2792部,是2021年備案劇集的2倍;同時《2020-2022年微短劇發展觀察報告》也顯示,騰優芒三大長視頻平臺已公布微短劇分賬數據超1.5億。
隨著傳統影視賽道的新老玩家入局,微短劇的制作流程逐漸標準化,從內容到運營都開始優化升級。其中芒果自制播出的《念念無明》與《虛顏》憑借別開生面的畫風與故事的推陳出新,成功出圈,成為社交平臺一時討論的熱點。因此,盡管當下微短劇為影視行業提供了一個類型、內容、商業的新突破口,但仍希望其為市場創造更多可能,打造更多優質內容,拓展全新的商業化模式。
(文/何飛霏)
上一篇:墨西哥著名畫家迭戈·里維拉作品在舊金山展出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2022年中國電視劇:提質減量效果明顯,多類型題材百花齊放2022年是中國電視劇提質減量效果顯著的一年,隨著題材、敘事等方面的創新,
2023-01-05 11:43
原標題:墨西哥著名畫家迭戈·里維拉作品在舊金山展出1月3日,觀眾在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欣賞墨西哥著名畫家迭戈·里維拉的作品。當日,
2023-01-05 10:52
原標題:2023天津衛視相聲春晚開啟錄制(引題)德云新段子陪您“笑”度新春(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2023天津衛視相聲春晚”昨天在天
2023-01-05 10:38
原標題:?小寒:曉日初長,盼雪迎春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嚴賦憬、高敬“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1月5日,我們將迎來小寒節氣。
2023-01-05 10:34
原標題:小寒丨心中有暖,歲月不寒1月5日23時05分迎小寒節氣。歲月慕雪,時光不寒,轉眼間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來了。天氣雖冷,但心要柔暖,去
2023-01-05 10:56
原標題:浙江德清:送戲下鄉文化惠民1月4日,在德清縣雷甸鎮解放村,演員為村民們表演戲曲節目。新年伊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組織開展“送戲
2023-01-05 10:40
原標題:中式奇幻短片集《中國奇譚》元旦上線,網絡評分高達9 6(引題)上美影歸來,驚艷了中國動畫的新年(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2023年元旦當
2023-01-05 09:47
原標題:謝稚柳、陳佩秋學術藝術大展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賴睿)由上海中國畫院主辦的“壯心高華——謝稚柳、陳佩秋學術藝術大展”正
2023-01-05 09:52
原標題:【尋味中華】冰糖葫蘆:酸甜冰涼嗦出“年味兒”中新社長春1月5日電作者:譚偉旗山楂洗凈、去核、穿串,放進熬好的糖稀中“滾”幾圈,
2023-01-05 09:46
原標題:璀璨藝術天空下申城“大美術館計劃”闊步前行文匯報記者范昕從海派到國際,從文獻到動漫,新年伊始,申城近百家美術館舉辦的藝術展覽
2023-01-05 09:40
原標題:詩意微動畫丨小寒小寒,是冬天的第五個節氣。元代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
2023-01-05 08:54
原標題:今日,小寒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孫震今日23時04分,我們迎來2023年的第一個節氣小寒。從氣象記錄觀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時節
2023-01-05 08:34
原標題:涵養城市的書香氣質(新語)陳世涵一間城市書房,不僅是對公共文化空間的有益補充,也是觀察一座城市精神氣象的精妙切口一盞燈,亮在
2023-01-05 08:34
原標題:曾為《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等1200多首歌譜曲(引題)“港樂教父”顧嘉輝去世(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1月4日,顧嘉輝的兒子顧
2023-01-05 08:46
原標題:“中國美術館之夜”奏響中德友誼之聲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冬夜的中國美術館,動人的音樂旋律與精美的館藏書畫在展覽空間中相映成
2023-01-05 08:52
原標題:《阿凡達2》呈現視覺奇觀“春節檔”電影又將帶來全新體驗(引題)身臨其境感受虛擬世界(主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 文剛剛結束的
2023-01-05 07:39
原標題:元旦檔電影全國總票房5 5億元(引題)廣東票房領跑(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岸)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檔總票房5
2023-01-05 07:33
原標題:研究人員首次構建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家族圖譜”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記者白佳麗)長城防御體系研究專家、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玉
2023-01-05 07:37
原標題:2023北京新年演出季開幕人民日報北京1月4日電?(記者潘俊強)日前,“古典魅力?經典綻放——北京新年音樂會精粹”在線上“云劇場”
2023-01-05 07:50
原標題:“人類能活下來嗎?”吳京劉德華靈魂發問《流浪地球2》發布“MOSS”預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1月3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發
2023-01-04 15:34
原標題:元旦檔期,全國電影票房突破五億(主題)三周后的春節檔,真正有了“大戰”的年味兒(副題)首席記者張磊2023年的第一張成績單來了,5
2023-01-04 15:55
原標題:李子柒歸來將有何作為記者劉雨涵作為短視頻的頂流博主,李子柒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與資本對峙,在全網停更了500多天之后,她與簽約合
2023-01-04 15:50
原標題: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超三百億元人民日報北京1月3日電(記者劉陽、任姍姍)記者從國家電影局獲悉:2022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為300 67億元
2023-01-04 15:34
原標題:元旦檔票房5 54億元,回暖但未復原(引題)電影市場復蘇還需要哪些條件?(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23年元旦檔
2023-01-04 15:48
原標題:封面金屬花窗采用澆鑄工藝、3D打印技術復刻神韻(引題)《巴黎圣母院》插圖珍藏本首發(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施晨露)提到巴黎圣母
2023-01-04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