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橘生產概況
(一)世界柑橘生產概況
(二)中國柑橘生產概況
1.2018年全國柑橘面積及總產量
2.國內柑橘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
3.國內柑橘發展大趨勢
(三)四川柑橘生產概況
1.曾經四川柑橘生產基地的規劃
2.四川發展晚熟柑橘的優勢、不利條件和機遇
3.對四川柑橘發展的建議
(四)柑橘生產是眉山市和東坡區農業支柱產業之一
二、柑橘高產高質高效栽培的六大要素
(一)優良的品種
(二)龐大的根系
(三)充足的陽光
(四)均衡的營養
(五)科學的管理
一、柑橘的生產概況
(一)世界柑橘的生產概況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主要分布在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有130多個國家種植柑橘,約1.27億畝,年產9300多萬噸,近年,中國已超過美國、巴西,躍升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國,面積約3600多萬畝。
(1)市場貿易
市場一體化,各型聯盟,導致國際貿易量增加;
歐洲對橙類及橙汁進口量增加;
向發展中國家開拓未來市場;
對不同特色個性化、品種及上市期差異的鮮果需求增加。
(2)技術發展——向省工、節本、綠色生態和提高品質方向發展
發達國家(美國、巴西、以色列等國)向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已成功應用到果園栽培中。
1.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
a)設施栽培、溫光調控、營養診斷施肥、水肥一體化節水滴灌系統、病蟲防控;
b)栽種采用寬行稀植、輪期結果、高光效簡易修剪整形,以節省成本;
c)無人機操作。
2.提高品質為主技術
a)有機、綠色、設施栽培,反光膜覆蓋及科學防控技術;
b)營養診斷施肥與有機肥為主的施肥技術;
c)簡易修剪與疏果、合理載果技術;
d)控水降酸、增糖、完善采果技術。
(3)近年,美國、巴西、摩洛哥大面積發生黃龍病,潰瘍病危害而砍樹毀園。
(二)中國柑橘生產概況
柑橘也是中國第一大水果,是世界柑橘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由于政府重視,正確指導,比較效益優勢,市場拉動,科技支撐(工程化、標準化、綠色化、機械化、信息化)等因素,柑橘快速發展,全國柑橘面積和總產呈上升趨勢。2015年中國3630萬畝,總產3321萬噸,2019年達4200萬畝,總產4200萬噸,主要分布在19個省市區,形成桂北、贛南、湖南及長江上游四條柑橘產業帶。
1、2018年全國柑橘面積及總產
||||
2、國內柑橘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
1)亟待解決:產業鏈建設;果品質量安全預警及監管建設;提升優果率和商品率;大數據、智能控制等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普及應用。
2)勞動力缺乏,務農人口老齡化,體力和知識文化素質下降,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生產成本(勞動、農資、貯運、銷售等)上漲。
3)技術力量薄弱,果園生產條件不容樂觀。
山丘區果園基礎設施落后;盲目隨意使用農肥、農藥和激素;重產量輕品質提升。
4)銷售壓力大,市場的不確定,產量質量與果價失衡,甚至出現低果價導致低投入惡性循環。
5)某些省區面臨黃龍病、潰瘍病威脅。
3.國內柑橘發展大趨勢
1)穩定面積。面積基本穩定在3630萬畝左右,并加快柑橘產業、品種結構調整。
2)兩個轉移。逐步由東部向西部產區轉移;向柑橘發展優勢地區轉移。
3)一個轉變。由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轉移,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綠色化生產;提升品質、創新品牌成競爭焦點;提高果品商品化處理水平,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確保經濟效益。
4)推廣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信息智能化省力栽培技(解決勞力、成本等問題)。
5)要十分重視品牌文化、證明商標、地理標志、銷售網絡渠道的建設。
(三)四川柑橘生產概況
天府之國四川,地理緯度、海拔高度跨度大、氣候及土地、物種資源豐富,人們勤勞,歷來農業興盛發達。
四川果樹種類多樣性十分明顯:長江、金沙江和赤水河谷地區的優質柑橘;川西高原及河谷地區的優質細梨、蘋果、大櫻桃;龍泉山脈的優質水蜜桃、枇杷等多種伏季水果;攀西地區的芒果、軟石榴等特色水果;川中丘陵區的尤力克檸檬等都是享譽中外引以自豪的果品。
四川是柑橘種植老區,柑橘產業是四川農民增收,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項目之一。
四川柑橘中,柑、橘、橙(錦橙、夏橙、臍橙、血橙)、柚、檸檬、佛手種類齊全,品種繁多。
四川已獲得“無核血橙基地”、“中華檸檬基地”、“橙汁加工基地”、“晚熟柑橘基地”稱號。
近年來,四川柑橘產業發展較快,2017年為430萬畝,2019年484.7萬畝,(總產457.7萬噸),2020年已接近600萬畝,其中晚熟種近200萬畝,投產約80萬畝。
1.曾經,四川柑橘產業基地的規劃
長江上游甜橙鮮食加工區——宜賓、瀘州
晚熟血橙(塔羅科)基地——資中、自貢
夏橙基地——江安
優質臍橙鮮果區——雷波、攀枝花、鄰水川渝結合部
早熟、特早熟蜜橘區——資陽
川西優質高效寬皮晚熟雜柑優勢區——眉山、成都蒲江
川中丘陵檸檬出口基地——安岳、內江
2.四川發展晚熟柑橘的優勢、不利條件和機遇
1)優勢
a)獨特的氣候條件。冬無嚴寒,多數品種可以安全越冬;秋后降溫早,有利果實著色和果酸轉化;早春升溫平穩,有利果實完熟,延遲采收。
b)種植歷史悠久、基礎好、潛力大。種類齊全,品種多樣,品種資源豐富;近年已成功優選了香橙作砧木;建成檢疫和苗木統育統供體系;成熟的留樹保鮮技術和成功推廣了眉山蒲江等地種植經驗。
c)品種、品質、品牌、價格及市場消費潮流等要素有機相融。
d)區位優勢,交通方便,通江達海及現代旅游與城郊型農業發展勢頭好。
2)不足
a)氣候條件。
積溫不足(柑橘需4500-8000℃/年,四川只5500℃左右/年)
光照不足(柑橘需1200-1500小時/年,四川1100-1200小時)
降雨不勻(柑橘需1000-1500mm/年,四川950-1050mm/年)
處暑節后降溫較快
b)土壤條件。四川紅色盆地,紫色堿性土壤多;有機質缺乏;丘區土壤相對濕度偏低;有部分土壤疑似污染。
c)人文條件。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果技人員不足,人才斷檔;勞力缺乏,果農普遍年齡老化,體質及文化素質下降,接受和運用科技能力較差。
d)品種結構不夠合理,有的品種雜亂,世代重疊不清,有的盲目追“星”選種。
3)機遇
a)獨特的自然生態優勢。國家曾在2002年和2008年兩次將四川規劃為“全國(柑橘)優勢產業帶”。
b)東南部及中部省區受條件限制,品種結構上柚類及早熟寬皮柑類種植比例大,優勢強,但加工橙類不足;沿海省產區臺風、高溫氣候頻率高,影響發展;晚熟雜柑更是稀缺。
c)某些省區受黃龍病、潰瘍病、細菌性病害威脅,砍樹毀園,已經造成了巨大損失,2018年江西贛州地區就砍掉黃龍病樹5000多萬株,四川還未出現這種現象。
d)前些年,四川橙類占31%,柚占14%,檸檬占11%,共占56%,椪柑等寬皮柑占30%,而晚熟寬皮雜柑僅占13%。這些給我省晚熟柑橘留有發展空間。
3.對四川柑橘生產的建議
1)合理布局,選擇適宜的品種
a)堅定不移發展晚熟柑橘。
現在是早熟種不甜,中熟種比不上贛南柑橘,四川利用亞熱帶濕潤暖冬無霜雪氣候,有利果品增糖降酸轉色好,果品上市期長的優勢,發展晚熟柑橘。
b)適當壓縮柚類面積。
c)強化“三園建設”(良種母本園、繁育苗圃園、標準示范園),建優良品種貯備庫。
2)運用現代技術,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種植,提高品質,延伸產業鏈。
a)加強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產業要有人抓,市縣區鄉鎮要有專職果技員。
依托科研院校技術支撐,引進和培養人才,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培訓,特別是鄉土人才和產業帶頭人;
組織果協、專業合作社和專業技術服務隊。
b)努力提高果樹栽培機械化水平。
c)建立農肥、農藥、農機等服務網絡,逐步實現技術物資配套服務。
d)暢通購銷渠道,培養和組建購銷經紀人隊伍,推行訂單種植,搭建網絡及電商平臺。
e)認真推廣實施柑橘高產高質高效的綜合栽培技術。
3)加強質量監管,創新品牌名牌。
a)樹立市場為導向,誠信為本,優質高產高效理念;
b制定標準,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可追溯制度;
c)要有最佳的投入產出比,理性的價格期望值;
d)全方位開拓市場,舉辦鑒評會、展博會、柑橘節會等擴大宣傳。
(四)柑橘是眉山市農業支柱產業之一。
眉山市有四縣兩區,7186km2,342.26萬人
盛唐時期是貢柑之鄉
眉山獲得了:中國臍橙之鄉、中國椪柑之鄉、中國橘橙之鄉、中國清見之鄉、中國黃金蜜柚之鄉、中國晚熟柑橘之鄉等殊榮。
近期,被全國柑橘專家評判為:全國晚熟柑橘生產最佳適宜區、全國晚熟柑橘最大生產基地、全國柑橘管理水平最好地區、全國柑橘效益水平最好地區。
全市2020年柑橘面積104萬畝,總產137萬噸,產值98.3億元,帶動100.6萬戶增加收入。
眉山市規劃打造“全國規模最大、品質最高、品牌最響、效益最好的晚熟柑橘”產區
1.指導思想: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指引,政府扶持、市場引導、農民主體路徑;實施“三百工程”為抓手;著力提升柑橘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多樣化、品牌化發展水平。
2.發展思路:穩基石,控風險,強園區,提品質,創品牌,促增收。
3.目標:以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實施“三百工程”——面積100萬畝,產值100億元,100萬戶農民增收。
4.策略:施行“雙晚戰略”,即發展晚熟品種+晚采果技術→延長鮮果上市產業鏈→提升經濟效益。不與廣西廣東云南爭早,也不和贛南、湖南、湖北搶中,實現晚熟果品錯峰上市。
5.抓好“三品”,提升效益。
品種——穩柚減橙,確定主推優良品種發展晚熟寬皮雜柑;
品質——堅持標準優質化生產,提質增效,強化果品質量安全監測;建設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和商品化處理;
品牌——著力打造“眉山春橘”品牌搶占市場。
6.措施
(1)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a.加強科研院校與地方創新合作。
(在專業規劃、平臺共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強戰略合作)
b.組建晚熟柑橘研究院。
(開展新品種選育,新技術示范推廣、加工研發基地,人才培訓中心建設,推進柑橘產業鏈研發)
c.建設1個市級母本園,3個標準繁育園的良繁體系。
(儲備新品種,保持“眉山春橘”品種先發優勢,占領行業競爭制高點)
(2)打造現代產業基地,提升優質果樹生產能力
a.布局4個晚熟柑橘產業示范帶。
丹棱全域和東坡區岷江以西區域;
彭山區和仁壽西北區域;
青神全域和東坡區岷江以東區域;
仁壽中東部區域。
b.制定維護技術標準。
完善《晚熟柑橘早結豐產建園技術規范》和主推品種生產技術規范;采摘標準和分等定級標準;制定《老果園改造技術規范》;確保基地建設、種植技術、品質和商品化處理標準化。
c.改造20萬畝老果園。
間伐改善郁密度;高換嫁接優良品種升級換代;
種植與培肥地力結合的種養循環,實施有機質替代化肥行動。提升有機質改良土壤;配套水肥—體化、省力化設施栽培;推廣果園生草栽培和綠色防控措施。
d.實施全產業大數據試點。
采集生產、流通、社會化服務、銷售等數據,實現標準化精準服務。
e.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
扶持壯大產業化龍頭企業,提升生產和經營能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模式,提升聯農帶農能力;探索“農資+農機+農技”一體的社會化專業服務模式,提升柑橘生產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水平。
(3)推進融合發展,提升眉山春橘綜合效益
a.加快發展初加工及冷鏈物流。
b.適度發展深精加工(如橘花、橘皮、橘汁加工,開發飲料、果酸、橘酒、橘糕等產品)
c.打造農旅融合示范園。
(4)做強區域品牌,提升“眉山春橘”影響力
a.加快推進眉山區域品牌“眉山春橘”國家地理標志和證明商標的申報;
b.創新宣傳方式;
c.拓展營銷渠道。
(5)提升產業風險防范能力
a.構建危險性病蟲害防控體系
按照“政府主導、專業機構參與、統防統治、綜合防控”原則,強化黃龍病、潰瘍病風險防控意識和措施,撲滅措施,嚴控檢疫性病蟲害蔓延;
b.強化危險性病蟲害檢疫執法;
c.強化綠色生產與質量監管。
(6)強化保障
a.組織保障——成立領導小組要和專門工作專班;
b.人才保障——引進專業人才和培訓土專家、田秀才領軍人物;
c.政策保障——設專項資金,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
二、柑橘豐產優質高效栽培的五要素
即優良品種、龐大根系、充足陽光、均衡營養、科學管理等綜合要素。
(一)優良的品種
沒有最好的品種,只有更適合當地環境生長的品種,而不同的品種,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
簡單講:好吃、好看、好種、耐貯運、銷售暢、價格好的品種就是好品種。
具體講:適應性及抗逆性強,穩產豐產;綠色安全,內質及外觀好,口感及風味好,消費者喜歡(且食用方便),上市供應期長;無病毒和檢疫性病蟲害,經省級以上權威機構審定批準,推廣種植的品種。
要建立優良品種“推廣一批、示范一批、試驗一批”的研發推廣和儲備機制。
(二)龐大的根系
根為本,種果先養樹,養樹先養根,養根先養土,養土先養菌,菌肥土,土養樹,根系發達才能枝繁葉茂。
土壤管理是綠色柑橘生長發育的基礎,柑橘根系生長需要活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疏松,透氣性良好,水、肥、氣、熱、菌協調,無污染的土壤環境。
營造龐大根系生長環境應該從建園開始:
1.果園地選擇。
選擇大氣、土壤、水源等自然環境無污染,道路通暢,有水源保障,海拔500~800m以下,坡度在25°以下的向陽緩坡地域建柑橘園;
2.柑橘園土壤改良——改制、改(地)貌、改形、改性。
坡改梯,小改大,粘沙適度,深翻改土,增厚土層而不打亂土層;熟化土壤;調PH值至弱酸性;降低地下水位,同時建排灌系統;增施有機肥;深溝高廂或起壟栽植。
3.柑橘果園培肥土壤,養用結合,持續利用。持續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存量,使土肥相融,形成良好的土壤團粒結構,改善土壤孔隙度和通透性,使土壤營養豐富,土體濕潤,增強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
選擇使用適宜的優質有機、無機肥及生物制劑肥料,講求適時、適量、適法的施肥方法,以及結合中耕松土、破除板結等措施;
4.選擇適宜的砧木。栽植經檢疫無病毒的健壯容器苗木;
5.推行生草栽培技術。保留淺根良性雜草或人工種草,營造果園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利于保土保濕保肥保護天敵,調節地溫,防旱防日灼。
(三)充足的陽光
充分利用光熱資源,促進柑橘生長發育,特別是要利用每年4月至9月較強的溫光資源。
1.陽坡地域建園,開溝作廂,寬窄行適度稀植,使果樹間向陽通風透光。
(可采用7m×3.5m,5m×5m,5m×4.5m,4m×4m,4m×3.5m的行株距。)
2.高光效整形修剪。
依據不同品種,栽植密度選擇適合的樹型,通過抹芽、摘心、疏花、疏果、疏剪、短截、回縮、及撐、拉、吊、扭、環割、環扎、環剝等一整套整形修剪技巧,促弱抑強,平衡樹體生長勢,確保果樹株與株之間,單株內部枝組與枝組之間的枝梢均勻分布,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1)幼樹
以定干整形、擴大樹冠,爭取早投產為目的,要少剪多留、輕剪多留枝葉,每株培養3-5個骨干枝及若干個副枝,來用抹芽、摘心、撐、拉、吊方式整形。
2)成年樹
選擇合理的樹型,控制樹冠大小,培養樹型緊湊、層次分明,有牢固的主枝及側枝骨架、枝組結構;調整花果比、葉果比,合理載果;剪除頂部及外部過密枝、上部導致郁閉的大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使大部分枝葉和果實獲得光照,提高光合利用率;調解平衡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關系,促使立體結果,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冬剪——早熟品種在萌芽前完成,晚熟種在見蕾后結合春剪完成,維護合理樹型、恢復樹勢,剪除影響通風透光的中心主導枝、過密枝組,以及密生枝、穿膛枝、交叉枝、重疊枝、下垂枝、蔭蔽枝、徒長枝、纖弱枝、病蟲枯枝、果把和未成熟的晚秋梢;
春季補剪——2月、3月萌芽至開花前完成,現蕾后剪去無葉花枝和少葉花枝、畸形花枝,過多的無花營養枝及花量過多的結果母枝,調節花量和生長勢,減少營養消耗,利于集中營養抽發春梢,提高開花質量和座果率;
夏剪——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以短截為主,結合疏果,抹夏芽,剪去中上部已落果的無用枝、超長枝、衰弱枝、徒長枝、蔭蔽枝組及蔭蔽枝,使內部通風透光,緩解枝梢與果實爭光爭營養的矛盾。
秋剪——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抹除過密秋芽,剪去過密枝梢,短剪過長秋梢;
老樹更新修剪,延長經濟壽命——留好預備枝芽,調整和更新樹冠骨架,采用鋸、剪、回縮、短截、抹芽、摘心手段更新修剪;同時結合松土澆灌水、施肥、防治病蟲害,促抽發健壯新梢復壯更新投產。
(四)均衡的營養
協調、平衡柑橘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關系
1.遵循農作物施肥的五大定律(養分歸還學說,養分同等重要律,養分不可替代律,肥料效應報酬遞減律和限制因子)。
2.柑橘施肥的幾個原則:即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碳氫氧)氮磷鉀大量元素,中量元素(鈣鎂硫)與微量元素(鐵錳鋅銅硼鉬氯)相結合;速效性與遲效性、緩釋性肥料相結合;土壤施肥與葉面施肥相結合;特別要重視增施經無公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及腐殖酸類肥料;準確選用復合型顆粒型固體化肥與優質復合型水溶肥;
3.柑橘不同生育期對養分需求是不同的,應根據不同品種、樹齡、樹勢、土壤肥力狀況、氣象條件、肥料成分以及對產量質量指標要求等情況,指導適時、適量、適法進行科學施肥。
幼樹
主要培養壯大根系,加快枝葉生長,盡快形成樹冠,爭取早投產;以氮磷肥為主,配合施有機肥,采取多次少量,勤施薄施清淡肥;特別要重視在抽發春梢、夏梢、秋梢前施用抽梢肥。
成年樹
春肥——(花前肥),約占全年總施肥量的10-15%,春梢萌發前15天左右,結合春季澆水抗旱施速效肥。
夏肥——(穩果肥),約占全年總施肥量5-10%,5至6月第一次生理落果后,第二次生理落果之前,施三元復合肥為主,同時疏果,抹夏芽,控徒長;旺長樹和掛果少的樹可以少施或不施,以控制抽發夏梢。
秋肥——(壯果肥和催梢肥),約占全年總施肥量的50-55%,全年最重要的施肥,用三元復合肥+鉀肥,可分兩次追施(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9月初)促果實膨大、增糖、增色;集中放秋梢、促花芽分化;繼續疏果,適時定果。
冬肥——(采果肥和越冬肥),約占全年總施肥量的20-30%,采果前后10-15天及時施肥,恢復樹勢,減少落葉,增強抗寒力,為果樹冬春貯藏養分;促花芽分化,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補充中微量元素肥。
4. 重視施用葉面肥和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1)柑橘葉面肥噴布濃度表
||||
水肥一體化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技術,是節水、節肥、省工,改善生態環境,提質增效的技術。
5.柑桔缺素癥的矯治
因土壤缺素,施肥造成缺素,被土壤固定根不能吸收缺素、病蟲為害,選用砧木不當等原因造成缺素。可采取土壤補施或葉面噴布補充、平衡PH值、增施有機肥、選擇更換適合的砧木橋接等對癥矯治措施。
(五)科學的管理
為柑橘營造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促進高產高質高效。
1、防災、避災、減災。建立和完善灌排水系統,開廂理溝,防止果園水土流失;生草栽培,保土、保肥、保水、保護天敵,果園覆蓋,果實套袋等技術,防避旱洪冷凍災害及阻隔病蟲為害;
2、運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術。保持果園通風透光;疏花疏果,預設合理的載果量;
3、科學平衡施肥。運用水肥調控技術,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關系,培育健壯樹體,增強抗逆能力;既不旺長又不旱衰,避免出現結果大小年現象;
4、切實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
3)柑橘侵染性病害病癥的主要表相
a、細菌性病害 無毛(不發霉)有臭(異)味,且流膿汁
黃龍病又叫黃梢病,黃枯病,病菌通過木虱傳播,目前尚無防治特效藥,表相——果實著色異常,果小畸形,果中心不正,是典型紅鼻子果,果味酸淡;葉片黃化變小;植株的根、樹干、枝、葉、花、果實都可染病。
潰瘍病——病葉中央呈灰白色火山口狀,病斑近園形,具輪紋或螺紋狀黃色暈環,木栓化破裂。果實、枝梢木栓化嚴重,火山口狀開裂更顯著,夏梢受害重,可引起葉片脫落枝梢枯死;風雨、昆蟲、人為傳播。
b、真菌性病害 表相——落葉枯梢、僵果爛果、樹勢衰弱,因林間郁閉或土壤積水濕度大,低溫冷凍引起發病。
c、病毒性病害 表相——畸形、花葉褪綠黃化,蕨葉,叢狀縮葉;小花;節間短小,株型矮小化;由白粉虱、木虱、橘蚜傳播。
d、土傳線蟲病害 表相——病株根部形成根瘤;枝梢變短;葉片變小,發黃,卷曲,無光澤;開花多但結果少而且小;樹呈缺水狀,樹勢衰弱,葉片干枯脫落至死亡。
4)眉山地區柑橘病蟲防控的對策及措施
防控原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精準選用農藥,治早、治小、治了;
防控措施:植物檢疫是前提,農業措施是基礎,物理手段是支撐,
生物技術是重點,科學用藥是保障。
5)眉山地區柑橘常見的病蟲害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據中國農科院柑研所研究,眉山地區柑橘常見的病害有19種,害蟲有30種,而根據分布情況、危害程度和防控難度,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分布廣、危害重、防控難的主要有炭疽病、樹脂病、煤煙病3種,和紅蜘蛛、柑橘粉虱、潛葉蛾三種害蟲;
第二類:分布較廣、危害較重、防控較難的主要有瘡痂病、流膠病、灰霉病、青霉病、綠霉病等5種病,和橘蚜、天尖蚧、黃蜘蛛、銹壁虱、花蕾蛆、薊馬等6種害蟲;
第三類:新發生或局部分布、危害輕的有柑橘捧孢褐斑病、芽枝霉斑病、脂點黃斑病、褐斑病、褐腐疫病等5種病,和斜紋夜蛾、橘實癭蚊、黑刺粉虱、實蠅、紅蠟蚧(及褐圓蚧、糠片蚧、吹綿蚧)、鳳蝶、星天牛(及褐天牛、枝天牛)、麻皮蝽、溜皮蟲、爆皮蟲、蝸牛、小囊蟲、白囊蓑蛾、柑橘灰象甲等19種害蟲。
6)眉山地區柑橘周年全生育期病蟲防治關鍵時期與防治對象
3月——4月 花芽分化至春梢萌發期
蚜蟲、粉虱、紅蜘蛛、潛葉蛾、炭疽病、煤煙病等
4月——5月 初花期至夏梢萌發期
花蕾蛆、粉虱、蚧殼蟲、炭疽病、樹脂病等
6月——7月 第二次生理落果至秋梢萌發期
潛葉蛾、粉虱、尺蠖、鳳蝶、炭疽病、樹脂病
8月——10月 秋梢轉綠老熟期至果實成熟期
蚜蟲、紅蜘蛛、橘實蠅、粉虱、炭疽病、樹脂病、煤煙病
11月——次年2月 果樹越冬休眠期
潛葉蛾、紅蜘蛛、蚜蟲、粉虱、蚧殼蟲、炭疽病、褐腐病、煤煙病等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2-04-02 05:25
2022-04-02 05:41
2022-04-02 05:30
2022-04-02 05:34
2022-04-02 05:34
2022-04-02 05:32
2022-04-02 05:37
2022-04-02 05:27
2022-03-31 18:43
2022-03-31 18:47
2022-03-31 18:29
2022-03-31 18:36
2022-03-31 18:32
2022-03-31 18:30
2022-03-31 18:36
2022-03-31 18:31
唐朝歷史上資格最老的高級將領郭子儀,見證了整個唐玄宗、唐肅宗和唐代宗時代,兒媳是皇帝的女兒,自己更被皇帝稱為尚父,官兒算是做到了極
2022-03-28 16:48
安史之亂結束后,安祿山的地盤上崛起的三位節度使李寶臣、田承嗣和李懷仙,他們曾經是戰友,在安祿山和史思明麾下對抗中央,投降后成了同事
2022-03-28 16:48
根據《三國演義》里的描述,體現董卓的殘暴不止是他好色、奸淫宮女,而是他愛吃人肉,只要是被他發現有異心的官員,就當場殺掉,并飲其血食
2022-03-28 16:48
歇后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于一體,集中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歇后語最大的特點是諧音、比喻
2022-03-28 16:48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語,你值得擁有!歇后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于一體,集中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
2022-03-28 16:48
廈門海關統計,今年1-2月,福建省出口紡織服裝2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 9%。數據顯示,民營企業是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的主力軍。1-2月,福
2022-03-26 23:53
3月23日,深圳包子鋪老板12家店讓外賣小哥免費吃火上熱搜,網友紛紛點贊稱要多買包子支持老板。包子鋪老板陶先生回應稱,會把愛心舉措延續
2022-03-26 23:53
一心想著建樓改善村里條件,沒想到卻導致了村集體資產的流失……近日,面對前來回訪的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紀工委干部,原邵家村兩任
2022-03-26 23:53
3月18日,證監會公布2022年3月證券公司白名單,光大證券、中信證券、中原證券等27家證券公司在列。據悉,證監會對公司治理、合規風控有效的
2022-03-26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