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作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成員單位,持續關注全球自然保護和治理的最新動態。日前,中國綠發會國際部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獲悉一文:《IUCN新報告:要兌現承諾,循環經濟必須考慮生物多樣性》(New IUCN report: To fulfil its promise, circular economy must take biodiversity into account)。綠會國際部現將該文整理編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歐洲區域辦事處發布的一份新報告審視了循環經濟概念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聯系和政策差距。它發現循環經濟對自然有重要的潛在好處,但需要與生物多樣性政策和策略更緊密地結合起來。這將有助于確保避免無意的負面影響,同時加強對自然的積極貢獻。
實施循環經濟方法時需要考慮到生物多樣性,以避免可能的無意后果——例如,在紡織品中從合成的、化石基纖維轉移到種植棉花的土地上的壓力增加。圖源:PhotoLanda
(資料圖片)
“循環經濟理念無疑可以成為轉變我們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以及實現環境目標的重要資產。然而,我們不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一些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做法,如果不考慮自然而實施,可能會對生物多樣性構成風險。為確保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循環經濟來幫助生物多樣性,這兩個政策領域需要更加整合,”IUCN歐洲區域辦事處政策和計劃高級經理Alberto Schnell Arroyo說。
新報告《邁向始于自然、終于自然的循環經濟》審視了歐盟循環經濟與生物多樣性政策方法之間的聯系和潛在差距。具體而言,它側重于與食品、水和養分價值鏈相關的政策,這是土地利用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關鍵驅動因素,并且在歐盟的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中被強調為資源使用率高且循環潛力巨大的部門。
圖源:IUCN
該報告承認循環經濟在實現我們的環境目標方面的巨大潛力。它還指出,當今與循環經濟概念相關的一些理論或實踐需要仔細考慮,以確保它們不會對生物多樣性構成風險。例如,對替代塑料的生物基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可能會導致土地使用壓力增加和棲息地喪失,而對木材作為可持續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可能會導致原始森林的消失或單一種植。
為了解決這些潛在問題并確保向循環經濟過渡的努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對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貢獻,作者呼吁歐盟內部和國際上加強政策凝聚力,例如通過聯合國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其預計本月(12月)將在蒙特利爾通過。
原文參看:https://www.iucn.org/news/202212/new-iucn-report-fulfil-its-promise-circular-economy-must-take-biodiversity-account
編譯:Sherry
審核:Lucy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來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品中國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為,先祖
2022-12-14 13:42
原標題:《故鄉潮州》出版專訪陳平原教授(引題)談論故鄉,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心境(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而心境好解,這學問又是如
2022-12-13 20:33
原標題:《逐光的孩子》高校“開講”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卓張鵬胡蘭楊倩文攝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藝術大思政課《逐
2022-12-13 17:34
原標題:打磨六七年小說《天圣令》講了什么故事?中新網12月12日電近日,兩場主題為“從‘天圣令’看宋韻文化”的講座舉行,著名作家蔣勝男從
2022-12-13 13:50
原標題:《人在草木間》系列融媒體報道今起推出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
2022-12-12 21:39
原標題:山西明日起多個文化場館恢復開放記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以及太原市圖書館等文化場
2022-12-12 20:36
原標題:《三體》上線首日播量放過億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12月10日,《三體》動畫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全網獨家上線,首周兩集連
2022-12-12 19:33
原標題: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時代氣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鑒、吸收和融合。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之下,20世紀上半葉的楚辭研究在
2022-12-12 14:45
原標題: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主題)——從“日記研究叢書”說起(副題)日記這種文獻類型和書寫方式,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
2022-12-12 14:43
原標題:《詩經》的禮義、樂義、詩義與經義《詩經》所載樂歌,本為兩周禮儀的用樂與歌舞的歌詞,要對其詩義進行清晰的解讀,需要回到歷史現場
2022-12-12 11:32
原標題:微短劇靠什么贏得觀眾喜歡最近一段時間,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微短劇深受觀眾喜愛。數據顯示,今年僅快手平臺的微短劇日活躍用戶便增長
2022-12-12 08:32
原標題:考古還原青藏高原絲路的樣貌仝濤【考古中國】??●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出土大量來自唐朝、中亞和西亞的絲織品、金銀器,以及各類寶石
2022-12-12 08:52
圖片故事原標題:劍川木雕:傳承千年技藝段四興在進行木雕制作中的打坯流程(12月1日攝)。劍川木雕是云南省劍川縣傳統美術項目,歷史悠久,具
2022-12-12 08:37
原標題:劇場藝術如何拓展邊界找尋多樣表達北京晚報記者高倩12月8日至9日,“2022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和“2022臺湖舞美國際論壇”在國家大劇院
2022-12-12 05:40
原標題:想學藝、想掙錢?快來村里這塊“寶地”集合!據12月8日甘肅省文旅廳、人社廳、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通知,甘肅新認定28家省級非遺工坊
2022-12-11 21:55
原標題:西安多家博物館明天起陸續開放陜西西安多家博物館11日發布公告,明天(12日)起陸續恢復開放。西安博物院12月12日(星期一)起恢復對
2022-12-11 21:36
原標題:世界杯的魅力韓立群1990年世界杯我17歲,我家黑白電視14寸。記得馬拉多納無能為力的淚水。1994年巴喬橫空出世,一路帶著意大利打入決
2022-12-11 20:42
原標題:初冬張燕峰初冬。田野空曠,露出黑油油的泥土,像一位剛剛生產過的母親,袒露著的胸膛,平靜而疲憊。靠近她,似乎能聽到來自大地深處
2022-12-11 11:36
原標題:別了,青石板的巷陌田海明夏雨猛烈而迅疾,砸在屋檐上,迸濺出水花,瀉出朦朧的水簾,隔絕了我望向窗外的視線。爸從外邊回來,穿著的
2022-12-11 11:44
原標題:一把檀木梳鄧素芳《牡丹花瓶》 文森特·凡高[荷] 瑪咖供圖月光從門外涌進來,閃著銀色的粼光。我坐在梳妝臺前,檀木梳隱發著淡淡的
2022-12-11 11:32
【藝評】原標題:最好的書店氛圍,是看得見的對閱讀的愛羅筱曉最近,位于杭州解放路的新華書店因內部改造暫時閉店。這家書店建成于1954年,是
2022-12-11 05:44
原標題:從“中文熱”到“天宮熱”(主題)——中文教學助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文化交流(副題)藺妍林建杰“這是中國,這是阿聯酋,我們是好朋
2022-12-11 05:32
【視線】原標題:電視劇、小說同時推出(引題)《大博弈》書寫時代浪潮下的中國工業制造(主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日,
2022-12-11 05:34
原標題:“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12月7日,觀眾參觀“凌家灘文化展”。12月7日起,“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
2022-12-11 05:36
原標題:落雪的日子李季落雪的日子和她一起出去走走雪花飄落有寒意籠罩也有梅花飄香河面冰封水依然在冰下不息流動愛一個人就要在雪天拉著她的
2022-12-11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