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世界球精選!人間折翼“天使”

時間:2022-11-21 15:43:51    來源:科普中國網    

作者:杜曉南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審核:郁莉斐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副主任醫師


(資料圖片)

十月孕育,在全家的期待中,天使降臨人間,這是一個皮膚白皙的漂亮寶寶,但他/她身上的種種標簽注定使他/她的人生不平凡。

標簽1: 家有“睡渣”和“飯渣”寶寶

從出生開始,這個寶寶一點也不“天使”,這兩個標簽就是寶寶最顯著的特點。“睡渣”寶寶不愛睡覺,他們往往入睡困難,睡眠片段化,夜間頻繁覺醒;每天的吃奶問題更是令全家頭痛的頭等大事,常見的有吸吮力弱、吃奶時間長、吸吮不協調、容易嗆咳和吐奶。家長們想盡辦法讓寶寶進食,用勺子喂、換奶嘴、各種哄睡,但還是有不少寶寶會嗆奶得肺炎,體重增加緩慢。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標簽2: “發育不合格”寶寶和“放電”寶寶

頭圍增加不良、大運動及精細運動發育落后、肌張力偏低、語言發育落后,這些話語頻繁地在每次的就診病歷中出現,這些“發育不合格”的寶寶還會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發愣、突然發軟、頻繁抖動,發熱是對他們很大的挑戰,發熱時抖動會更明顯,有的寶寶出現了四肢抽搐,有些甚至持續半小時以上,很快,醫生會給寶寶帶來一個新的診斷“癲癇”“腦電圖異常放電”,服用抗癲癇藥物,做康復訓練,這些成了孩子們的日常。

標簽3:“笑容”背后的寶寶

盡管很多叔叔阿姨夸贊這是一個愛笑的皮膚白凈的寶寶,但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他們會有一些特別的面容被注意到,頭圍小、后頭部扁平、斜視、伸舌及舌頭突出、嘴巴較寬、牙齒間隙較大、流口水、走路搖晃、經常有拍手的動作,會有些特殊行為,比如對水和有褶皺的物品(如某些紙和塑料)的迷戀,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寶寶。

帶著這些標簽和關鍵詞,孩子被輾轉在神經科、兒保科、康復科、口腔科、眼科、小兒內科反復求醫,直到基因檢測報告明確,這些孩子的最終病因被明確診斷為Angelman 綜合征。這是最早由英國兒科醫生Angelman報道,以他名字命名的疾病,在國內有一個美麗的譯名“天使綜合征”。大約每出生15 000個寶寶可能會出現一個天使綜合征寶寶,伴隨著一系列嚴重的神經發育問題,包括嚴重的智力障礙、語言缺失、癲癇發作及異常的腦電發放、運動障礙、睡眠及喂養問題、特殊的面容及特異的行為特征。

這個家族中,共有4種不同類型天使綜合征寶寶,根據人數占比不同,包括15q11.2-q13母源鏈缺失(65%~75%),UBE3A點突變(11%),15q11-13父源單親二倍體(3%~7%),以及印記中心缺陷(1%~2%),這些字眼雖然出現“母源性染色體”,但卻和母親沒有直接的關系,這正是由UBE3A基因的特性決定,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中,父系遺傳的 UBE3A 等位基因沉默,UBE3A 表達完全依賴于母本表達,一旦缺乏將會對神經系統的發育及其正常功能造成嚴重影響。

人間天使,遺憾折翼,至今尚無治愈的方法,主要還是針對不同臨床表現進行對癥治療和康復治療。給天使寶寶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考驗。但有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選擇鉆研天使綜合征這個罕見疾病。同時家屬自發成立了天使綜合征之家,倡導“培養專家型患兒家長”。在各方的不斷努力之下,多學科會診(神經、康復、消化、眼科、口腔、骨科、遺傳、青春醫學)一站式綜合治療在復旦兒科醫院建立,2021年成立“天使之翼”慈善基金,同時不斷有新的基因治療辦法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相信未來,天使折翼必將有力重生!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標簽: 這是一個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相信未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