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世界最資訊丨“精導”系列微課圖文篇(7) 主動尋的制導是如何參與“發射后不管”的?(中)

時間:2022-08-01 09:42:37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片)

各位好!精確制導系列微課來了。上節課,我講了英阿馬島戰爭“飛魚”導彈擊沉“謝菲爾德”號巨艦的戰例。這節課,我將通過介紹制導系統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重點剖析尋的制導方式,來逐步揭開“發射后不管”背后的奧秘。首先我簡要說說“發射后不管”的定義。

“發射后不管”(“Fire andForget”)是指導彈有自主引導能力,不需要外界的支持,便會自動跟蹤、打擊目標,不用發射后再去控制。打個比方,也就是它的獨立工作能力強。這是導彈武器先進性的一個標志。

導彈在打擊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制導系統來導引。制導系統是以導彈為控制對象的一種自動控制系統。來看制導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框圖。

制導系統的組成包括導引系統與姿態控制系統,制導系統的功能是用于探測或測定武器相對于目標的飛行參數,計算彈體的實際位置與預定位置的飛行偏差,形成導引指令,并操縱彈體改變飛行方向,準確地飛向目標。

而制導系統的工作方法與形式,就是制導方式。不同的制導系統,采用的制導方式也不相同。常用的制導方式主要包括:遙控制導、尋的制導、匹配制導、慣性制導、衛星制導和復合制導。這里重點講尋的制導,尋的制導技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精確制導技術。

“尋的”一詞中“的”本義為“靶子”,也就是導彈攻擊的目標,因此,“尋的”的含義就是尋找、追蹤待攻擊的目標。在英阿馬島戰爭案例中,“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就是“飛魚”導彈要尋找的“的”(目標)。

尋的制導系統是由彈上的制導系統自己產生制導指令,因此,又叫“自導引”“自尋的”,也就是導彈自己尋找目標,并瞄準目標飛行。

尋的制導系統的彈上設備由導引頭、自動駕駛儀與彈體組成。如圖所示,在尋的制導階段,導引頭發現并跟蹤目標,提取目標相對于導彈的位置與運動信息,彈上計算機利用目標信息,形成控制信號,控制自動駕駛儀,改變導彈飛行姿態。飛行過程中,導引頭實時更新目標信息,彈上計算機不斷產生新的控制信號,控制導彈飛行,直至接近并摧毀目標。

前面講的戰例,發生的時間比較早。這里有一個較新的戰例。格林尼治時間2019年6月19日晚上11點35分左右,美軍一架RQ-4A“全球鷹”無人機在霍爾木茲海峽國際空域作業時,被伊朗地對空導彈擊落,尋的制導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

好啦,經過層層剝筍式的講解,相信大家對導彈武器的制導方式和工作原理有所了解,下節課,我仍以“飛魚”導彈為例,重點講主動尋的,揭秘主動尋的制導是如何參與“發射后不管”的。(來源:國防科技大學“科普中國”共建基地)

標簽: 制導系統 尋的制導 工作原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