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24歲女生確診晚期胃癌,5類人是胃癌“喜愛”人群,預防胃癌,年輕人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時間:2022-05-15 06:46:24    來源:科普中國網    

據媒體報道,今年24歲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從去年七月開始頻繁感覺胃部不適,自行上網搜索后覺得是“胃潰瘍”,以為可能是因為畢業和就業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引起的,每次出現胃部不適時,她就自行服藥緩解。

最近,她出現嚴重腹脹后才就醫,被確診“胃癌晚期并伴有腹腔轉移”,并且是惡性程度極高的胃印戒細胞癌。

根據2020年我國最新數據,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種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三。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我國約占其中的40%。我國早期胃癌占比很低,僅約20%,大多數發現時已是進展期,總體5年生存率不足50%。

胃癌能不能早期確診,要怎樣預防?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胃印戒細胞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可發生于胃的各個部位,我國最常見的是胃腺癌。它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

而胃印戒細胞癌是一種含有大量黏液的特殊胃癌類型,由于細胞中充滿了黏液,把細胞核擠向了細胞的一側,使其外形似一枚戒指而得名。

胃印戒細胞癌具有侵襲力強,病程進展快,惡性程度高的特點。年輕人多見,早期癥狀不明顯,病灶呈浸潤性彌漫生長,胃癌細胞的生長方向不會向胃腔突出,而是沿著粘膜下層、肌層、漿膜層向外侵犯,最終導致胃壁全層變厚、變硬,胃粘膜的蠕動消失,形似皮革而得名“皮革胃”。

但印戒細胞癌只是一種組織學分型,并不能直接決定腫瘤分期。

二、胃癌有沒有明顯早期癥狀、體征?

胃癌早期患者多無明顯癥狀及體征,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適、進食后有飽脹感、輕度惡心、食欲不振、胃部灼熱感等。

上腹部深壓痛可能是唯一值得注意的體征。

三、胃癌篩查的起始年齡及高危人群

中華醫學會胃癌臨床診療指南(2021版)指出:

胃癌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顯著上升,因此建議以40歲為胃癌篩查的起始年齡。

約10%的胃癌表現為家族聚集性,胃癌患者親屬的胃癌發病率較無家族史者高4倍。

根據我國胃癌流行病學特點,符合以下第1條和第2~6條中任意一條者均應列為高危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

1、年齡>40歲,男女不限;

2、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3、幽門螺桿菌(Hp)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部疾病;

5、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鹽、腌制、熏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四、胃癌篩查、確診方法

胃癌篩查主要包括血清學檢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Hp感染檢測)和內鏡檢查兩方面。

胃鏡及胃鏡下活檢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

胃鏡能直視食道及胃黏膜,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到黏膜淺表的病變。如內鏡下發現可疑病灶,則需要取活檢。

如果對疼痛耐受力較弱,可以考慮無痛胃鏡。

不過,無痛胃鏡是有禁忌癥的,嚴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者不宜進行無痛胃鏡檢查。

五、怎樣預防胃癌?

隨著人們工作節奏加快,壓力不斷增大,胃病困擾了不少人。但實際生活中,人們又經常忽視胃病,有的甚至發展成胃癌仍渾然不知。

預防胃癌我們要:

1、吃飯細嚼慢咽,戒煙限酒,減少食鹽攝入,少吃腌制、煙熏及紅肉、加工肉類,少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2、作息規律,不要熬夜,不要壓抑性格生悶氣。

焦慮帶來的精神壓力同樣也會對人體的胃腸道帶來巨大壓力,甚至會“壓出”胃癌!

3、要及時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

4、胃癌高危人群應該定期參加防癌體檢和篩查,重視胃部疾病,及時治療并定期復查。

在胃不舒服時候,特別是在吃藥不能緩解癥狀時,要立即做胃鏡檢查,務必要找出原因。

一次胃鏡可能會造成漏診,必要時再次行胃鏡檢查。

5、胃癌的檢出時機直接決定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達90%以上,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僅20%~30%。在胃癌高危人群中進行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胃癌是一個與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的疾病。很多年輕人基本都存在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這些都是引起胃癌的危險因素。

管住嘴太重要了!

標簽: 胃印戒細胞癌 高危人群 無痛胃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