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天天快報!張改運:未來果業發展之路--健康栽培 (七)

時間:2023-01-02 22:50:57    來源:科普中國網    

健康栽培之植保——生物防治措施

還有就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病蟲害的措施,有益微生物大致可分為有益昆蟲和有益細菌兩大類。果園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環境,其中的生物種群也相對穩定,這一特點利于生物防治的有效實施。 1)天敵昆蟲治蟲。

果樹天敵昆蟲主要有兩類:


【資料圖】

一類是捕食類天敵,如異色瓢蟲、七星瓢蟲、東方純綏螨、中華植綏螨、中華草蛉、大草蛉、食蚜蠅、食蚜虻、步甲、薊馬、蠋蝽、花蝽、蜻蜓、蜘蛛等;另一類是寄生性天敵,如姬蜂、繭蜂、赤眼蜂、日光蜂、青蜂、金小蜂,寄生蠅等。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天敵昆蟲的保護,對飼養、引進和收集的天敵昆蟲,適時、正確的釋放與助遷,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環節。

草蛉是蚜蟲類、蛾類、害螨、的卵與小幼蟲的捕食性天敵。在害蟲產卵盛期,每100平方米果園釋放草蛉卵6000粒左右,讓其孵化幼蟲在田間自然采食,1頭草蛉的幼蟲或成蟲,平均日食蚜蟲和害螨100頭以上,4天后可見顯著成效。七星瓢蟲和異色瓢蟲等是麥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敵,在小麥收獲后,收集瓢蟲將其助遷到果園內,能有效的控制線菊蚜、蘋果瘤蚜和卷葉蛾小幼蟲的數量及危害。我國從澳大利亞和美國分別引進的西方盲走螨和偽鈍綏螨。在害螨每葉0.5頭以下時,按益害螨比1:50釋放,可控制害螨的危害;在釋放西方盲走螨的樹上剪取該螨數量較多的枝條,轉移到其它樹上或果園,有利于擴大西方盲走螨控制害螨危害的效果。早春釋放一次偽鈍綏螨,可全年控制葉螨的危害,并能在田間建立種群,第二年仍對害螨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另外東方綏螨對蘋果葉螨和山楂葉螨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赤眼蜂是寄生于卷葉蛾類、刺蛾類、夜蛾類、梨小食心蟲的卵的天敵昆蟲。可用柞蠶卵人工繁殖松毛赤眼蜂,每粒柞蠶卵可繁殖出約50頭強壯的松毛赤眼蜂,一張卵卡可繁殖出近5000頭松毛赤眼蜂,其在田間寄生害蟲的效果為70%~80%。

2)鳥類、獸類、兩棲類。

在我國已知的1244種鳥類中約半數多以各類昆蟲為食料。啄木鳥每天可食害蟲1000多頭灰喜鵲全年吃1.5萬頭葉蟬類、天牛類、金龜子類等大型害蟲。食蟲獸類以蝙蝠最常見除捕食上述害蟲外還可捕食蚊、蠅等。另外黃鼠狼、刺猬可捕食地下害蟲、害鼠等。兩棲類食蟲動物以青蛙、蟾蜍最常見也可捕食上述害蟲。建設防護林,招引和保護益鳥、益獸及兩棲類,禁止破壞鳥巢、掏取鳥蛋、捕捉和獵殺雛鳥和成鳥、益獸及兩棲類。

3)以菌治蟲--昆蟲病原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能使昆蟲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種類很多主要有細菌、真菌、病毒、線蟲、原生動物等細菌、病毒和病線蟲大多經口腔、腸道進入害蟲體內繁殖并隨糞便從肛門排出污染周圍食料使健康蟲體感染發病而真菌則多從皮膚侵入。主要有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青蟲菌6號,殺螟桿菌。

4)病毒治蟲--核型多角體病毒。

桿狀病毒是節肢動物,特別是鱗翅目昆蟲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在重要農林害蟲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具有化學殺蟲劑無法比擬的優點。桿狀病毒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到目前為止,已有26種桿狀病毒,包括16種鱗翅目昆蟲核型多角體病毒,7種顆粒體病毒的基因組序列被測定,開發出了桿狀病毒表達載體系統、重組桿狀病毒殺蟲劑。

5)昆蟲性誘劑。

昆蟲性信息素也叫性外激素是昆蟲在交配過程中釋放到體外以引誘同種異性昆蟲去交配的化學通訊物質。在生產上應用的人工合成的昆蟲性信息素一般叫性引誘劑簡稱性誘劑。用性誘劑防治害蟲高效、無毒、沒有污染是一種無公害治蟲新技術。不同種類的誘芯持效期是不一樣的一般為3個月左右用這些誘芯作蟲情測報或誘捕法防治害蟲時最好每代換一次誘芯以保證效果。誘捕器的設置:一般可以用水盆做誘捕器,即將一個直徑為15厘米左右的鋁盆或大口碗、瓦盆等,盛滿水,離盆上沿1~2厘米,水中可放少量洗衣粉,以增加水分的表面張力,使落水蛾不易跑掉,用鉛絲或麻繩掛在果樹外緣樹枝上,離地面1.5米左右。棉花等作物需高出30厘米在水盆上面系一個誘芯離水面1~2厘米左右。兩個誘捕器之間隔30至50米左右。應注意檢查盆里的水及時添加或更換。 蟲情測報:按誘捕器編號,分別記錄水中捕蛾頭數,根據逐日的記錄,以日期為橫坐標,捕蛾頭數記為縱坐標,畫出成蟲發生曲線。在發蛾高峰后三五天內,應及時采取措施殺卵滅蟲。 誘捕法防治:在蟲口密度較低的果園,蟲果率一般在10%以下。每畝地設3~5個誘捕器,在菜地或大田里每畝地設1~2個誘捕器,可以有效的防治害蟲子代的危害。

6)迷向絲。

復合膠性攪亂迷向劑(簡稱迷向絲),一種從日本引進的含有多種害蟲性信息素的棕色塑膠絲,塑膠絲中間有一根細的金屬絲,可以彎曲捆綁在果樹枝條上,用于防治多種果樹害蟲。這種塑膠絲可以釋放出多種性信息素,使害蟲難以找到交配對象,降低雌蟲的產卵率,從而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整個生長季節只需懸掛一次,捆綁在距地面1~105m背陽的樹枝上,每株懸掛1~2根,每畝需200~250根,防治對象是卷葉蛾類、潛葉蛾類、食心蟲類。

7)以菌治菌。

根據自然界生物間相克的原理利用有益微生物殺滅或壓低病原生物數量,以控制病害發生、發展的一種措施稱"以菌治菌",也叫植病生防,也能保護自然環境,為無公害防治農作物病害法。有益微生物廣泛存在于土壤、植物根部、葉周等環境中,種類多、數量大,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1、細菌,如土壤桿菌K84菌株防治桃樹冠癭病,枯草芽孢桿菌B-3菌株防治核果類儲藏期的腐爛病等多種病害。具有以菌治菌功能的細菌還有解淀粉酶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

2、放線菌。在土壤中廣泛分布大多數種類可以產生抗菌物質降解病菌細胞壁和酶。放線菌及其產生的抗菌素耐干、耐熱,便于商業化生產。如防治水稻紋枯病的井崗霉素已在我國廣泛使用。

3、真菌真菌種類繁多。有的已成功用于植物生防,如盾殼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

4、病毒植物病毒弱菌株。可用作干攪強菌株侵染,以預防病害的發生。如利用弱毒株系,防治番茄、煙草等病毒病。

8)抗生素。

抗生素類殺菌劑來源于微生物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及以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為樣板,進行人工合成或結構改造,成為人工半合成的產物。這類抗生素大部分具有內吸性能、高效、選擇性強、有治療和保護作用、生物降解快、無公害、對人畜安全等優點,但藥效不穩定、成本高、持效期短(易被土壤微生物及紫外線分解)、抗藥性菌株易出現(高度選擇性所致)等缺點。生產上常用的主要有井崗霉素、公主嶺霉素、農抗120、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武夷霉素、內療素梧寧霉素等。

標簽: 生物防治 天敵昆蟲 桿狀病毒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