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10月5日,2022年度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揭曉了最后一個獎項。美國化學家卡羅琳· R.貝爾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化學家莫滕·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以及美國化學家 K.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榮獲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獲獎理由是“對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的發展”的貢獻。
圖片來源:諾獎官網
其中,梅爾達爾和沙普利斯是點擊化學的先驅,貝爾托西則是生物正交化學概念的提倡者。很多人都表示,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光聽名字完全摸不著頭腦。其實一言以蔽之,點擊化學是一種新型的化學反應,它可以用簡單高效的辦法合成各種分子。關于點擊化學,各位讀者可以參考筆者另外的科普文章——《點擊一下,獲取今年諾獎點擊化學的知識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生物正交化學則可以理解為一種在身體內部發生的點擊化學。我們這篇文章就來通俗地解釋一下到底什么是生物正交化學。
穿自己的鞋,走最險的路
生物正交化學誕生于上世紀末,當時生命科學正在經歷一場大爆發式的發展。隨著熒光蛋白等示蹤技術的成熟,科學家們得以有機會追蹤體內各種生化反應的具體機理。貝爾托西當時關注的是一種研究熱度相對較低的大分子——聚糖,它們由一系列單糖經由糖苷鍵構成,是人體內居于蛋白質和DNA之后的第三種生物聚合物。
聚糖在人體內通常位于蛋白質和細胞表面,分布廣泛,作用巨大,與病毒感染細胞以及免疫反應激活等一系列生化反應過程密切相關。那為什么它們在研究人員中的“人氣”不如蛋白質和DNA的高呢?答案是當時針對蛋白質的各種熒光標記工具無法對聚糖起作用。絕大多數研究人員都將研究方向定為更加容易獲得產出的領域,只有貝爾托西等少數科學家迎難而上。
科學家對于自己研究領域的執念,讓貝爾托西選擇做一名孤勇者,但她的科研道路卻異常艱辛。貝爾托西分析設想,假如想用熒光物質標記細胞膜表面的聚糖,而熒光物質又沒法直接和聚糖相連接,那么通過某種橋梁分子連接兩者,不就可以間接地實現對聚糖的標記了嗎?
十年磨一劍,女俠頻闖關
這個設想說來輕松,但做起來卻困難重重。首先,貝爾托西設想中的橋梁分子必須具有兩個特性。第一,它們不能和生物體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反應。第二,它們和將來要連接的分子間,必須有非常高效的反應。
為什么要具有這兩個特性呢?
第一個特性是說,假如引入了橋梁分子后,它并非特異性地參與形成細胞表面的聚糖,而是四處與細胞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將來自然無法標記聚糖。第二個特性是說,假設這種橋梁分子真的移動到了細胞膜表面,開始和前來進行標記(配對)的分子結合,那么這種反應必須是迅捷高效的,否則就會出現很多橋梁分子孤立在細胞膜表面,無法與標記分子發生反應的情況。
貝爾托西提出了生物正交這一概念,生物正交化學由此而誕生了。正交,字面意思就是垂直,表現了一種相互之間無關的含義,來表達橋梁分子的這種特性。橋梁分子需要對想要連接的配對分子異常敏感,但它在體內只能對配對分子敏感,而對其他物質要表現出足夠高的惰性。
貝爾托西花費了極大的精力,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尋找到了一種合適的橋梁分子,它是一個由單糖和疊氮基團相接的簡單分子。這種分子進入人體后,可以自然地參與糖類的代謝過程,作為構成細胞表面聚糖的成分,從細胞內部到達細胞外部,同時將疊氮基團作為抓手,與外界的熒光分子連接。
生物正交化學反應及聚糖失蹤示意圖
圖片來源:諾獎官網
此時,時間已來到了2000年,距離貝爾托西開始進行這項研究已經過去了將近10個年頭。貝爾托西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是離真正有實用價值的聚糖標記還有一定差距。
幸運的是,沙普利斯和梅爾達爾在此時提出了點擊化學的概念,貝爾托西已經清楚地了解到,只要反應體系中存在沙普利斯等人提出的銅離子催化劑,她使用的疊氮基團就能和炔基迅速結合,實現點擊化學反應。
科研應用雙豐收,初心和始終她都有
然而,銅離子在生物體中會參與一系列反應,對生物體而言是一種有毒物質,并不滿足生物正交的要求。于是,貝爾托西開始將精力放在尋找非銅催化劑上。
終于,貝爾托西于2004年提出三芳基磷可以和疊氮基團高效反應,實現對聚糖的標記。這是一種滿足生物正交性的點擊化學反應,也是后續一系列偉大成果的開端。貝爾托西和其他科學家不斷開發新的生物正交反應,讓反應效率比最初提升了數十萬倍。
如今,貝爾托西等人的前瞻性研究,令標記和操縱細胞表面的聚糖成為可能。人們不光可以通過標記,弄清聚糖在指定細胞表面的分布和密度,也可以通過將攜帶藥物的分子與多糖進行配對的方式,令聚糖分解或變性。
實際上,聚糖存在于很多種腫瘤細胞表面,是令腫瘤細胞逃脫免疫系統的關鍵。基于生物正交反應的相關藥物和療法已在腫瘤患者身上進行實驗。
生物正交化學相關研究成果呈現爆炸式增長
圖片來源:Robert Bird
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之后,很可能就是巨大的成功。為了最初的夢想,貝爾托西克服重重難關,她的堅持最終也獲得了回報。希望這樣的勵志故事,能夠在人類歷史上不斷上演。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郭菲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這些優秀電視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人生百態(引題)溫情脈脈的日常,活力灣區的動人故事(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近年來,“大灣區”
2022-10-13 09:48
原標題:探訪世遺泉州“法映刺桐”展館:千載法制護安瀾中新網泉州10月12日電(曾福志吳冠標)過市舶司“報關”、逛宋元“海貿規則街”、觀“
2022-10-13 09:32
原標題:三座大劇院4000余場演出(引題)?他用藝術刷新武漢國際“朋友圈”(主題)記者王娟10月11日上午10時,第十一屆琴臺音樂節正式開票,5
2022-10-13 09:43
原標題:湖北新增一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中新網武漢10月11日電(記者梁婷)記者11日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湖北省政府于近日正式公布古隆
2022-10-12 15:26
原標題:講述長征密碼破譯傳奇驚天動地事,隱姓埋名人。短短十個字,卻是眾多密碼破譯人員一生的寫照。在革命戰爭年代,有這樣一個技術偵察情
2022-10-12 15:26
原標題:文旅部:暫緩公布演出經紀人員資格認定考試合格分數線中新網10月12日電12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發布公告,暫緩公布2022年全國演出經紀
2022-10-12 15:25
原標題:寧夏大漆“手藝人”:傳承東方美學描繪“漆”彩人生中新網銀川10月11日電?中新網記者于晶紋路細膩流暢,色澤富于變化,典雅而又精致
2022-10-12 15:31
原標題:《我給名著畫插圖》出版(引題)“05后”學生對名著另類解讀(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近日,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了“05后”學
2022-10-12 15:35
原標題:朝陽門關廂主街鉤沉張雙林“朝外大街正式啟動改造,將建設室外空中籃球場、地下藝廊、最美胡同”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同時,
2022-10-12 09:25
原標題:馮驥才《俗世奇人》推出手繪珍藏本人民日報海外版電(張笑瑞)《俗世奇人》是作家馮驥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國內外公認的小小說經典。2
2022-10-12 09:26
原標題:孫子兵法博物館開館中國青年報訊(許小猛)近日,全國首家《孫子兵法》主題博物館——孫子兵法博物館在江蘇蘇州吳中區穹窿山風景區孫
2022-10-12 09:38
原標題: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題)?紀錄片《荒野至上》第二季開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繼紀錄片《荒野至上》第一季在央視紀錄
2022-10-11 16:27
原標題:《千里江山》:樂音里的家國情懷徐堯在這場“致敬北京國際音樂節二十五周年”音樂會上,我有幸見證了一件藝術品的誕生。早在交響音詩
2022-10-11 16:35
原標題:《經典詠流傳》《典籍里的中國》《最美中軸線》等優秀原創文化節目破圈層傳播(引題)?擺脫流量綜藝傳統文化受捧(主題)【開欄的話
2022-10-11 15:40
原標題:跟著毛佩琦讀《莊子》明史學家毛佩琦先生,撰寫了《大家讀莊子》上下兩冊,洋洋40萬字的譯注,可謂“激活經典,融入當下”。《莊子》
2022-10-11 15:26
原標題:中日合作特展亮相清華藝博(引題)勾勒中日文明交流圖景(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模仿中國銅鏡式樣、紋飾的
2022-10-11 15:27
原標題:東城展出非遺保護十年成果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昨天,《東城非遺這十年》專題宣傳展通過“非遺101”微信公眾號上線,展覽展示了十
2022-10-11 15:49
原標題:天津京劇院名家領銜(引題)?三臺梅派經典劇目年末饗戲迷(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天津演藝網獲悉,12月2日至4日,天津
2022-10-11 15:45
原標題:網絡文學出海還需出精品王海寧不久前,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布了《2021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藍皮書顯示2021年,雖然中國網絡文學
2022-10-11 09:44
原標題:魏風華映照出別樣唐朝天津日報記者何玉新印象暢游唐朝的山水體會唐人的樂觀近日,懸疑探案劇《唐朝詭事錄》在愛奇藝平臺播出。該劇憑
2022-10-11 09:34
原標題:“九說中國”系列叢書累計面世12種,從詩詞、典故、古橋梁等多個維度解讀傳統文化(引題)?書寫中國氣派,傳遞華夏文明精氣神(主題
2022-10-11 09:41
原標題:京劇分享會+戲曲演出付費直播(引題)?京劇藝術試水傳播新模式(主題)天津日報記者胡春萌日前,由天津北方演藝集團融媒體中心打造的
2022-10-11 09:33
原標題:照我思索,可理解我,可認識人(主題)——序《我的忐忑人生》(副題)徐則臣小說讀完,等了一個月,期待某個宏大的命題自然地浮出水
2022-10-11 09:41
原標題:法國思想家拉圖爾去世:一位通才澎湃新聞記者王芊霓編譯采訪整理法國思想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Latour)于當地時間10月9日去世,享年75歲
2022-10-11 08:46
原標題:“演技只是演戲的一種技巧”(引題)甄子丹要讓觀眾看到自己那份真(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正在熱映的電影《搜救》中,甄子丹飾演的
2022-10-10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