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每日簡訊:“垃圾”路由器先別扔!看完這篇再說

時間:2023-06-12 14:43:48    來源:科普中國網    

對Wi-Fi要求不高,聊天聽歌看片而已,“合租姐妹花”不浪費自己的路由器,還能串起來用,設置多個路由器成“中繼模式”,投入成本最低;


(資料圖)

對網速和信號要求更高,或需要三個路由器以上才能覆蓋的環境,建議配置同一品牌的路由器進行Mesh組網,配置更加靈活,增減起路由器來很方便;

住大戶型、兩層復式樓的中產,如果在裝修期間能搞定網線預埋,選擇AC+AP方案,上網體驗好,唯一缺點是成本高。

終于,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了100多平米的大房子。為了如愿以償在各個角落“擺爛”,你置辦了千兆寬帶,豪擲兩千塊購買了一款號稱“穿墻王”的路由器??粗鼜堁牢枳Π愕耐庑魏蛢芍皇植艛档眠^來的天線,你心想,“這下信號肯定差不了了?!?/p>

不成想,剛進廁所,Wi-Fi就剩下可憐的一格信號。你實在是不解,“大力”沒能出奇跡?甚至陷入自我懷疑,“我買的不是路由器?”

別懷疑自己!你只是沒看之前果殼的推文罷了。在上一篇關于如何解決路由器信號問題的文章中,我們提到,決定路由器無線信號的強弱的因素有兩個,發射功率和天線增益。

發射功率由路由器搭載的功放芯片決定,且**有相關的國家標準限制,不能超過100mW,所以單一路由器的信號“天花板”,是一個定數,再強的路由器也不能越界。**由于家庭環境的復雜性,無線信號幾乎不存在“直射”。

家用無線路由器的天線幾乎都不會超過 10dBi 的增益,所以 WiFi 發射功率最大也只能達到 100mW丨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

想要用一個路由器實現“全屋覆蓋”,屬實勉強,除非是沒有墻壁隔斷的倉庫。那有解決辦法嗎?有,多買幾個。

方案一:把你我的路由器串一串

經常打游戲或對網速和穩定性要求高的,請直接移步到【方案二】。

大部分路由器里都有個**“中繼模式”,能與不同品牌路由器之間進行無線互聯,通過“信號接力”的方式,實現將信號覆蓋范圍擴大的目的。**

中繼模式原理丨作者

在路由器的App或后臺設置網頁中,選擇無線中繼模式,再選擇你想“放大”的Wi-Fi。這樣,路由器就能接受上一個路由器的信號,再釋放一個新的Wi-Fi信號,擴大Wi-Fi的覆蓋范圍。

舊路由器不要扔,拾掇拾掇還能用丨糕級凍霧

聽起來是個不錯的方案,而且還“不挑”路由器。然而,中繼模式有幾個“致命傷”。

首先,中繼模式并不能無限地接力下去。**信號在無線傳輸時,必然遇到折損。**也就是說,信號過了幾堵墻都快沒了,你再用路由器給它接上,也于事無補。

其次,中繼模式不能“無縫漫游”。看起來“串聯”著的路由器是在通力協作,但實際上它們還是一個個“獨立個體”,并不能共享設備之間的網速等信息,無法將終端設備“自動地”連接上信號更好的路由器上。

比如,當你處在上一個節點(路由器)覆蓋邊緣的時候,即便網絡再差,也不會自動切換到下一個節點。當終端連接到下一個節點時,通常會“卡幾秒”。別小看這幾秒,重新連接后,敵軍把塔都推了,想想能不火大嗎?

再者,“串聯”的問題就是,一旦其中一個“節點”出錯,后續節點全部遭殃。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同品牌帶“Mesh功能”的路由器,來組網。

中間的鏈路有一個出錯,后面的路由器都會一起掉線丨作者

方案二:廁所角落也不怕沒網了

Mesh組網的中文名稱為“無線網格網絡”。

與中繼模式不同的是,Mesh組網“信號接力”的方式,不是將路由器“串聯”起來。而是根據信號強度、連接方式(有線或無線)等條件,路由器自行選擇以星狀、樹狀、總線、菊花鏈四種形式連接,讓數據有許許多多條路可以互相通達,如同組成了一張“交通網”。

子路由器掉線,并不影響其他子路由與主路由的通訊丨作者

這樣一來,只要不是連接光貓的主路由出現問題,網絡中的任何一個子路由器出現故障,其他子路由器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保持屋內的網絡不中斷。

Mesh組網達成真正的通力協作。Mesh組網下的路由器,用的都是同一個Wi-Fi名和密碼。而且數據在傳遞時,會判斷“連接哪一個路由器信號更好”,然后自動切換過去,避免在切換時出現斷網。

Mesh組網的另一個大優勢是設置容易。子路由器被添加時,都能自動同步主路由器上的管理設置,無需任何額外的操作。不少廠商還推出了“一鍵Mesh組網”的功能,在App或網頁后臺上點一下就行,甚至還有些路由器自帶了一個“組網按鈕”,按一下就搞定。

可在中繼模式下,你需要逐個配置路由器,有些路由器可能還要設定信道、頻段和關閉DHCP分配等等,這可難為了很多網絡知識“小白”。

Mesh組網分為有線、無線和混合組網三種方式。盡可能多地用有線Mesh組網,有線傳輸穩定性最好,且不受信號衰減的影響。(無線組網下,可以選“三頻”路由器,留出一個專門的頻段用來組網,最大程度不影響網速。)

“有線”和“無線”差別多大?路由器擺哪,才能有最好的網絡環境?

我家近100平,結構如下。我將主路由放到客廳,子路由放到次臥。因為次臥沒有預埋通往客廳的網線,與主路由之間是無線傳輸。我明顯能感到,信號在穿透兩堵墻之后,有了很大損耗,最多只能跑150兆左右,且存在了信號死角。

穿墻越少損耗越小丨作者

我將子路由調整到主臥后,通過有線組網,避免了無線組網帶來的網速損耗和帶寬占用問題。而且主臥相比次臥距離廁所、廚房更近,遇到的墻體阻隔更少。這樣布置之后,我能讓家里的任一角落都跑滿500M的網絡了。

有線比無線好丨作者

所以,路由器擺哪好?需要根據每個人自身的居住和網絡環境調整,“機械”試錯。

2.4G頻段Wi-Fi信號穿透損耗丨TP-Link

Android中Wi-Fi信號分為五個等級,對應0格,1格,2格,3格,4格。0格信號小于等于-100(dbm),1格信號在(-100, -88] 之間,2格 (-88, -77];3格 (-66, -55];4格大于等于-55(接收端一般負值表示)。信號從3格掉到2格,信號衰減了11dB-33dB(dB 表示差值結果)。比如25厘米水泥墻,穿透損耗有20dB-30dB。隔一堵墻,就掉一個信號,并不夸張。

圖示的覆蓋范圍和走線,僅作說明,實際上操作要復雜很多。

首先(與中繼模式一樣)給每一臺路由器預留電源位置。有線的連接方式下,將主路由的WAN口(輸入口)連接到光貓,LAN口(輸出口)連接到各個子路由的WAN口。

如果是無線,則是通過在App或后臺網頁中添加子路由的方式,完成連接。

主路由作為傳輸的起點和終點,壓力比較大。遇到奇怪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的話,不妨使用那個“萬能辦法”,重啟試試?

方案三:“鈔”能力罷了

你要是覺得以上兩種方案,都不太“硬核”,就從裝修起,順帶把“網”也裝了。

機場、辦公樓、酒店能做到Wi-Fi信號全覆蓋,靠的是“AC+AP”方案。簡單理解二者是將路由器的作用分開,AC(接入控制器)是“智能中樞”,連接光貓,將網絡信號傳給每一個AP(接入點);AP就是路由器上的天線,負責自己區域內的信號覆蓋。

AC+AP模式丨作者

根據AP的外觀和安裝位置,通??梢苑譃閮深悾何敽兔姘鍍煞N。前者就像吸頂燈一樣附在天花板上;后者可以隱藏在86面板中。

一些性能強悍的AC甚至可以帶上百個AP,輕松覆蓋大面積建筑。隱藏在86 面板中的家用AP,替代傳統路由器那一堆豎起來的天線,實在是“優雅”。

吸頂式AP和面板式AP丨作者

“AC+AP”還能實現一些Mesh組網所不具備的復雜功能。

看著孩子整天打游戲很不爽怎么辦?給他單獨開一個限速的Wi-Fi,讓他打游戲慢,刷短視頻也慢……而在普通的Wi-Fi網絡中,想要有針對性的限制網速,就得到路由器后臺一臺一臺找到熊孩子的設備來限速。

AC與AP之間靠網線連接,必須提前在墻里預埋好從AC通往各個房間的網線。而且由于埋進墻體的網線很多年都不會再動,為了兼容日后千兆甚至是萬兆網絡的普及,務必選擇速率更高的六類線。這一步沒做好的話,就只能走明線,花里胡哨的網線,很容易把家里搞成“盤絲洞”一般。

不少支持新Wi-Fi6協議的AP面板售價,就已經接近一臺支持Mesh的路由器的價格,更不必說其他設備了。

但想想,覺得它貴好像又不是它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