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資料圖)
楊志軍:深情書寫草原牧區的山鄉巨變
光明日報記者 劉江偉 饒 翔
聽到獲獎的消息時,楊志軍正在青海采風。盡管由于工作關系,他搬出青海很長時間了,但是每年都會頻繁地回到這里,跟藏民大哥聊聊天,隨處走走,看看他們的新生活。
“能獲得茅盾文學獎,我非常激動,這是我文學創作的一個里程碑,是讀者、文學界同仁對我創作的一次極大肯定。”在接受采訪時,他特別感謝青藏高原這片故土,是這里培育了他,孕育了他的文學之夢。“我也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將自己的感恩之情講給這片土地聽。”
楊志軍在《雪山大地》中,深情回望了父親母親與幾代草原建設者艱辛探索的足跡,書寫了高海拔地區的時代巨變與草原牧人的精神天路。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生態與發展的主題貫穿始終,全景式地展現了藏族牧民傳統社會形態和生活樣貌的變遷。
談及《雪山大地》的創作初衷,楊志軍坦言,他最初想以自己的經歷為藍本,寫一戶漢族人和草原牧民在一個特殊歷史階段中相濡以沫的交往。“但一動筆就發現,這不僅是我的故事,更是父親和母親的故事,是所有在青藏高原留下足跡、灑下血汗、度過青春乃至全部人生的父輩們的故事。”
父輩們的故事開始于1949年。他的父親,作為一位從洛陽來到西安讀書的青年知識分子,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來到西寧,在一家馬車店里創辦《青海日報》。母親當時還在求學,聽說有一所衛校又管飯又發衣服,便立刻報名上了第一野戰軍第一軍衛生部管轄的衛校,后來成了青藏高原上第一批國家培養的醫生。
在那些年月里,年年都有“西進”的人,他們和當地人一起建造了草原牧區的第一所學校、第一所醫院、第一家商店、第一個公司、第一處定居點、第一座城鎮。“一個地區從落后到進步的足跡是那樣深刻,里面貯滿了父輩們的血汗和被時間演繹成荒丘的生命,并在多少年后開出了艷麗的花朵。”
楊志軍出生在青海,在這里生活了四十年。對他來說,那片高海拔的山原已是真正意義上的故鄉。“創作《雪山大地》,就是希望通過我和我的父輩們的生活,讓人們看到那些恒久不變的高海拔的凍土帶上,有著怎樣的溫度和愛的氧氣。”
2022年,《雪山大地》作為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首批重點作品發布。對于鄉土文學創作,他認為不能以一種“離鄉者”的姿態書寫記憶里的鄉村,而要實地去體驗和感受。
在西寧,楊志軍住的小區里有一多半是藏族同胞,很多人幾年前還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如今在城里開著汽車到處跑。每當看到他們提著一袋一袋的瓜果進出小區,楊志軍都會高興地說一聲“喬得冒”(你好),腦海里還是會浮現當年牧民人均壽命只有40多歲時的情形。“現在出門就是大超市,對他們來說,那就是一個可以便捷攝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營養通道。”
當然,發生變化的不光是生活,還有那些可以左右生活的觀念和意識,以及與他們相伴的雪山大地。“我希望雪山大地的變化能成為更多人的體驗,希望在我講述父輩和同輩的故事時,能有共情者跟我一起流連忘返,希望綠色之愛也是人心之愛,在廣袤的河源厚土上,袒露一代比一代更葳蕤的傳承。”
獲獎是一次新的起點、新的出發。楊志軍正在準備下一部長篇小說,主題仍是他深愛的土地。“身心的融合、情感的投入、精神的一致,這是最重要的,再加上知識,都是寫作所必需的。熱愛自己的故鄉,熱愛一個民族,就得把所有的東西都搞深搞透。”他將一如既往地行走著、思考著、書寫著。
標簽:
上一篇: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將啟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楊志軍:深情書寫草原牧區的山鄉巨變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饒翔聽
2023-08-12 11:57
原標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將啟動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今年,我國
2023-08-12 12:02
原標題:繁榮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甘皙通訊員趙玉
2023-08-12 11:04
原標題:居庸關上國樂和鳴長城腳下古箏齊奏北京日報訊(記者孫云柯)古
2023-08-12 10:55
原標題:《不完美受害人》打開題材“新窗”北京日報訊(記者李夏至)聚
2023-08-12 11:02
新華全媒+原標題:博物館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9日,觀眾在河南省
2023-08-12 10:04
原標題: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揭曉展現新時代文學發展成就新華社北京8月1
2023-08-12 09:57
原標題:百年胡同中體驗城市消夏新生活(引題)2023年文化西城東西岔美
2023-08-12 08:55
原標題:彝族火把節開啟!祭火大典、歌舞展演等活動展現文化魅力每年農
2023-08-12 06:04
原標題:中國經濟信心說丨百億暑期檔!電影產業如何跨界帶動消費升級?
2023-08-11 19:04
原標題: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主創團隊分享心得工人日報-
2023-08-11 17:54
原標題:上映七天票房剛過五億元,后勁疲軟口碑不佳(引題)《巨齒鯊2
2023-08-11 16:02
原標題:時隔三年,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回歸(主題)十余個國家的精品木
2023-08-11 15:59
原標題:電影《孤注一擲》廣州路演(引題)??導演坦言票房“狂飆”是
2023-08-11 16:06
原標題:莫言余華蘇童暢聊文學與旅行引發觀眾熱捧(引題)暑期檔文化類
2023-08-11 15:53
原標題:《七種死亡》:傳奇法醫寫給每個人的“生命使用說明書”工人日
2023-08-11 15:54
原標題:參與“童游山海”沉浸式體驗中華傳統文化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
2023-08-11 15:04
原標題:天博館藏元代畫家錢選精品真跡(引題)《花鳥圖》手卷雋雅清新
2023-08-11 15:06
原標題:英文兒童音樂劇《小美人魚》亮相(圖)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
2023-08-11 15:04
原標題:名家名團風暴式“來襲”,申城音樂舞臺群星閃耀文匯報記者姜方
2023-08-11 14:52
原標題:恐龍滅絕后,這里記錄下完整的地球故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胡偉杰
2023-08-11 14:01
原標題:大型演出項目成為地方拉動文旅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引題)演出
2023-08-11 13:52
原標題:陜西歷史博物館暑期“周一不閉館”陜西歷史博物館8月11日發布
2023-08-11 14:01
原標題:山東濱州:(引題)曲藝生態更優(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
2023-08-11 11:58
原標題:圖片新聞圖為孫娜(左)現場向讀者展示“蘭花掌”“蘭花指”等
2023-08-11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