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批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案例公布(引題)
家門口的文化生活,有看頭(解碼·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相關資料圖)
人民日報記者 鄭海鷗
核心閱讀
唱響山歌,“村晚”活動熱鬧迎新春;靜享閱讀,城市書房拓展文化空間;“云”端看展,城鄉群眾共享精神產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關系著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日前,一批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公布,從中可以看到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
2月12日至13日,全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湖北武漢召開。會上公布了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遴選的51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來自各地的代表交流發展經驗、研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
據了解,2021年9月,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遴選工作啟動,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等按照“重在基層、分類推進”的原則,共推薦了196個案例,最終遴選51個案例為典型案例。當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成效如何?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強?
體系更健全,舞臺更寬廣
山歌悠揚、鄉音濃郁,“村晚”迎新春;火樹銀花合、明月逐人來,特色活動鬧元宵……數據顯示,今年元旦、春節期間,鄉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東西南北齊上陣”,僅春節假期活動就達15772場,參與人次7969萬。
不斷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目前,全國57萬余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4萬多個鄉鎮(街道)文化站不斷滿足著廣大群眾對高效、便捷文化生活的向往。為了將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延伸到基層,各地持續推進群眾家門口的基礎設施建設。
“每次要開展文體活動都要來村部,路遠了點、活動場地少了點……”之前,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的不少村民表示,“能不能讓設施離我們更近一些?”于是,攸縣探索建設門前小書屋、小廣場、小講堂,把文化服務點搬到了老百姓家門口。
湖南省積極推廣攸縣經驗,推動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配套實施“歡樂瀟湘”“數字文化進村入戶”等項目。“此外,在省級法規中明確‘居民住宅區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李愛武介紹。
“大家一起來擺手!”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全民擺手舞、龍舟賽、山歌大賽、篝火晚會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活動,集聚了鄉村人氣,線上“圈粉”眾多。“土家族擺手舞不僅‘擺’出了我們的新生活,還成為遞給世界的‘名片’。”恩施州文化館館長肖和虎說。
“持續舉辦全省‘村晚’‘村游’示范活動、社會文藝團隊展演和‘萬名司機講家鄉故事大賽’等,已形成縣縣有品牌、鄉鄉有特色、村村有亮點的群眾文化活動格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李述永說。
當前,在越來越多的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從臺下走到臺上,從觀眾成為主角。目前,全國現有登記在冊的群眾文藝團隊超過45萬個。基層群眾渴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期待登上燈光絢麗的舞臺。
建設新空間,服務更貼心
到城市書房度過美妙的時光,已經成了浙江溫州市民李微娜的習慣。在溫州、武漢、威海等地,城鄉的大街小巷、商業街區,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空間不斷涌現,讓人們享受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立足城鄉特點,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增強實效性。”
廣東省建設文化微地標,2000多家“粵書吧”“粵文坊”等新型文化空間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期待;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領各地多元共建,圍繞“15分鐘便民文化圈”建設,城市書房、閱讀島、文化驛站等公共空間遍地開花。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在都市商圈、文化園區等區域,引入社會力量,創新打造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等服務的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閱讀和藝術空間;著眼于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創新發展,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禮堂、鄉村戲臺、文化廣場、非遺傳習場所等主題功能空間。
空間更有品位,服務也要提質增效。“在繼續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形式、提升服務品質。”國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李國新表示。
如今,多地回應上班族、學生的需求,進一步加強錯時開放、延時開放,開展形式多樣的夜間服務。比如,廣東省開展延時開放和夜間主題服務,打造“博物館之夜”“美術館之夜”等品牌,全省年均舉辦文藝演出、展覽1.6萬場。
2022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的通知》,強調整合資源、創新服務,推動優質服務進校園、推進文教合作機制,面向青少年開展文化教育。
廣東省以分眾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積極培育青少年、老年等高黏性文化社群,結合“雙減”和青少年精神素養提升,開展文化進校園,充分發揮文化設施美育功能。
“我們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與教育融合發展,并積極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趨勢,提供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說。
完善線上服務,城鄉共享資源
公共文化服務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云端”讓服務無時不在。實施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建設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啟動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打造“云端博物館”“云上村晚”等全景式數字體驗平臺……借助各類數字化服務,城鄉群眾能共享公共數字文化產品。
各地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推出了一批有質量、有溫度的網絡抗疫文藝作品,舉辦“云上村晚”“云上廣場舞”等線上文化活動,參與人數眾多、群眾反響良好。
2022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強調統籌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設,增強公共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
“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快速發展,各級公共文化機構以多種方式建成了一大批數字資源。”李國新表示,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割裂、重復建設等問題。
“需要進一步加強資源建設,增強內容供給能力,在優化新增和改造存量兩端發力。”李國新說,應該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體驗新場景,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躍上新臺階。
“要不斷拓展智慧公共文化服務應用。依托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數字公共文化場館建設。推廣群眾文化活動高清網絡直播,加強沉浸式、互動式體驗服務,培育打造數字文化服務品牌。”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說。
上一篇:環球快消息!《三體》《流浪地球2》何以讓全球觀眾著迷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一批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案例公布(引題)家門口的文化生活,有看頭(解碼·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人民日報記者鄭海鷗核心閱
2023-02-14 11:55
原標題:在前所未有的遼闊時空中,“中國敘事”完成科幻和科技的“雙向奔赴”(引題)《三體》《流浪地球2》何以讓全球觀眾著迷(主題)文匯報
2023-02-14 10:37
原標題:上海京劇院《大唐貴妃》本周末赴京、上海愛樂下周將在國家大劇院奏響《尼伯龍根的指環》……文匯報記者王筱麗在萬物復蘇的春天,“上
2023-02-14 10:53
原標題:騰訊視頻:多設備登錄或被封號北京日報訊(記者孫奇茹實習生羅娜)昨天,有網友發現自己賬號下多部手機同時觀看騰訊視頻即被封號一事
2023-02-14 09:37
原標題:商務印書館歷史陳列館向公眾開放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商務印書館日前迎來126歲生日。當天,商務印書館歷史陳列館在京揭幕并向公眾
2023-02-14 09:44
原標題:以人民生活為藝術故鄉走進劉文西名作《祖孫四代》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將與觀眾一同走進著名畫
2023-02-14 09:45
原標題:五大職業英雄集結踏上奪寶之旅(引題)《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定檔3月31日(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由美國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改編
2023-02-14 09:41
原標題:《不能流淚的悲傷》挑戰地震戲(引題)何藍逗:相信有一種愛可以突破萬難(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實習生黃俊穎由廣東省電影局主辦的
2023-02-14 09:53
原標題:易小荷《鹽鎮》新書首發:她們的命運里,有你所不了解的中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2021年,資深媒體人易小荷回到故鄉自貢,在家
2023-02-14 07:52
原標題:民族舞劇《白鷺南飛》海口上演:(引題)白鷺翩躚舞天涯(主題)海南日報記者尤夢瑜表達對生命的贊美與敬畏,是藝術創作常青的主題。
2023-02-13 17:52
原標題:《動物園長夫人》演繹二戰版“神奇動物在哪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日,美國著名非虛構作家、詩人黛安娜·阿克曼的代表作《動
2023-02-13 17:35
原標題:比利時電影展帶來6部佳作北京晚報訊(記者袁云兒)比利時電影展正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火熱舉行中。影展將持續至2月19日,展映《童一個世
2023-02-13 16:37
原標題:專訪李健(引題)《狂飆》讓他終于被看到(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狂飆》劇情落幕話題不休,劇中一眾演技派的出色表現掀起了熒屏外
2023-02-13 16:55
原標題:山西發現5000年前考古遺址對探索文明起源具有重要價值中新網太原2月13日電(記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2022年考古新發現,
2023-02-13 15:39
原標題:書市回暖,客流增加——實體書店迎來“春風”光明日報記者韓寒在剛剛過去的兔年春節,實體書店行業的“人氣”又回來了。據不完全統計
2023-02-13 13:39
原標題:河南一農民自家地頭撿到青銅器捐贈給當地博物館中新網周口2月13日電(王宇位燦)2月11日下午,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練集鎮農民梁秋生來到
2023-02-13 13:36
原標題:時代丹青塑文化根魂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開播賞丹青妙筆,見大美中國。2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大型紀錄片《美術里
2023-02-13 13:36
原標題:木管樂器演繹中國旋律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姚文生)作為天津交響樂團“周日音樂下午茶”系列音樂會之一,昨日,“西洋樂器講述
2023-02-13 13:35
原標題:張學友辟謠:演唱會預計半年后才開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張學友在今年1月發布新歌《日出時讓街燈安睡》,2月10日歌曲的MV上線。早在2022
2023-02-13 10:37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春節檔能帶動電影院回暖嗎?中國新聞網記者童笑雨2023年的春節檔,很火爆,很熱鬧。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統計,整個春節假
2023-02-13 09:45
原標題:《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主題曲今上線(引題)回顧燃情歲月重走《光榮之路》(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天津市委宣傳部聯合攝制
2023-02-13 09:48
原標題:天交室內樂音樂會令人耳目一新(引題)聽西洋樂器講述中國故事(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天下午,天津交響樂團室內音樂會“西洋
2023-02-13 09:42
原標題:《中國奇譚》收官熱度口碑雙豐收羊城晚報記者王莉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嗶哩嗶哩聯合出品,速達、朱貝寧總監制,陳廖宇總導演的中式
2023-02-13 09:41
原標題:評劇《革命家庭》下月上海展演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天津評劇院獲悉,作為第十七屆文華大獎獲獎作品,大型現代評劇《革命家庭》
2023-02-13 09:52
原標題:中芭團長馮英:觀眾的信心給了我們力量北京日報記者韓軒芭蕾舞劇《紅樓夢》總策劃、制作人,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坦言,用西方舞蹈語
2023-02-1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