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張改運:未來果業發展之路--健康栽培 (八)

時間:2023-01-03 08:52:15    來源:科普中國網    

健康栽培之植保——常用安全藥劑


(資料圖片)

最后可以適當采用一些化學防治手段并結合農業措施、物理方法、生物防治來控制病蟲的發生。但應對所采用的藥劑應用采用礦物源農藥、生物源農藥及調節劑類殺蟲殺螨劑。

1)礦物源農藥。常用的礦物源農藥有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機油乳劑、礦物油。

1.1波爾多液是保護性殺菌劑,能有效的控制霜霉病、炭疽病、晚疫病及蘋果早期落葉病發生及危害。但使用不當會發生藥害,應盡量不在蘋果幼果期使用。

1.2石硫合劑是一種良好的殺菌殺蟲劑,對人畜毒性中等,可防治白粉病、腐爛病、銹病、褐斑病、黑星病及紅蜘蛛、介殼蟲等多種病蟲害,不易產生抗藥性。萌芽前用3~5度(波美);開花前用0.5度;落花后用0.1~0.3度;6~8月份用0.5度殺螨,隔1周再用1次。

同類成品藥有1、晶體石硫合劑,劑型45%晶體,萌芽前用100倍,落花后用200~300倍噴霧。2、硫磺乳劑,劑型45%、50%懸乳劑,花前用200倍,花后用300~400倍噴霧。

1.3機油乳劑,含油95%,殺蟲殺螨劑,形成的油膜可封閉昆蟲、葉螨的氣孔,導致窒息死亡,對天敵影響較小。用于防治葉螨、介殼蟲,蚜蟲。發芽前用100倍,開花前后用150~200倍噴霧。

1.4礦物油,含油99%,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封閉成蟲或幼蟲的氣孔,產生窒息作用,對蚜、螨、粉虱、介殼蟲以及其他軀體較小的害蟲防效很好。花前用150倍,花后用200倍液噴霧。

2)生物源農藥。

2.1常用的生物源殺菌劑有:

2.1.1、嘧啶核苷(農抗120)劑型有2%、4%、6%水劑,10%可濕性粉劑。廣譜農用抗生素,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用于防治蘋果霉心病、斑點落葉病、白粉病和各種果實貯藏病害。套袋前使用,可防果實病害,常用濃度為4%水劑500~600倍噴霧。

2.1.2、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劑型有1.5%、3%、10%可濕性粉劑,廣譜殺菌劑,有內吸作用。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葡萄灰霉病、草霉灰霉病、梨黑斑病、林木枯梢病、瓜類枯萎病、甜菜褐斑病、煙草赤星病、水稻紋枯病、小麥白粉病等。多抗霉素對人畜安全,有刺激植物生長的作用。常用濃度(1.5%~3%可濕性粉劑)300~600倍、10%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噴霧。

2.1.3、春雷霉素(春日霉素)劑型有2%、4%、6%可濕性粉劑,有內吸作用,是防治多種細菌和真菌性病害的理想藥劑,有預防、治療、生長調劑功能。它既是防治稻瘟病的專用抗生素外,還對水稻細條病,柑橘流膠病,砂皮病,獼猴桃潰瘍病,辣椒細菌性瘡痂病,芹菜早疫病,菜豆昏枯病,菱白胡麻斑病等有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黑星病、銀葉病、桃樹流膠病,瘡痂病,穿孔病等病害有特效。常用濃度2%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

2.1.4、武夷霉素(農抗BO-10)劑型有2%水劑,屬抗生素類殺菌劑,對人畜低毒,對魚類和水生動物安全。可防冶蘋果白粉病、炭疽病、腐爛病及貯藏期果實病害、番茄葉斑病、灰霉病、早疫病,黃瓜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黑星病,韭菜灰霉病,辣椒炭疽病。在發病初期,用2%水劑150~200倍液噴霧,連噴2~3次,聞隔7~8天。

2.1.5、 內療素,劑型有粉劑、乳油,具有低毒、殺真菌范圍廣、殺菌力強,并具有一定的內吸性能。防治橡膠樹白粉病和割面條潰瘍病、谷子黑穗病、地瓜黑斑病、蘋果樹腐爛病、樟子松樹袍銹病等效果良好,而對水稻稻瘟病、高梁黑穗病、小麥銹病、紅麻炭疽病、梨樹腐爛病、松樹立枯病、松樹早期落葉病等。防治蘋果樹腐爛病時用200~300單位/ml的藥液涂抹病部。

2.1.6、木霉菌,木霉菌對人畜無害,對環境安全。對黃瓜灰霉病等葉部病害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對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白絹病、枯萎病、根腐病等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常用1億活孢子/克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噴霧,可防治根腐病、白絹病等莖基部病害,一般用1億活孢子/克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灌根。

2.1.7、梧寧霉素,劑型有0.15%、3.75%水劑,對蘋果腐爛病、落葉病、核果類流膠病有效。防治腐爛病在刮除病吧后涂抹5~10倍液,發芽前噴400倍液。

2.2常用的生物源殺蟲殺螨劑有:

2.2.1蘇云金桿菌(B.T.Bt),劑型有100億個芽孢/ml的乳劑,廣譜殺蟲劑,對卷葉蛾、食心蟲等多種鱗翅目、鞘翅目害蟲有效。防治食葉害蟲時,于幼蟲期1000倍液噴霧,食心蟲孵化初期噴500~1000倍液。

2.2.2、青蟲菌6號,劑型有100億個芽孢/g懸浮劑,廣譜殺蟲劑,對卷葉蛾、食心蟲等多種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有效。幼蟲期1000倍液噴霧。

2.2.3、殺螟桿菌,劑型有100億個以上活芽孢/g粉劑,防治卷葉蟲等鱗翅目害蟲的幼蟲。在幼齡幼蟲期1000倍液噴霧(并加入0.1%的洗衣粉)。

2.2.4、白僵菌劑型有50~80億個活孢子/g粉劑,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蟲等土棲害蟲,方法是越冬幼蟲出土初期及第二代幼蟲脫果期3000倍液噴灑地面。

2.2.5、瀏陽霉素,劑型有5%、10%乳油,接觸性殺螨劑,落花后害螨發生初期10%乳油1000倍液噴霧。

2.2.6、魚藤酮,劑型有7.5%水劑、2.5%和10%乳油,具有強烈的觸殺和胃毒兩種作用,還有一定的驅避作用。防治卷葉蛾、刺蛾、蚜蟲、飛虱、黃條跳甲、薊馬、黃守瓜、猿葉蟲、菜青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用7.5%水劑600~800倍液噴霧。

2.2.7、茴蒿素(有效成分山道年)劑型有0.65%水劑、3%乳油,防治蚜蟲、卷葉蟲、尺蠖、食心蟲,菜青蟲,紅蜘蛛、梨木虱等。發生初期400~800倍噴霧。

2.2.8、苦皮藤素(有效成分苦皮藤酯I一Ⅳ、苦皮藤素I—V),劑型有0.2%、1%乳油和0.15%、1%微乳劑,有麻醉、拒食和胃毒、觸殺作用。可防治卷葉蛾、食心蟲、葉螨、蚜蟲和毛蟲類。發生初期1%微乳劑1000~1500倍液噴霧。它對大齡幼蟲也具有很好的防效。

2.2.9、苦參堿(有效成分苦參堿、槐果堿、氧化苦參堿等)劑型有0.2%、0.26%、0.3%、0.36%、0.5%、0.6%水劑,0.36%、0.38%、1%可溶性液劑,0.3%、0.38%、25%乳油,0.3%、1.1%粉劑等,殺蟲殺螨劑,可防治蚜蟲、卷葉蟲、尺蠖、食心蟲、葉螨、梨木虱等鱗翅目害蟲,防治尺蠖、食心蟲、梨木虱等用0.6%水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葉螨用500~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1000~1200倍液噴霧。

2.2.10、苦楝油乳劑,劑型3%的乳油等,高效低毒殺蟲殺螨劑,對葉螨,蚧有效,果樹發芽前150~200倍液噴霧。2.2.11、病原線蟲(無毒),劑型有新線蟲、泰山1號、河南CN-88,防治桃小食心蟲越冬幼蟲和蛹等土棲害蟲。幼蟲出土期,施入樹盤內,每畝用2億條左右。

3)昆蟲生長調節劑類殺蟲殺螨劑。

3.1、滅幼脲(滅幼脲3號)劑型有25%、50%懸浮劑,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從而導致昆蟲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對變態昆蟲,特別是鱗翅目幼蟲殺蟲活性高,尤其對潛葉蛾有效,幼齡蟲期用25%懸浮劑1000~2000倍液噴霧。 在2齡前幼蟲期進行防治效果最好,蟲齡越大,防效越差。于施藥3-5天后藥效才明顯,7天左右出現死亡高峰。

3.2、除蟲脲(滅幼脲1號)劑型有25%懸浮劑,防治對象和使用濃度與滅幼脲相同。

3.3、蛾螨靈(滅幼脲+噠螨靈)劑型有30%可濕性粉劑,防治金紋細蛾等鱗翅目害蟲的同時還能兼治蘋果害螨。使用2000倍液噴霧。

3.4、蟲酰肼,劑型有20%懸浮劑,具有胃毒作用,是一種昆蟲蛻皮加速劑。噴藥后6-8小時內停止取食,2-3天內脫水,饑餓而死亡。對鱗翅目昆蟲及幼蟲有特效。可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蟲、葡萄小卷蛾、甜菜夜蛾等,持效期達14~20天,并有極強的殺卵活性。使用濃度1500~2000倍液噴霧。

3.5、氟蟲脲,又名卡死克,劑型有5%乳油。是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其殺蟲活性、殺蟲譜和作用速度均具特色,并有很好的葉面滯留性.尤其對未成熟階段的螨和害蟲有高的活性。對高等動物低毒,對魚類、鳥類和蜜蜂低毒,對葉螨天敵安全。對若螨效果好,不殺成螨,但雌成螨接觸藥后,產卵量減少,并造成不育或所產的卵不孵化。殺蟲譜較廣,對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半翅目、蜱螨亞綱等多種害蟲有效。藥效較緩,蟲螨發生初期用1000~1500倍液噴霧。 3.6、噻嗪酮,劑型有25%可濕性粉劑,噻二嗪類昆蟲生長調節劑,屬昆蟲蛻皮抑制劑。具有高活性、高選擇性、長殘效期的特點。對飛虱、葉蟬、粉虱有特效,對矢尖蚧、長白蚧等一些介殼蟲也有較好效果,害蟲發生初期用1000~1500倍液噴霧。

標簽: 可濕性粉劑 有效成分 石硫合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