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穩定踝關節,需要這幾步

時間:2022-04-19 16:02:47    來源:科普中國網    

我們的身體處于各種活動中,人體活動離不開我們的關節,讓我們可以做出相應動作,一旦活動度受限,行動上便會受到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的踝關節。

踝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踝的活動度主要是由脛距關節和距下關節兩個關節達成,可以做到向四個方向活動,勾腳尖稱為背屈,約20度,踮腳尖稱為跖屈,約45度,內翻約35度,外翻約25度,這兩個關節組合起來腳踝好像可以轉圈,但其實它們都只能做單一角度的運動。

保持踝關節正常活動度的重要性

在人體動力鏈上,所有動作的起點都在腳踝,只要與地面接觸的運動都會與腳踝聯系在一起。當我們腳踝活動受限,如腳踝背屈受限,可能會造成膝過伸、骨盆前移的體態,如腳踝跖屈受限,可能會影響臀肌,在走路時無法進行正常力的推進而需要拱腰來代償,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腰痛。如腳踝內翻外翻受限,會使我們在進行轉體動作時不順暢或卡住,此時就需要其他部位,例如腰代償更多角度來完成動作,長期下來也會產生腰痛的現象。

既然腳踝對于我們的日常活動,運動都如此重要的話,當發現腳踝受限后,如無運動禁忌,我們該如何提升活動度呢?接下來小編就教大家幾個簡單易學的動作,一起來做做看吧。

背屈關節松動

準備一把椅子和一根彈力帶,以訓練左腳為例,左腳踩于椅子上,大腿與小腿呈90度,將彈力帶綁在腳踝上,右腳在地面上踩住彈力帶加以固定,身體向前,左腿膝蓋彎曲角度增大,需注意左腳足跟不能抬離椅面,每組12次,一天做3組。

腳踝內外翻訓練

第一個動作,以訓練左腳為例,左腳踩于地面,大拇趾指向前方,右腳從左腳前方越過踩于另一側地面,同時臀部向左邊推,注意左腳始終踩穩于地面保持不動,此動作可以提升腳踝的內翻活動度。

第二個動作,以訓練左腳為例,右腳側移深蹲,左腳全程踩于地面,身體側移的力量可以幫助足弓下沉,提升腳踝的外翻活動度。所有動作每組12次,一天做3組。

SUMMER在做提升腳踝活動度的動作時,一定要注意緩慢到位,防止扭傷,訓練的腳踩穩于地面,不要離開地面或椅面,以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如果

標簽: 正常活動 日常活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