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季節交替時,某一類人的夢魘就開始了,這群人身上有一個統一的標簽“過敏性鼻炎”患者。隨著科技和工業的發展,空氣成分的變化,過敏性鼻炎患者越來越多。對于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的患者,對于如下場景,一定不陌生,工廠、花粉、柳絮等。
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雖然無生命危險,但是頻繁鼻塞、打噴嚏及流鼻涕,也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很多人一聽說過敏性鼻炎治不好,立刻就變得很害怕很緊張。過敏性鼻炎,只要能系統用藥,規范科學治療,一切都是可控的,完全不用緊張和害怕。
清鼻堂:什么是過敏性鼻炎?
【資料圖】
過敏性鼻炎的學名其實叫做「變態反應性鼻炎」,簡稱變應性鼻炎。因其主要的發病機制和過敏密切相關,所以為了讓非專業人士更好地理解疾病原理,我們通常稱之為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不只是成人的「特權」,最近兒童的患病率也逐漸上升,家長更需要重視。
清鼻堂: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的四大癥狀?
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4大癥狀:打噴嚏、流清涕、鼻癢和鼻塞。但并不是所有兒童患過敏性鼻炎后都會同時出現這4大癥狀,而是會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變化。
嬰幼兒時期,患過敏性鼻炎后主要癥狀就是鼻塞。由于嬰幼兒無法表達自己的鼻塞,所以往往需要我們家長自己去發現,例如孩子突然張口呼吸、打鼾、揉鼻揉眼,甚至出現喂養困難等。
學齡前兒童,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的主要癥狀也是鼻塞,還可能會伴有眼部癥狀和咳嗽。
到了學齡期,患兒的主要癥狀就會有些不同,主要多為清水樣涕,可能伴有眼部癥狀和鼻出血。
除了主要癥狀,還有一些全身癥狀也需要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例如兒童患過敏性鼻炎的時候,很有可能伴有濕疹或哮喘。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以下表現:
經常鼻子發癢:進出空調房或溫差大的早晨夜晚,鼻子容易搔癢難耐、狂流鼻涕。
熊貓眼:有研究發現,67%過敏性鼻炎的人有黑眼圈,且下眼袋的顏色較黑,面積也較大。
“過敏性敬禮癥”:指患兒為緩解鼻癢和使鼻腔通暢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的動作。
“過敏性皺褶”:指患兒經常向上揉搓鼻尖導致外鼻皮膚表面出現的橫行皺紋。
鼻塞很久都沒好: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個多星期會好。如果持續鼻塞,很可能是過敏所致,容易并發鼻竇炎、鼻息肉、睡眠障礙、氣喘或頭痛。
呼吸時有咻咻聲:尤其運動過后明顯,且經常反復發作,很可能是氣喘性過敏。
皮膚非常癢:皮膚發癢,搔抓引起疹子,又導致更癢,惡性循環。
蕁麻疹:皮膚出現疹子,很像被蚊子叮過之后的腫塊,一段時間會消退,那可能是蕁麻疹。
疲倦無力:過敏反應也可能讓免疫系統過亢,也會讓人疲累。
標簽:
上一篇:清鼻堂:春季鼻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你知道嗎?_天天速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山東: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馮帆【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本報訊(記者趙
2023-05-19 14:47
原標題:運城博物館中的中華文明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從4500萬年前的“世紀曙猿”化
2023-05-19 14:36
原標題:聚焦高分劇《漫長的季節》專家:走出類型局限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高凱)作為近五年來豆瓣平臺
2023-05-19 14:49
原標題:游戲跨界,加速傳統文化煥新作者:韓小喬寒暑相推,千年轉瞬。近日,首個運用游戲科技打造的新一代
2023-05-19 14:37
原標題:作家莫言為書法“拋磚引玉”愿更多年輕人“重拾”毛筆中新網上海5月19日電?作者王笈陳靜著名作家
2023-05-19 14:39
原標題:福建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5月19日,記者從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自然資源局獲悉,福建省地質調查研
2023-05-19 13:42
原標題:各地博物館創新形式,融入大眾——(引題)走出有限空間?創造無限可能(國際博物館日特別報道)(
2023-05-19 13:48
原標題:琵琶名家趙聰明晚登天津大劇院舞臺(引題)“最美時光”里演繹東方神韻(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
2023-05-19 13:33
原標題:18載堅守非遺夢昆曲木偶新傳承孫菁(右)和施錦芳在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一處公園內排練(4月18日攝
2023-05-19 11:35
原標題:換個視角拍懸疑破案劇《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希望激發觀眾的思考昨天,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
2023-05-19 11:44
原標題:探中國南海博物館觀海上絲路文化5月18日,觀眾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觀看“詩畫彩瓷——唐代海
2023-05-19 11:35
原標題:一本大國建造旅行手賬,帶你開啟博物館奇妙游!文博寶藏承載著數千年歷史,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
2023-05-19 10:42
原標題:新疆唐王城遺址考古首次展出一批珍貴出土文物位于新疆圖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遺址從去年6月開始發掘。1
2023-05-19 10:39
原標題:克拉瑪依紅色記憶展覽館入選新疆第二批“自治區特色博物館”名單5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
2023-05-19 10:49
原標題:宣南文化博物館重新開放本報訊(記者張驁通訊員李碩)經過三年多的文物修繕和展陳提升,宣南文化博
2023-05-19 09:49
原標題:江西景德鎮:數字“魔力”讓博物館更美好新華社南昌5月18日電(記者周密、崔璐)晚上8點,景德鎮御
2023-05-19 08:55
原標題:嘉峪關:跨越1700多年的烤肉文化在嘉峪關魏晉墓六號墓的畫像磚上,繪有男主人宴請賓客的畫面,內容
2023-05-19 08:38
原標題:故宮數字文物庫又添2萬件文物北京日報訊(記者劉冕)趁著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數字文物庫”添了2萬
2023-05-19 08:37
原標題:無障礙·共美好——故宮博物院舉辦手語服務發布會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
2023-05-19 06:50
原標題:故宮助殘服務“上新”:推出手語導覽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手語研究會聯合推
2023-05-19 06:42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品味博物館里的文創美食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甘肅省博物館圍繞“博物館、可持續性與
2023-05-18 22:32
原標題:藏在校園里的博物館:成為一本“教科書”中新網貴陽5月18日電?作者周燕玲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有
2023-05-18 21:44
原標題:西藏日喀則博物館開館館藏3200余件文物中新網拉薩5月18日電(記者趙朗)18日正值“518國際博物館日
2023-05-18 21:37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一圖看盡“海絲”精品文物展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于5月17日至19
2023-05-18 21:51
原標題:古今輝映多元包容文化擦亮西安城市“底色”中新網西安5月18日電(楊英琦)大唐不夜城、青龍寺、地
2023-05-18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