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農言濃語聊聊大豆

時間:2023-03-27 09:51:34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

周末假期和好友視頻聊天,正值飯點,看到對方推杯換盞,還和我說:這大豆配酒越喝越有啊!我仔細看:您這不是大豆啊?你吃的是蠶豆!好友卻說:不會吧?在我們這這就叫大豆!看來因對作物的稱呼不同,往往失去了作物本身的特有的名稱和屬性,不急,今天就走進農言濃語,我們一起聊聊大豆。大豆,通稱黃豆,是食用豆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品種,在百種天然的食品中,它名列榜首,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及優質蛋白質。民間流傳“七顆大豆頂一顆雞蛋”其實也不無道理。說到大豆,大伙一點不陌生,生活中離不開它,它可以直接熬粥、可以浸泡后打豆漿、可以鹵汁后做成豆腐等等等等。我國作為大豆原產國,栽培大豆的歷史非常悠久,中國的大豆享譽世界,可以說,大豆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對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大豆的前世

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大豆同時也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五谷”之一。大豆原產中國,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大豆”一詞最先見于《神農書》的《八谷生長篇》,《氾勝之書》也有記載,均說明大豆好種植,易收獲。自漢代以后,我國大豆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也不斷增加。相信大家都讀過是三國時期魏國文人曹植的一首五言六句詩《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中提到的“豆”和“菽”說的就是我們的大豆。

大豆的今生

大豆,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種子為黃、綠、褐、黑或雙色,每個莢果內含2至5粒種子。中國大豆現在主要的集中產區在東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三角洲和江漢平原。因為大豆用途多樣,營養價值高,栽培廣泛,便于出口,所以在緩和世界性饑餓問題上起了重要作用。現在大豆最常用來的是做各種豆制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飼料進行循環利用。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的豆類專家們也通過不斷科學研究,選育著新的大豆品種,如:品豆16、品豆20、品豆21等。

大豆的營養價值

大豆含的營養素比較全面,并且含量豐富,與等量的豬肉相比,蛋白質能多1倍、鈣多33倍、鐵多26倍,而價格卻比豬肉的價格便宜很多。大豆蛋白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與牛奶蛋白質相近,同時,大豆蛋白質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等人體必需氦基酸比較多,僅蛋氨酸比較少,這與一般谷類食物正好相反,故大豆與糧食混吃可以互補,大大提高了大豆及糧食的營養價值。

溫馨提示大豆雖好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群:1、痛風的人群不能吃黃豆。因為黃豆中含有嘌呤,會引起關節劇痛;2、腎臟功能受損的人群不能吃黃豆。黃豆中的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3、胃部有疾病的患者不易吃黃豆。黃豆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病情。

好啦,關于大豆就和大家聊到這里,未來還會和大家交流綠豆、蠶豆、豌豆等,希望大家持續關注,好內容不斷呈現,好科普不斷宣傳。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