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世界快看點丨東方土建金字塔寶物多 上博館福泉山遺址考古工作站揭牌

時間:2023-04-20 10:56:00    來源:新民晚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東方土建金字塔寶物多(主題)

上博館福泉山遺址考古工作站揭牌(副題)

新民晚報訊(記者 樂夢融)昨天正值“國際古跡遺址日”,上海博物館福泉山遺址考古工作站在青浦重固揭牌。這是繼青龍鎮遺址考古工作站后,上海成立的第二家考古工作站。新成立的工作站占地面積1255平方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將承擔考古發掘、整理修復、研學體驗等功能。

福泉山遺址出土大量文物 記者 王凱 攝

福泉山遺址是環太湖地區一處重要的良渚文化遺址,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以來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存,被譽為“東方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歷史年表”。自1979年首次試掘至今,在近半個世紀的考古發掘歷程中,福泉山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其文明成就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150處大遺址之一。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上海地區作為良渚文化分布的主要區域之一,又以福泉山遺址最為核心。進入21世紀,上海博物館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課題,將福泉山遺址列為長期發掘的目標,尤其是在吳家場權貴墓地發現了高等級隨葬品和精美文物,充分說明此處是上海地區良渚文化晚期重要的政治中心。福泉山遺址的考古發現為認識長江三角洲地區其他同類型遺址提供了重要線索,對認識中國早期文明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為了將最新的考古成果直觀展現,上海博物館將于6月20日隆重推出“何以中國”系列第二展“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聚焦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為代表的第一個文明發展高峰中最偉大的成就,帶領觀眾領略長江下游史前文化藝術的魅力。屆時,上海福泉山遺址歷年出土的文物珍品也將悉數登場。上海博物館正在打造“大博物館計劃”,推進文物學與藝術史、考古學、文物保護與修復、博物館學四大支柱學科建設,上海考古也必然成為上海博物館重要的文化品牌。

福泉山遺址考古工作站由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館、青浦區文物局以及重固鎮政府共同組建。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