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繁星追夢·憶袁隆平 | 他算得最多的賬,是多少糧食養活多少人口

時間:2023-07-05 11:58:33    來源:科普中國網    

編者按:2023年,是中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50周年。半個世紀前,雜交水稻在中國率先成功研發并大面積推廣,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農業科學家,齊心逐夢,助力中國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決世界近1/5人口吃飯問題,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造福全人類作出偉大貢獻。近日,科普中國繁星追夢欄目采訪袁隆平院士生前秘書辛業蕓,緬懷袁隆平,繼承其求實精神,點燃青年星火,傳承先輩信念。


(資料圖)

【人物簡介】辛業蕓,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隆平口述自傳》(以《袁隆平自傳》再版)、《袁隆平畫傳》作者,1996年開始擔任袁隆平院士工作助理,長達25年。

在袁隆平身邊工作25年,辛業蕓對他有著不同的認識。

在她看來,袁隆平擁有立農報國的家國情懷。這種情懷是在他兒時看到日本侵略者的飛機在中國領土上狂轟濫炸時就已經產生。“那時,他跟著全家乘坐木船逃難,看到旁邊的船被炸沉,心靈上受到很大震動,所以從小明白了國家不強大,就會受別人欺負的道理。”辛業蕓說道。

1952年,立志報國的袁隆平報名參加空軍飛行員選拔,在800多位同學中脫穎而出,成為空軍部隊擬錄用的8名大學生之一,但因戰事緩和和國家百廢待興對大學生的亟需,所以飛行員沒有當成。袁隆平還酷愛游泳,中學時就是游泳健將,曾只差一名就被選進國家游泳隊。這兩個著名的“差一點”,是袁隆平豐富人生中的點綴,也幸得如此,他在農業領域闖出了一片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次是不畏艱難的堅強樂觀。1970年,袁隆平在云南元江“南繁”時,曾遇到7.7級的滇南大地震,由于住的房子倒塌,只得在操場上搭個窩棚住了三個月。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袁隆平也未曾想過放棄,依然咬牙堅持,研究雜交水稻。

“那時候袁老師召開了一個三人會議,提出用‘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雜交’的新設想,探索研究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新途徑。這一新設想使處于最低潮的雜交水稻研究最終渡過了難關,后來迎來了‘野敗’的發現,突破了雜交水稻研究的技術瓶頸,為選育保持系打開了突破口。”辛業蕓表示,袁隆平把雜交水稻發展歷程比作紅軍長征,不但要有克服困難的大無畏精神,還要有面對艱難險阻時樂觀積極的態度。

第三是富于詩情的追夢人生。“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首《我的祖國》是袁隆平生前最愛的歌曲之一。辛業蕓認為,他的身上除了有科學家的特質,還有些文人的詩意情懷,這首歌曲里描繪的正是他熱愛的祖國的樣貌,田野稻浪飄香,人們豐衣足食。

他曾用小提琴演奏過《我的祖國》。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的袁隆平在領取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42元之后,當即去商店花27元買了把小提琴。在時常與泥土為伴的雜交水稻研發工作中,小提琴成為了他工作之外的一種享受。

最后是心憂天下的使命擔當。袁隆平不僅胸懷祖國,更是胸懷天下。“他有一句話,就是追求高產、更高產、超高產是育種工作者永恒的主題。他不是不追求優質,而是必須在高產的前提下追求。”辛業蕓表示。

作為一名戰略科學家,1986年,袁隆平提出雜交水稻的育種發展戰略,將雜交水稻的育種從選育方法上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育種程序朝著由繁至簡而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從雜種優勢水平的利用上分為品種間、亞種間和遠緣雜種優勢的利用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優勢利用朝著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根據這一設想,雜交水稻每進入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將把水稻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這項戰略構想的提出,為雜交水稻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列入國家“863”計劃,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取得了成功,兩系法雜交水稻為我國獨創,它的成功是作物育種上的重大突破,再次體現了以袁隆平牽頭的我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智慧,繼續使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了世界領先水平。

根據這一戰略規劃,1997年袁隆平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產雜交水稻形態模式和選育技術路線,開始了“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二十多年過去了,通過攻關研究,大面積示范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的目標已經實現,正在向畝產1200公斤目標邁進。這一戰略規劃也一直指引著團隊探索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

“他的目標絕對不是水稻產量到多高后就可以停止,而是把視野放到全世界,解決饑餓問題,這是一種追求到極致的工匠精神和擔當精神。”辛業蕓說道,他算得最多的賬,就是多少糧食養活多少人口的賬。

審核專家:辛業蕓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

出品人:楊 谷

總監制:宋樂永

總策劃:戰 釗 宋雅娟

編 導:蔡 琳 肖春芳 王嘉偉(實習)

制 作: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特別鳴謝:中國科學技術館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