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為眸,山河為脈。多年來,中國水電建設者以匠心為筆、寫意江河的故事從未間斷,他們投入國家能源建設浪潮,把故事寫在山河,留給了歲月。2023年“首都勞動獎章”稱號獲得者、北京院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院專業總工程師何敏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們這一代水電人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一路走來,參與了多項大國工程設計的何敏暗自“慶幸”。同時,他又有“居安思危”的緊迫感,“學的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少。”
言談之間,18年的“山河”故事沿著時光的紋路,慢慢呈現。
(資料圖片)
試錯不是錯
歲月流金,在四季輪回中悄然飛逝,留下一段無聲的讀白。成長的答案,或許就寫在每一張畫過的圖紙,每一條查勘的道路,每一頁撰寫的報告。
何敏2005年從四川大學畢業后入職北京院。彼時的入職新生,可以自行選擇具體的專業,最終他選擇了水道專業。
初入職場的何敏覺得氛圍很好,“壓力不是很大,大家相互溝通也比較多,各種活動也多。”這讓“一張白紙”的他在融入團隊的過程中并沒有感到過多焦灼。
“來了就開始畫鋼筋圖,去工地。”何敏說,當時一年會有2-3次去工地的機會,“當時在建的西龍池、張河灣、瑯琊山等電站都去了。”
入職的前3年,何敏參與了云南吉沙水電站水道專業、土卡河水電站廠房專業的圖紙繪制工作等,“那個階段一年大概畫七八十張圖”。
同時,2006年起,他就參與了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工作,“那時候,壩工、廠房、水道這些專業的事情都參與,類似于救火隊員”。
一頁頁圖紙,一份份報告,在光陰的流轉中,被歲月裝訂成冊,融入了時光。
2008年,何敏開始擔任水道專業負責人。他坦言“比較擔憂,當時是室主任級別的才能擔任。”這給他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以前是‘看熱鬧’,現在被別人‘看熱鬧’。”何敏笑道。
“專業負責人更多側重的是計劃和協調,需要把本專業所需要的東西設計出來。”何敏說,“不僅要做本專業的計劃,還要做配合溝通其他專業的計劃,知道要什么?怎么要?怎么能要到?”為此,他一邊協調規劃水文、地質、廠房、機電、金結、施工等各專業,一邊畫設計圖。“沒少磨煉。”何敏感慨。
此外,在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設代期間,何敏配合團隊克服了項目地質條件復雜、設計水頭高等難題,積累了項目經驗。“那時候天天在工地,即使沒事,也要去轉轉。”他說。
何敏認為,成長需要不斷試錯,就像設計專業當中的工程量計算,每個人需要在基礎模板上不斷地比選方案,不斷試錯,不斷重復,才能最終找到合理方案。“不要害怕試錯。”何敏說。
或許,成長的答案就寫在一次次查勘路上、一遍遍的數據計算中、一張張設計圖紙里……
這一路很短,這一路很長
從北京到豐寧抽水蓄能電站,車程需要3個小時;從電站預可研到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北京院走了25年。這一路,很短。這一路,很長。
2021年底,豐寧抽水蓄能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截至2023年5月,電站已實現10臺機組投產發電,為服務國家能源結構轉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首批機組投產前夕,何敏告訴記者,“有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歷經風雨后的淡定,“水到渠成吧,很欣慰。”
從設計人員到設總,何敏參與了豐寧抽水蓄能項目全階段的建設。“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干完這個項目,之后再干其他項目,心里就有底了!”
豐寧抽水蓄能電站這一大國重器,頭頂的光環耀眼——抽水蓄能電站發展史上的四個“第一”:總裝機容量世界第一;電站儲能能力世界第一;單體地下廠房規模世界第一;電站洞室群規模世界第一; 2022年北京冬奧會配套綠色能源重點工程,等等。
對于北京院來說,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承載了幾代人孜孜以求的付出與探索,對于何敏來說,是連續數年每年200多天在項目上的堅守;是攻堅各類技術難題的“煎熬”:下水庫湍急的河流裹著泥沙,“叫囂”著滾滾而來,帶來下水庫剩余調節庫容不足的問題;面對以往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沒有遇到過的較大圍巖變形……
組織團隊、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充分發揮設計龍頭作用,攻克一個個難題,保證高質量履約,是作為設總的何敏,必須履行的職責。
“家里的車8年只開了3萬公里。”長期無法陪伴家庭的何敏,在無數個夜晚,只能以窗外的漫天星辰為伴。
他記不清度過了多少個這樣的夜,只是在首批機組順利投產發電之時深深感慨,“這些年沒白付出!”
薪火傳承
時光漸漸推進,或快或慢卻從不停息,每一個鏡頭都來不及排練。時間長河中,一些故事始終在繼續,即使無聲,卻飄蕩在光陰的長廊,聽到了歲月的回響。
攀越了“豐蓄”這座高山,何敏“下一站”來到了河津抽水蓄能項目。
該電站作為《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建成后將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每年節約煤耗約44.9萬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6萬噸,有效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作為河津項目經理、設總,何敏全面負責組織協調項目各項管理工作及項目技術問題,這也是他首次同時擔任這兩個職務。
據何敏介紹,河津項目建設條件復雜,設計周期短。為此,他組織項目部加強前期策劃深度,采取預可+可研兩階段融合思路,保證了項目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2022年6月項目預可報告通過審查,2022年12月項目可研三大專題通過審查,下一步將加快推進項目可研后續工作,爭取項目早日核準、開工。
作為在公司成長起來的技術骨干,何敏認為更年輕的這一代設計人員潛力更大,“上手很快,學習能力更強,承受的壓力也更大,很佩服他們!”
江河東去,群山秀麗,見證著一代代水電建設者的薪火傳承。得益于北京院“傳幫帶”文化,何敏在入職后得到迅速成長,他也希望將這種優秀傳統繼續發揚。“這也是設計院的一個非常好的傳統,氛圍很融洽,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有了疑問,大家都愿意全心全意的解答。”
對于傳授的方式方法,何敏也有自己的理解:“一個問題我不光要告訴你答案是什么,重要的是讓你明白怎么得到的這個答案。”何敏說,“設計就是干這個的,求真,求本質!”
每一段歲月都會褪去光澤,但會在滑落的光陰之間,留下屬于這個時代的印跡,它關乎傳承、夢想與堅持。70年來,許多像何敏這樣的北京院人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國家能源建設之中,把故事留在了無聲的歲月,在薪火永續的傳承中,這些故事還在繼續。
標簽:
上一篇:簡訊:物種圖冊 | 合歡:亭亭如蓋,花影參差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南苑發現夏商周雙環壕遺址(主題)出土靴形陶尊展現3800年前防滑鞋底設計(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
2023-05-31 15:33
原標題:喜看北戲學子又獲“梅花”殊榮文 顧昕昕春華春風一襲,桃李芬芳。日前,剛剛獲得第31屆全國戲劇梅
2023-05-31 15:55
原標題:貴州儺面具女雕刻師:刀尖上展示千古神韻中新網貴州沿河5月31日電作者:周燕玲儺戲,被稱為“中國
2023-05-31 15:50
原標題:“嶺南水韻”視覺盛宴將上演(主題)“粵非遺·嶺南水韻”沉浸式實景演出將在沙田舉行(副題)廣州
2023-05-31 15:53
原標題:金兀術的墳在北京嗎?蔡輝連環畫《說岳全傳·金兀術興兵》金山廟前鼓聲起,江頭走卻四太子。緋袍玉
2023-05-31 15:51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靜通訊員王金環5月30日,上海寶冶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聯合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工
2023-05-31 11:47
原標題:向歷史和時代交出散文答卷(主題)——關于《年度散文50篇(2022)》(副題)為梳理和展示散文創作
2023-05-31 11:41
原標題:兒童動畫電影市場異軍突起未來觀影主力群體正在養成(引題)期待更多現實主義精品力作(主題)北京
2023-05-31 11:47
原標題:新編京劇《鑒證》精致新穎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晚,由南京市京劇團與李卓群工作室
2023-05-31 11:32
原標題:愛的沖突與和解是生活場里的勞作(主題)——評劉江的“婚戀三部曲”《媳婦的美好時代》《咱們結婚
2023-05-31 11:35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通報“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引題)四項考古成果還原商代北方社會圖景(主題)光
2023-05-31 10:32
原標題:影視創作應拜生活為師【影視銳評】從《人生之路》中被幾代人使用得包了漿的炕桌、箱柜、農具,到《
2023-05-31 10:50
原標題:《美麗河北》慢直播:(引題)“云賞”祖國大美風光(主題)由河北廣播電視臺創辦的《美麗河北》是
2023-05-31 10:51
原標題:文藝輕騎兵獻演武漢新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通訊員楊仁義萬里王曉飛5月26日晚,由中國文聯文
2023-05-31 10:52
原標題:文學的魅力,也許就在那踉踉蹌蹌的遲疑中孫璐【觀點提要】文學的魅力恰恰在于對“絕對正確”的消解
2023-05-31 10:35
原標題:《非遺里的中國》:用非遺文化點亮現代生活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
2023-05-31 08:35
原標題: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內容多(主題)將辦近萬項活動(副題)光明日報北京5月30日電(記者韓業
2023-05-31 08:54
原標題:兒童文學正走向豐饒與寬廣近年來,中國童書出版市場急速擴容。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童書零售市場
2023-05-31 08:49
原標題:引領廣大兒童走進戲劇世界5月29日至6月8日,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在四川省南充市舉行。34部
2023-05-31 08:49
原標題: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發現鐵錨與“盲盒”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國家文物局考古
2023-05-31 08:51
原標題:陜西北部發現距今約3200年大型商代聚落遺址新華社西安5月30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30日從陜西省考
2023-05-31 07:38
原標題:《寶興里》《陳奐生的吃飯問題》《石庫門的笑聲》在滬熱演(引題)走向青年觀眾的滑稽戲,減“噱頭
2023-05-31 05:33
原標題:世界閩南語音樂中心將落戶廈門世界閩南語音樂中心推介5月30日,第十五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在
2023-05-31 05:54
原標題:迪麗熱巴佟大為領銜主演(引題)《公訴》聚焦“打擊網絡犯罪”(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首部
2023-05-30 17:40
原標題:音樂劇《綻放》再現“燃燈校長”感人故事廣西日報記者趙娟?5月25日、26日晚,大型原創音樂劇《綻
2023-05-30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