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真人秀做引子,長短視頻+直播探索“拓圈”(引題)?
(相關資料圖)
綜藝《聲聲如夏花》 嘗試定義音樂主播職業標準(主題)
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快手綜藝《聲聲如夏花》在10月14日晚播出第三次廣場歌會,從30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的九強選手,帶來了她們在這個節目上的第三個舞臺公演。
跟大部分音樂類真人秀不同,在《聲聲如夏花》里,舞臺公演只是其中一門“科目”。這檔節目集結了30位音樂主播,讓她們在短短數月的時間里接受高強度集訓,達成快速的成長。舞臺展示的是參賽者的音樂才能,除此之外,她們還要接受直播培訓、短視頻運營等多方面的訓練,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聲樂和舞蹈培訓、如何與觀眾互動、如何與其他主播進行直播PK、如何策劃短視頻內容等等。選手的總排名由多方成績構成,決定著她們的去留。
對于主播這一新興職業,怎樣才算是一位好主播、又如何成為好主播?此前,羊城晚報記者探班《聲聲如夏花》的錄制現場,采訪了節目主創和數名參賽者。在總制片人黃遠方看來,《聲聲如夏花》正在嘗試推進主播的職業化,并將這個過程以綜藝的方式展現給觀眾:“主播的評價標準是相對復雜的,當中有大量可以挖掘的東西。這個節目讓我們跳出了固有的框架,重新審視主播這個職業;同時,我們也有了一個機會,可以嘗試去定義這個行業應該擁有一批怎樣的從業者。”
被肯定
當主播走出直播間:她們還是好歌手
30位參賽主播藏龍臥虎。有出道歌手魏奇奇、前韓國女子演唱組合FANATICS的隊長廉思嘉等從藝人跨界到直播領域的“萌新”,也有大師姐這樣曾在中國歌劇舞劇院擔任歌劇演員的“高手”。大師姐兩年前辭掉了歌劇演員的工作擔任專職主播,目前已累積了接近500萬粉絲,在音樂才藝主播這一門類里稱得上成功。
《聲聲如夏花》這個節目,無疑最適合大師姐這種既有豐富直播經驗,又有過硬演唱實力的選手。節目第一期的“突襲直播任務”難倒不少參賽主播,任務要求她們原地搭建直播間開始直播,考驗其直播能力和應變能力。大師姐臨危不亂,在這個任務里穩穩當當地拿下第二名。她的舞臺成績也頗為亮眼:在第二次廣場歌會中,大師姐與另一位選手晶晶合唱閩南語歌曲《愛情的騙子我問你》,同樣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無論是演唱還是舞臺風格,大師姐和晶晶都稱得上游刃有余——走出直播間,她們在這個舞臺證明了自己的音樂實力。
“我已經把主播當成一個長期職業了,覺得來這個節目可以贏得更多的曝光度,給我漲漲粉。”談及參加這個節目的初衷,大師姐說得很實在。而對同樣是科班出身的晶晶來說,這個節目更像是一次圓夢的機會。晶晶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當過多年的駐唱歌手,“我已經30歲了,現在不參加,可能以后也沒機會了。我就是想體驗一下,把唱歌跳舞這些以前做過的事情再重溫一遍。如果這個節目能讓我留下作品、直播間人氣上升,那當然最好;但如果沒火,我也不后悔自己的嘗試”。
30位選手的背景、資歷、人氣以及參加節目的訴求各異,但幾乎每個選手都認為自己在這個節目里得到充分的成長。對大師姐和晶晶這兩位實力和經驗都已經有豐富累積的主播而言,成長發生在更細微之處。大師姐和晶晶都是東北人,卻在第二次廣場歌會中挑戰閩南語歌曲。晶晶說:“我以前不會唱《愛情的騙子我問你》這種歌,我一定會選擇自己更擅長的歌曲。但比賽里沒有選擇,努力一下,才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做到。這個節目給了我們突破自己的機會。”在這個節目里,主播們有了努力的機會、有了展示的舞臺,也收獲了來自不同群體的肯定——這些肯定來自汪蘇瀧、楊丞琳、鄭秀妍三位“主播經理人”、來自給她們做培訓的導師,也來自每期歌會的現場觀眾以及在直播間看節目的粉絲。這也讓她們對主播這一職業更有歸屬感。大師姐說:“我感覺這個節目能打破外界對主播的一些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主播的閃光點。有人覺得主播這份工作很容易,吃個飯、睡個覺都能直播,但真不是這樣,我們都很認真。”晶晶說:“以前我不敢說自己是主播,現在則是我是主播我驕傲。我們30個選手沒有人是‘擺爛’的,每個人都抓緊這個機會,全力以赴地練習。在公演的舞臺上,你會發現主播不比任何人差。”
職業化
什么是好主播?“說銷逗唱”都要會
《聲聲如夏花》的總導演陳剛曾打造《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等節目。《聲聲如夏花》同樣沿用了他最擅長的“真人秀+舞臺”形式,但此次他面對的不再是懷抱出道夢的練習生,而是30個直播領域的主播。“我才是被面試的那一個”,陳剛坦言,“我其實一直想在音樂選拔這條賽道上找到新的人群畫像,而主播正是這兩三年大量爆發的一個群體。當我接觸到主播群體的時候就發現,她們有很多音樂才藝上的東西希望能得到呈現,而她們對于直播和本身職業素養的要求也會反向輸出給我們。她們會反問我們:‘我在這個節目里會是什么狀態?我能接觸和學習到什么?對我的職業有什么幫助?’做這個節目的過程中,我和導演組的看法一直在改變。”
在《聲聲如夏花》里,節目組和參賽主播一同摸索,尋找“什么才是好主播”“如何成為一個好主播”的答案。舞臺公演考核推動參賽主播提升自己的音樂實力,陳剛說:“舞臺是對音樂能力的最高考核。雖然音樂只是主播技能的其中一部分,但我認為這部分必須給到一個明確的最高評判標準,讓選手們意識到應該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在直播間里用聲卡改變一切。”選手桑娜是百萬粉絲級別的主播,在成為主播前是一名演員。在《聲聲如夏花》中,她人生第一次登上舞臺表演,緊張到“連舞臺上話筒怎么拿都不知道”。雖然桑娜最終止步于第二次廣場歌會,未能進入九強,但她坦言此次經歷讓她提升了不少,“來了這一趟,每個人都說我唱歌進步了”。
才藝很重要,卻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聲聲如夏花》總制片人黃遠方以“說銷逗唱”四個字來概括她心目中的好主播 :既要懂得跟粉絲互動,又要知道如何推銷自己;既要能勾起粉絲的情感共鳴,又要有拿得出手的才藝。“用戶為何會喜愛某個主播?我的理解是在于主播的個人魅力。”黃遠方說。歌劇演員出身的大師姐對此深有體會:“最開始直播的時候我不太放得開,客客氣氣的,后來就發現跟屏幕前的觀眾溝通交流、表現真實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同樣的改變,如今正在一批新主播身上發生。曾為《流星花園》《夢華錄》等電視劇演唱OST(原聲音樂)的歌手魏奇奇,來到《聲聲如夏花》之后才嘗試直播。從一開始不知所措到學會“整活”,她的進步頗為神速。黃遠方說:“第一次看魏奇奇直播,我們都替她著急。當然她唱歌很好,但是她不懂互動,甚至還不會找機位,就一直唱了一個小時,我們都覺得太慘了。后來她慢慢找到節奏,知道跟其他主播連線、換個不一樣的造型、點贊到多少就會唱什么歌等等,用一個她和觀眾都舒服的方式做直播,進步非常大。”
新形式
多維度塑造真人秀,多種場景考驗選手綜合能力
“我覺得《聲聲如夏花》這個節目最讓我興奮的,是它把長視頻、短視頻和直播之間的邏輯打通了,第一次以如此多元的維度來塑造一個真人秀。”陳剛說,“雖然這個節目仍然采用了選拔的方式,但這個節目更接近于為一個新職業進行畫像。比如我們彩排時,剛剛還在舞臺上出現的人,一下臺就開始直播。這個節目是圍繞著主播這一職業化體系來進行的,里面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場景,考驗選手各種各樣的能力。”
把長視頻、短視頻和直播結合,對選手頗有挑戰。陳剛分析:“練習生只要天天在訓練室泡著,重復打磨他的舞臺作品就好了。但在《聲聲如夏花》里不是,選手要每天持續運營直播,要策劃短視頻,還要兼顧節目中舞臺呈現的部分。”黃遠方透露,節目為選手提供了許多專業上的幫助,除了提高實力,也試圖增強她們對自身的運營能力:“我們在節目中做了大量關于主播職業性的培訓,比如怎么拍短視頻、短視頻標題要怎么取,再比如今晚要直播了,你的短視頻如何給這場直播引流等等,這是一個非常精細化運營的事情。”
在黃遠方看來,《聲聲如夏花》不只是一檔綜藝節目,而是一個結合了長視頻、短視頻、直播以及未來運營的嘗試:以真人秀這一長視頻形式“破圈”,吸引更多觀眾關注主播群體;參賽主播每天持續更新短視頻和進行直播,一方面為新加入的綜藝觀眾提供“售后”,另一方面還能鞏固原有的直播受眾。
“綜藝節目一期只有90分鐘左右,但在這之外,選手們每天都在直播、生產大量短視頻內容,她們之間互相串門,做很多新的挑戰。”真人秀向觀眾展示了這個平臺上最有意思的東西,最終目的是為平臺吸納更多用戶,讓主播“拓圈”。“你點進來看了節目,覺得挺好的,又發現喜歡的選手每天還有直播,就能持續去消費這個內容。之后你可能通過這個選手來認識到她的好搭檔,甚至跳出節目中的30個參賽主播,認識到更多人,你就有可能進入到平臺的生態中。”黃遠方說。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真人秀做引子,長短視頻+直播探索“拓圈”(引題)?綜藝《聲聲如夏花》嘗試定義音樂主播職業標準(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快手綜藝
2022-10-18 15:32
原標題:天長地久的傳統遺存《留住手藝》鹽野米松著英珂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楊秀云春晨,微雨后,寶釵的丫頭黃鶯兒和蕊官結伴去找黛玉取薔薇
2022-10-18 09:34
原標題:曾經面臨瀕危窘境,如今走進人們生活(引題)?非遺日益年輕態引領新國潮(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洋這十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
2022-10-18 09:34
原標題:古人熏衣比現代人還要講究古人衣服的布料取自天然的材料,像葛、麻、絲、布等,很容易被蟲蛀,所以從先秦開始,就有了佩戴香草的習俗
2022-10-18 09:39
原標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編劇游曉穎:最戲劇化的故事在家庭《三悅有了新工作》聚焦一個更極致的環境——生命的終點站,殯儀館。在
2022-10-18 08:47
原標題:紀錄片《盛世修典》首播見證超一萬件國寶繪畫的數字化匯聚過程(引題)?生動鏡頭語言讓國寶“開口說話”(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
2022-10-18 08:29
原標題:國寶名畫《洛神賦圖》系列解讀之三(引題)?1800年的中國愛情經典曹植的愛情不只是白日夢(主題)文并供圖 田玉彬在“《洛神賦圖》系
2022-10-18 08:30
原標題:去國博,一展看盡丹青千年(引題)1700余件國寶名畫看得過癮(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鄧偉攝北京晚報訊(記者劉冕)一展看盡丹青千年,這
2022-10-18 07:29
全球連線原標題:從老廠區到文化綜合體中國工業遺產煥發新生遼寧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之一,擁有眾多工業遺產。在這眾多的工業遺產中,擁有六十
2022-10-18 07:42
原標題:走進“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引題)?縱覽中國百年考古成就(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任勝利自1921年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發掘以
2022-10-18 07:41
原標題:兩萬支群文隊伍綻放龍江大地中國文化報駐黑龍江記者張建友文 圖日前,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紅光鎮義豐村文化大院的50多名演員,正在抓
2022-10-18 05:31
原標題:《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出版北京日報訊(實習記者何蕊)北京大學日前發布,由北大聯合國內外幾十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承擔的“《
2022-10-17 15:28
原標題:電影《故園飄夢》廣州亮相(引題)故園夢、僑鄉情,原汁原味呈現(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以嶺南僑鄉為題材的電影《故園飄夢》,近日
2022-10-17 15:42
原標題:俄羅斯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開啟首輪全國巡演羊城晚報記者何晶10月15日,俄羅斯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首演
2022-10-17 15:31
原標題:《仙劍奇俠傳》視聽音樂會10月25日登陸廣州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10月25日,《仙劍奇俠傳》視聽音樂會將在廣州太空間上演。本場音樂會由
2022-10-17 15:35
《萬里歸途》中,張譯飾演的外交人員宗大偉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核的角色,他在電影中的情緒轉變與人物成長感染了許多觀眾,有觀眾感慨,看出了
2022-10-17 07:58
電影《萬里歸途》中,不僅關注到了深入撤僑前線營救同胞的外交人員,還關注到了在外交人員背后默默支持的外交家屬群體。殷桃飾演的白婳有雙
2022-10-17 07:58
由饒曉志執導,郭帆、王紅衛監制,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的電影《萬里歸途》正在熱映中。截至10月8日電影票房已突破11億,有超2600萬
2022-10-17 07:58
由張欒執導,馬麗、常遠、魏翔領銜主演,賈冰、黃允桐、韓彥博、張一鳴、郝鵬飛、李一寧、李桃夭夭、劉語喬、張佳雯、呂寧主演的電影《哥,
2022-10-17 07:58
原標題:經典游戲重制風能刮多久?(主題)資深游戲策劃師:重制版游戲將占未來游戲市場很大一部分(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實習生杜梓婷陳
2022-10-15 15:39
原標題:擺脫了“朱朝陽”陰郁形象(引題)榮梓杉:我現在演戲比以前緊張(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大考》中,三位“高考生”吸引了觀眾目
2022-10-15 15:27
原標題: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文明交融印跡“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三個月來,吸引了大批中國觀眾。這一展覽集中敘述
2022-10-15 09:43
原標題:獅舞騰躍很久以前,東漢大臣、史學家班固在他所寫的《漢書·樂志》中,曾提到了一個詞,叫“象人”。按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所謂
2022-10-15 09:38
原標題:都市的庸常與自我的隱憂(主題)——潘曉楠的新作《日記幫助構成》(副題)作為一名所謂的專業觀眾,我有幸看了三次潘曉楠的新作品—
2022-10-14 16:27
原標題:中國物理學發展簡史:獻給追問者1962年2月24日,在“中研院”第五次院士會議的酒會上,胡適敲了敲杯子說,我對物理學一竅不通,但我有
2022-10-14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