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雖好,但是也不要當水喝,小心把自己喝進ICU。
福建一男子小東(化名),今年22歲,平時不愛喝水,把可樂、雪碧、紅茶等當水喝。
近段時間,小東總覺得自己口干、食量大增,可奇怪的是體重不僅沒增加反而減輕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小東又出現惡心嘔吐、伴吞咽不暢的情況。
經醫生檢查,小東的血糖高達30mmol/L,是正常人的5倍,糖化血紅蛋白高也比正常水平高出5%。
醫生判斷小東患上了“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伴有電解質代謝紊亂、高尿酸血癥、高血脂等多種疾病。
入院后,小東還出現心律不齊、全身乏力、嚴重低鉀血癥等癥狀,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醫護人員立即將小東轉入ICU進一步治療。
目前,小東血糖較前下降,病情好轉。
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常見急性并發癥,是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為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多尿,乏力,體重下降,食欲減退,呼吸深大,呼吸中有爛蘋果氣味,皮膚干燥,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精神萎靡不振,頭暈,嗜睡,煩躁不安等。
通常病情發展迅速,嚴重的會引起休克、心力衰竭、腦水腫、急性腎損傷等甚至死亡。
醫生提醒,飲料雖好喝,但是不可以貪杯,更不要把飲料當水喝。
一般飲料中,都含有大量糖分,一旦攝入過多,容易增加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等疾病風險。
糖尿病已經成為最困擾中國人的慢性病之一。
據世衛組織透露,我國約有1.1億名患糖尿病患者,且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的年齡趨于年輕化。
當下很多年輕人吃得多、動得少,暴飲暴食,喜歡喝各種飲料,加上熬夜晚睡,作息紊亂,不健康生活習慣都是糖尿病在年輕人群中高發的重要誘因。
尤其是這6種習慣極易誘發糖尿病,建議及時改掉!
01
吃得過飽
對于很多“吃貨”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暴飲暴食。
吃得過飽,肝臟內的“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C”就會增加,導致胰島素作用下降,就可能會引發糖尿病。
而長期進食過飽,會使人體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長期處于“負擔”過重、相對疲勞狀態,造成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特別是有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人群,極易誘發糖尿病。
02
水果當飯
雖然水果是一種較為健康的食物,但是它不可以充當我們的日常主食。
各類瓜果中,很大一部分水果所含糖分都比較偏高,如果水果中的果糖、果酸等物質大量進入到我們的胃腸道內,不僅可能會刺激胃腸粘膜,還可能影響血糖水平,甚至對肝腎功能產生不好的影響。
而對于那些本來血糖就偏高的人來說,如果不加以節制地進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線上升,從而引發糖尿病癥。
03
飲料當水
把飲料當水喝,已成了現代不少人“補水”的唯一途徑。
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喝一罐甜飲料的人,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風險,要比不喝或喝得少的人高85%。
甜飲料中除了含有過多的熱量外,往往還有很多的糖分,會被飲用者的身體快速吸收,從而導致其肥胖,甚至患上糖尿病。
04
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
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熬夜,長期打破自己的生理規律,會損傷內分泌系統,導致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引起血糖的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
瑞典的研究人員在對8000名沒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蹤長達10年后發現,這些人當中竟有500多人不知不覺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糖尿病,且患病的一個共同原因就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05
運動量太少
運動量少也是導致糖尿病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長期運動量不足會降低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量,進而引發高血糖。
而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慢性糖尿病的主要表現,所以人們應該加強日常運動量,每日堅持足量運動,這對于肥胖患者減肥來說,也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
06
補鐵過多
體內蓄積的鐵過多,會導致女性罹患成年型糖尿病。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把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身體活動、飲酒和飲食等之類的因素考慮進去之后,在研究之初鐵蛋白含量較高的女性,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也差不多是常人的兩倍。
溫馨提醒
有糖尿病家族史,有肥胖、超重或血壓與血脂偏高等糖尿病患病高風險者:
1
定期監測血糖,除常規空腹血糖外,應重視餐后2小時血糖監測,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
積極發現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
3
避免高脂肪飲食,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維生素為好,多吃蔬菜、清淡飲食。
4
增加體力活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5
戒除煙酒等不良習慣。
-END-
本文圖源:pexels(侵刪)
標簽:
上一篇:首次觀測瀕死恒星吞噬行星!高靈敏度、大視場才能看到!|天天資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多地皮影戲班齊聚“中國皮影之鄉”:好戲又開場中新網蘭州6月1
2023-06-15 08:44
原標題:關于上海和上海人還有更多面的藝術呈現方式電影中的梅到底是一
2023-06-15 08:36
原標題:北京人藝打造女性題材話劇《晚安,媽媽》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2023-06-15 08:36
原標題:閩南小城漳州攜閩越遺存亮相上海帶來“山海之約”中新網上海6
2023-06-15 08:37
原標題:《全員加速中》全新改造后重回熒屏(引題)AI助力生存挑戰類綜
2023-06-15 08:46
原標題:大型海洋人文紀錄片|《走向深藍》第四集《藍色夢幻》海洋孕育
2023-06-15 07:43
原標題:《愛與尊嚴的時刻》:對話13位極具影響力的當代文學名家工人日
2023-06-14 22:45
原標題:激活青年潮流文化,《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書寫華語說唱熱愛
2023-06-14 21:41
原標題:觀眾與舞者同臺(主題)瑞士約書亞·蒙登舞蹈團亮相(引題)解
2023-06-14 16:56
原標題:天津理工大學(引題)木雕博物館開館(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
2023-06-14 15:47
6月13日,瑞士約書亞·蒙登舞蹈團的演員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表
2023-06-14 15:54
原標題:星海音樂廳25周年開啟華彩篇章(引題)兩部《黃河》輝映精彩紛
2023-06-14 15:44
原標題:倒計時七天!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開幕在即工人日報-中工網
2023-06-14 15:51
原標題:國家科技傳播中心“首展”開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哲雯在第
2023-06-14 15:32
原標題:百人競技剁蕎面延安日報訊(記者劉小艷通訊員張娜)“又是膾炙
2023-06-14 14:42
原標題:重新發現非遺匠心之美《非遺新傳》帶你看→泱泱華夏、源遠流長
2023-06-14 14:34
原標題:非遺里的中國(引題)一個字符一首情歌壯族的“歌譜”太特別(
2023-06-14 14:45
原標題:300余件攝影作品展示京津冀文化遺產之美(引題)北京國際攝影
2023-06-14 14:48
原標題:當網絡犯罪分子遇到颯爽女檢察官(引題)熱播劇《公訴》拓展司
2023-06-14 14:55
原標題:第18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將在南寧舉行共謀智慧圖書館建設合作
2023-06-14 13:53
原標題:“安陵容”轉型大銀幕(引題)陶昕然新片《夾縫之間》獲好評(
2023-06-14 12:40
原標題:第二季《中國好聲音》亞軍張恒遠因病去世,年僅36歲新民晚報記
2023-06-14 11:54
原標題:《閃電俠》大銀幕沉浸見證閃電俠“沖破光速”新民晚報記者孫佳
2023-06-14 11:37
專訪侯明昊、周也:演員需要內心強大,有壓力才有動力中新網北京6月13
2023-06-14 11:55
原標題:導演烏爾善與“紂王”費翔“劇透”《封神三部曲》:(引題)用
2023-06-14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