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當前快報:我國重大基礎性學術文化項目《儒藏》取得重要成果

時間:2023-04-22 13:48:51    來源:光明日報    


(資料圖片)

原標題:我國重大基礎性學術文化項目《儒藏》取得重要成果(主題)

《儒藏》“精華編”主體部分完成(副題)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光明日報北京4月21日電(記者晉浩天)“三藏添新典 時中協太和——《儒藏》‘精華編’成果展”21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據北京大學副校長、《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介紹,目前《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510種、282冊已全部整理完成,收錄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儒學文獻,近兩億字,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精華編”數據庫也已試運行上線。“這標志著《儒藏》‘精華編’主體部分順利完成,《儒藏》工程整體上轉入一個新的階段。”王博說。

記者了解到,《儒藏》工程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系統整理海內外儒學典籍的基礎文化工程,也是在現代技術和學術標準之下,將儒家傳世文獻與出土簡帛文獻、域外文獻萃為一編的一次重大學術實踐。該工程計劃對海內外3000多種儒學典籍文獻進行全面整理。為此,在《儒藏》“精華編”階段,北大邀集海內外近百所高校與研究機構的400多位專家學者開展聯合攻關研究。

《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收錄了中國的儒學傳世文獻458種、出土文獻52種。同時,韓國、日本、越南部分的編纂工作也分別在推進。此外,“精華編”單行本也將在今明兩年完成出版。此次展覽展出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282冊以及40余幅圖片。

2003年底,“《儒藏》編纂與研究”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在教育部立項,北大教授湯一介任項目首席專家。2004年,“《儒藏》精華本”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4年度重大項目。同年,北京大學成立《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負責組織實施《儒藏》編纂工作。

編纂工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儒藏》“精華編”收錄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儒學文獻510種以及韓、日、越三國歷史上用漢文著述的儒學文獻160種,編為339冊。第二階段《儒藏》全本計劃收書3000余種(含“精華編”),約10億~12億字,將以中國豐富的儒學典籍文獻為基礎,基本囊括中、韓、日、越四國歷史上有價值的儒學文獻。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