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知的所有宇宙區域之中,牧夫座空洞算是一片比較特殊的地帶了,那么這片直徑超過2億光年的空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宇宙雖然是空曠的,但總體上來說,大部分的區域是充實而有序的。比如在太陽系之中,所有天體都圍繞太陽有序運行,而這樣有序的數千億個恒星系又組成了一個更為龐大的天體系統,也就是銀河系,銀河系與其它一些星系又組成了一個星系群,大量的星系群又組合成為了一個星系團,總而言之,一切都是那么有序且組織明確。
牧夫座空洞與上述的這種天體結構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這里的結構呈現出纖維狀特征,而且十分空曠。
(資料圖)
銀河系的直徑大概為10萬光年,其中就有多達1000億到4000億個恒星系,而銀河系所在的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約為1.1億光年,其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多達2000個以上。對比一下,牧夫座空洞所在的區域直徑超過了2億光年,比室女座超星系團還要大,但是其中已知的星系卻只有60個,即便是同宇宙的平均密度進行比較,這里的物質密度依舊只有宇宙平均密度的十分之一而已。
如果說宇宙的空曠令人害怕,那么牧夫座空洞就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是什么力量導致了如此巨大空洞的形成呢?
關于牧夫座空洞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猜測,第一種猜測認為牧夫座空洞的形成與高等文明有關。卡爾達舍夫等級將宇宙文明分為三個不同的級別,如果一個文明能夠利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那么就算是達到了第一宇宙文明,而第二宇宙文明則是能夠利用所在恒星系的全部能源,最后的第三宇宙文明則能夠利用所在星系的全部能源。
能源是制約一個文明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隨著文明發展,對于能源的需求也會相應提高。
以地球為例,在現代科學誕生之前,人類的能源消耗速度是非常緩慢的,而近300年間,人類的能源消耗速度已經出現了飛躍式的提升,終有一日,地球上的能源會被人類消耗殆盡,而那時的人類文明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我們將會設法獲取太陽的能量。就如卡爾達舍夫等級所標示的那樣,第三宇宙文明可以利用所在星系的全部能源,這同時也意味著它的能源消耗速度是巨大的。
我們可以假設在牧夫座空洞所在的區域存在著一個或數個高等文明,這些文明迅速地消耗著這一區域的能源,于是這里的恒星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個星系被從宇宙地圖上抹除,終于這里變成了一片空洞。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雖然合乎邏輯,但卻沒有任何證據。另一種相對保守的猜想認為,之所以牧夫座空洞會讓人感覺如此特別,并不是因為這片區域真的有多么特別,而是人類對于宇宙的了解還太少。
這種猜想認為,人類目前所知的宇宙運行規律只是冰山一角,在我們所知的物質和能量之外還存在著一些未知的物質和能量,而這些東西就被統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
我們雖然無法洞悉暗物質的存在,但這些物質卻在影響著宇宙的運動和結構的形成,牧夫座空洞實際上并不像看起來那樣空,在這片區域之中存在著大量我們咱們還看不到的暗物質與暗能量。不管是哪一種猜測,目前都只能是猜測,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去證實它們。當我們環顧身旁,看著圍繞太陽運行的八大行星,我們感覺自己對于宇宙的了解很多,而當我們看向遠方,深空則會提醒我們是多么的無知。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sunmonarch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