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李兵(化名),平時不愛運動,是一個標準的宅男,唯一的愛好就是用手機玩游戲,一玩就是四五個小時,若遇上周六日休息,玩的時間就更長了。
最近,他開始出現頭暈、胸悶、脖子酸疼等癥狀,本以為休息一下就能緩解,誰知癥狀不但沒減輕反而更嚴重了,甚至有出現嘔吐現象。
(相關資料圖)
于是,前往醫院經檢查發現,竟然患上了嚴重的“頸椎變形”,且已出現頸椎退行性病變,頸椎曲度呈現反弓狀。
25歲的陳陽(化名),是一位網店老板,平時店里生意紅火,每天訂單都爆滿。他平時基本上是24小時手機不離手,常年低頭用手機接單,回復信息、處理訂單。
近日,他在疲勞之余伸了個懶腰,活動一下脖子,仰了個頭,結果卻突然癱倒在地。
去醫院經CT檢查,確診為因頸髓損傷而導致癱瘓。
醫生提醒,長時間低頭玩手機不僅容易導致脊柱生理曲變、椎動脈夾層,進而誘發系列頸椎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會癱瘓。
“低頭族”最好不要長時間地玩手機,更不要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
建議最好每隔三四十分鐘,站起來活動活動,放松一下頸部的肌肉。
頸椎病,也叫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間盤突出和鄰近軟組織對椎動脈、神經和脊髓等部分形成壓迫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頸椎病在國內的發病率為17.3%,這項數據已打破頸椎病——“老年專屬標簽”的印象,且已經開始逐漸低齡化,20多歲去醫院看頸椎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多,最小的甚至才10歲左右。
“手機脖”已成困擾現代人的全球性疾病,頸椎病是現代人的“頭號公敵”!
人的頸椎就好比帆船桅桿,控制頸椎活動的肌肉好比固定桅桿的繩索,如果后部繩索出問題了,桅桿自然不會穩定。
正常情況控制頸椎四個方向的肌群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當長期反復低頭使頭顱重心前移時,頸后肌群因需牽拉前移頭顱而過度負荷。
肌肉平衡狀態被打破發生慢性勞損,久而久之頸椎曲度改變便產生了頸椎病。
歐洲脊柱協會曾發出警示:長期低頭玩手機、看電腦,相當于脖子負重50斤。
低頭 0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4-5 公斤壓力。低頭 15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12 公斤壓力。低頭 30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18 公斤壓力。低頭 45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22 公斤壓力。低頭 60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27 公斤壓力。毫不夸張地說,當我們低頭看手機時,其頸椎的壓力相當于脖子上騎了一個7-8歲的小孩,或掛了兩個沉重的大西瓜。
如果我們長時間這樣在電腦和手機前“埋頭苦干”,隨之而來的就是被頸椎病“盯”上!
1
經常性頭暈
常出現在頸部活動時,特別是突然轉頭時會感到眩暈,輕者數秒即愈,重者可持續數日或更長時間。
2
手指發麻、無力,肩部發酸
頸椎病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癥狀,多因長期低頭,頸部受力而造成頸后肌群、韌帶等組織勞損,頸肩肌過度疲勞,長此以往,使頸部發生退行性改變,刺激神經根而造成的。
3
反復“落枕”
由于頸部軟組織勞損,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臨床上叫做“頸椎失穩”,有休息減輕自然緩解和勞累受寒加重反復發作的傾向。
反復落枕,是頸椎病的一種信號。
4
經常性偏頭痛、惡心、耳鳴、胸悶
由于長時間一個姿勢,引起頸部肌肉持久痙攣性收縮,而使肌肉的血流循環發生障礙,久而久之會造成頸部退變、韌帶鈣化等,從而導致顱內供血不足或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癥狀。
脊椎病與其他疾病的關系
1
頸椎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認識到:常見的中老年血壓異常,冠心病、心律失常、腦缺血性疾病等的病源之一就是頸椎病。
2
頸椎病與神經系統疾病的關系
神經衰弱者80%以上患頸椎病,而頸椎病患者90%以上有神經衰弱的各種癥狀,其中椎動脈型占100%。因此,預防頸椎病即可防治神經衰弱。
3
頸(胸、腰)椎病與消化系統疾病的關系
頸胸椎病變與胃下垂、潰瘍病、胃腸功能紊亂、胃痙攣、膽囊炎、膽結石癥有密切關系,而下胸椎及腰骶椎病變與結腸功能性疾病及盆腔疾病關系尤其為密切。
如何預防脊椎病
1
保持正確坐姿
預防頸椎病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下手機,避免頸部固定于低頭姿勢太久;且保持正確的坐立姿勢,無論坐臥站立最好都能保持“中正舒展”的姿勢,即頭頸、腰背中正,擺正頭部,兩肩對稱。
2
注意頸椎保溫
避免頸部受冷包括出汗、淋雨、直接受風受寒等。頸椎受涼會引起局部肌肉、血管收縮,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3
頸部墊枕法
采取仰臥位,將浴巾折疊后卷成圓柱狀墊于項下,注意調節好墊枕的高度,一方面要把頸椎的弧度墊出來,即頸下有支撐感;另一方面,頭的后枕部又不能離開床面。
每天1次,每次墊的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切忌時間過長。這種方法有助于恢復頸椎的生理弧度。
4
避免頸部過度活動
有主動鍛煉、預防的意識固然好,但如果方法不恰當或者過度鍛煉,反而可能會加重頸部不適,甚至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頸部活動時(如米字操),宜柔和,切忌用力過猛,每日做1~2次,以感覺頭、頸、肩輕快和舒適為度,沒有必要刻意增加鍛煉強度。
5
加強頸部肌肉鍛煉
游泳、打羽毛球、乒乓球、放風箏等是適合鍛煉頸部肌肉的運動方式,可有效預防頸椎病。
頸部保健操學起來
01
第一步
將兩手交叉放到自己的枕后部,頭向后、手向前相互進行力量對抗。
下頜處于自然放松位置,頭處于正直的中立位,不能仰面朝天。
對抗的力量相當于自己胳膊力量的30%左右即可,每次對抗10到15秒。
之后放松一會兒,再進行一個10到15秒的對抗練習,連續3到5次為一個療程。
02
第二步
將自己的手置于頭的一側面,使得頭向手在的方向和手相互進行力量對抗,對抗過程中要保持頭在正直的中立位。
對抗過程中自覺頸部肌肉明顯收縮緊繃起來即可。
依照相同方法將手換到對側再進行對側的對抗練習。
03
第三步
雙側手臂外展,手指張開手掌向前靠到墻上,頭部、肩部、臀部、腳后跟也都靠到墻上,用力收縮肌肉,使得肩部、頭部使勁抵到墻上。
04
第四步
從前向后做聳肩運動(切記:不可從后向前),使肩關節和頸后、背部的肌肉感覺到明顯的運動即可。
但是,在做的過程中,頭部一定要保持中立位,避免向前傾斜。
05
第五步
將雙手背到后面,先用一只手拉住對側手的腕部向同側牽拉,使對側的肩背部肌肉得到鍛煉。
兩只手交替進行,頭部保持中立位。
溫馨提醒
玩手機時,也要記得抬頭挺胸,將手機舉到與眼睛平齊的高度。當然,最好不要長時間刷手機哦。
本文圖源:pexels(侵刪)
標簽:
上一篇:科普在線 | 干細胞與駐留免疫細胞,奏起再生之美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致力學術傳承青年學者共論“當代儒學之思”中新網北京6月13日
2023-06-13 14:42
原標題: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立科幻電影周(引題)虛擬世界里電影如何
2023-06-13 14:39
原標題:以國際視角講述音樂故事《音樂史》出版助力藝術普及中新網北京
2023-06-13 14:50
原標題:23博納新片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引題)《紅海行動2》“深入海底
2023-06-13 14:51
原標題:土家吊腳樓:榫卯技藝傳承展現山鄉風情6月10日,木匠在湖北省
2023-06-13 14:34
原標題:甘肅72處巖畫文物完成數字化已建成數字影像數據庫據敦煌研究院
2023-06-13 13:47
原標題:人藝推出“人藝之友日”活動曹禺劇場內連過道臺階都坐滿人(引
2023-06-13 13:40
原標題:家庭情感劇“返璞歸真”重新贏得觀眾(引題)導演劉新:《熟年
2023-06-13 13:45
原標題:【讓文物活起來】國寶有靈·文物日歷(2023年6月12日-6月18日
2023-06-13 13:38
原標題:金爵獎開幕論壇探討中國電影的未來之路:(引題)觀眾需要會講
2023-06-13 13:33
原標題:音樂類綜藝:為培養年輕人提供舞臺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2023年,
2023-06-13 11:43
原標題:《夢中的那片海》收視熱度創新高青年奮斗群像引發共鳴討論中新
2023-06-13 09:49
原標題:劇本娛樂何以成為“Z世代”的“新寵”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
2023-06-13 09:42
原標題:2023(癸卯)年公祭伏羲大典6月22日甘肅天水舉行觀古鑒今述伏
2023-06-13 09:51
原標題:電影《遠山花開》演繹蘇陜協作人民日報西安6月12日電(記者龔
2023-06-13 09:52
原標題:《三體》電視劇導演等受聘為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推廣大使中新網成
2023-06-13 09:36
原標題:知名女星從樓梯摔下身亡,年僅29歲……母親決定捐贈其器官據韓
2023-06-13 08:55
原標題:紀錄片《何以嶺南古粵探源》播出人民日報廣州6月12日電(記者
2023-06-13 08:32
原標題:野山書店:從附近出發看見更大的世界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王
2023-06-13 08:43
2023年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學、抖音集團在國家圖書館舉行簽
2023-06-13 08:42
原標題:陳凱歌新作《少年時代》定檔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陳凱歌執
2023-06-13 08:52
原標題:熊貓郵局迎“大運”近日,在成都市暑襪街的熊貓郵局旗艦店內,
2023-06-13 07:33
原標題: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立科幻電影周(引題)虛擬世界里電影如何
2023-06-13 05:45
原標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科幻電影無畏向前中新社上海6月12日電
2023-06-12 19:47
原標題:《哈姆雷特》(引題)舞美中西交融,唱段激情澎湃(主題)王潤
2023-06-12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