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各軍事大國均把人工智能作為未來核心軍事競爭力的重要方向,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爭先搶占人工智能競爭高地。美國已將人工智能置于維護其主導全球軍事大國地位的科技戰略核心,在其“第三次抵消戰略”中也是重中之重。事實上,美國在人工智能的軍事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優勢。俄羅斯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硬手段的智能化改造上,基于雄厚的軍事工業基礎,其在智能軍事領域的前瞻探索與布局不容小覷。以色列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軍事應用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資金,其在人工智能軍事應用方面的能力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在以下四類軍事應用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資料圖)
圖注:Skyborg自主無人作戰飛機效果圖(圖片來源:百家號)
一是替代重復性勞動。對于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尤其是那些可預測的、規則或模式相對固定的任務,通常是可以自動化操作的,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解放人力,還能更快速地完成任務。例如,2015年的一份重要報告顯示,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挖掘分析涉及“伊斯蘭國”(ISIS)的2200多起軍事沖突,得出ISIS車載路線與實施爆炸襲擊的關系,不僅解放了人力,還節省了大量時間;美軍“Maven計劃”旨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對無人機拍攝的大量監控視頻進行處理、利用的能力,實現自動識別敏感目標,減輕這方面的人力負擔。
圖注:俄羅斯“馬克”機器人(圖片來源:網易)
二是態勢感知和實時決策。戰場態勢瞬息萬變,信息多源且信息量大,有很多情景需要指揮員和操作人員在短時間內綜合分析判斷形勢并做出決策。例如,敵方多枚導彈來襲時評估我方被擊中的可能性,以及采取何種規避和反擊方法更有效;美國海軍的聲納技術人員對特定聲波信號進行標識,以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從聲納信號中自動區分俄羅斯潛艇和鯨魚;圖像分析人員通過對包含民用車輛和裝甲車的圖片分別打上數據標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出現在監控視頻中的車輛進行實時準確區分。不僅如此,戰時的后勤力量調度和交戰中的實時航路規劃等場景均可以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
三是非理想環境作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某些特殊的空間發揮作用,例如,人不能長期存在的核輻射、高溫高濕、缺氧等惡劣環境;人無法進入的狹窄空間,如小口徑管路等;危險環境,如可能有地雷、水雷的地方。人在這些非理想環境中作業存在難以克服的困難和危險,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通過無人裝備與人配合進行作業,甚至機器完全自主作業,提高作業效率和安全性,例如管路機器人、排雷機器人等。
圖注:美軍無人艇(圖片來源:百家號)
四是無人系統。各大軍事強國紛紛投入力量研制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艇,無人系統必將成為未來戰爭中的一支重要作戰力量,人工智能可增強無人系統的自主性和生存性,使其具有更高的性能。無人系統在戰爭中主要發揮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無人系統自身具備的作戰能力,二是多個無人系統編隊協同或人機協同的效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海上獵手”項目,可以搜索水下安靜型潛艇,發現之后可以長期自動跟蹤;美海軍可快速釋放大量小型無人機,通過自適應組網及自主協同技術,攜帶各類偵察與攻擊載荷,以絕對數量的壓倒性優勢贏得戰斗。
專家簡介:翁宗波,軍事裝備科普專家,主要從事國內外高科技裝備、各兵種主戰裝備、聯合作戰戰略戰術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兵器》雜志等軍事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200余篇,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
作者:翁宗波(軍事科普作家)
策劃:金赫
科學審核:劉曉峰(資深軍事編審)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標簽:
上一篇:這種權威認證的“長壽物質”,這些常見食物里就含不少!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開幕(
2023-06-16 13:52
原標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主題館對外開放(主題)新增1 2萬平方米館
2023-06-16 13:36
原標題:三地“一盤棋”激活大運河文化密碼北京日報記者韓梅今年初,京
2023-06-16 13:39
原標題:第二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中新網福建德
2023-06-16 11:42
原標題:沉淀一年的《晚安,媽媽》更厚重了(引題)人藝“全女班”打造
2023-06-16 10:36
原標題:如何跑贏劇本娛樂新賽道?中國旅游報首席記者王洋將劇本娛樂場
2023-06-16 10:56
原標題:“游戲+”能否打開科普新世界?文匯報記者宣晶玩游戲,竟還能
2023-06-16 10:40
原標題:特寫:相隔千年萬里互鑒文明之美(主題)——記中洪聯合開展瑪
2023-06-16 09:47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參
2023-06-16 09:53
原標題:香港舉辦保育與創新研討會聚焦歷史建筑蛻變與重生新華社香港6
2023-06-16 05:47
原標題: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拍攝的第29屆北京國際圖
2023-06-16 05:50
原標題:古戲樓里起琴聲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窗外月明星稀,室內琴
2023-06-15 22:47
原標題: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丨品宋韻最杭州游客在參觀南宋德壽宮遺
2023-06-15 22:54
原標題: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丨南京: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南
2023-06-15 19:54
原標題:瑞士舞蹈團在滬上演《幸福的降落傘》6月13日,瑞士約書亞·蒙
2023-06-15 14:37
原標題:書韻之中“品”茶香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茶起源于中國,傳
2023-06-15 14:56
原標題:百余件古希臘和古羅馬文物亮相韓國首爾6月14日,人們在韓國首
2023-06-15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